《清平樂村居》說課稿

《清平樂村居》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清平樂·村居》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 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課文,它透過“茅簷低小,坡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西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些農村特有的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瞭解詞的有關知識;理解這首詞的內容,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

  2、能力目標:

  利用網路展示文、聲、色的動態效果,創設詩意氛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受到情感薰陶,享受審美情趣。

  二、媒體設計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媒體通常以單機操作、單線型課件形式表現教師的教學設計,但是,這種課件有侷限性,往往一位教師用了,其他教師就無法使用,使用不當甚至會造成一種新的滿堂灌──“電灌”。新時期,新課程,新方式,對教學資源的運用提出了新課題。本著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服務教學為宗旨,在《清平樂·村居》的教學中以網路為平臺,設計了課程資源網頁。該網頁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分為美文誦讀、詞義點撥、課文動畫、宋詞簡介、田園佳句等部分,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和學生實際情況有選擇的運用。整個媒體設計具有可選性、實效性、多層性、可操作性、可再生性。

  三、教法學法

  1、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教學法”。

  2、學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作為教師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教與學是不可截然分開的,教師的教法實際上是對學生學法的滲透與指導。

  ⑴ “邊讀、邊看、邊想、邊理解”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朗讀水平隨著對課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讀寬”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

  ⑵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具體感悟美的活動中,資助的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構建。

  四、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四個環節進行:

  1、在古樂中 “走向村居”,恬淡走近詩詞:

  (讀對讀通)

  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教學伊始,在揭示課題前教師先出示了一幅鄉村生活的圖畫,讓學生在古箏樂曲的相伴中欣賞這幅畫面,然後談自己的感受。伴著悠揚的古琴曲,在一份恬靜的田園氛圍中,學生探究的慾望和閱讀的興趣得到了激起,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新課標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訓練。揭示課題之後,指導學生進入“賞韻讀文”下的“美文誦讀”邊聽課文範讀邊藉助課後的拼音,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詞,運用自讀、默讀、齊讀等方式,將這首詞讀正確,讀通順。這部分的多媒體設計主要是讓學生藉助媒體提供的課文範讀、生字注音運用自己的方式將課文讀對、讀通,初步感知詞的內容。

  2、在吳音中 “走入村居”,悠閒走進詩詞:

  (自己讀懂)

  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之後,再次讓學生帶著感受,對照圖畫讀這首詞。這裡採用“以圖畫為先導,以音樂作鋪墊,以語言描繪作引子”的方法,讓學生在想象中朗讀,朗讀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為學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合作探究,藉助“詞義點撥”、“配樂演繹”來幫助理解本詞,感受田園的意境。“詞義點撥”提供了“茅簷”、“醉裡”、“吳音”、“相媚好”、“翁媼”等詞的意思,便於學生釋疑詞中一些不易理解的詞語,為了讓學生更真切的理解“吳音”我在該詞義邊上設計了一個連結,提供了吳方言的定義以及一些簡單的吳方言;而“配樂演繹”中的動畫再現了詞中的景象──“茅簷低小”、“坡上青青草”……透過這些動畫結合詞的內容,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討論,在讀中探究,在讀中感悟,教師相機點撥,緊緊圍繞“你讀懂了什麼?”這個問題展開交流。當學生談到讀懂了“醉裡吳音相媚好”一句時,相機提了這樣兩個問題:

  ⑴ “這裡是誰在講吳音?”

  ⑵ “你想象一下他們會講些什麼呢?”同學們便會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之後,教師說一段吳地方言,這時學生定是興致盎然,手舞足蹈,以講自己所在的吳方言為趣,彷彿個個身臨其境,整個教室中充滿了歡聲笑語。最後,再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詞的意境。學生會在輕鬆、悠閒的音樂中對詞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感悟。這部分的'媒體設計主要讓學生藉助“配樂演繹”、“詞義點撥”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來讀懂課文。

  維果茨基認為,學生是透過與教師和同伴的共同活動,透過觀察、模仿、體驗,在互動中學習。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多邊互動,形成多維度的良性迴圈,有力的突破了重難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在欣賞中 “走出村居”,自然外化詞意:

  (讀好讀出來)

  在學生能讀出意思的基礎上,又該如何使學生的身心與朗讀內容融為一體呢?一首詩詞不但要讀懂而且要讀好,這時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心放進去,進入“誦讀嘗試”再讀這首詞,談自己的感受。(提示:你感覺這戶農村人家生活得怎樣?)有的同學說:“這一家人生活得很溫馨。”;有的同學說:“這一家人很和睦,我好羨慕。”;也有的同學說:“這一家人毫無一點煩惱,我也真想去那裡生活。”……同學們個個說得頭頭是道,可看出他們感受到了這安寧、悠閒的鄉村田園生活,也充滿著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同學們透過字字到位的讀、讀出圖意、讀出韻味的螺旋上升的朗讀練習,理解了詞意,領悟了內蘊,在讀中獲得了情感的薰陶。新課標指出,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在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才能獲得,藉助“意義識記”的方法,結合課文插圖再現詩境,進入“誦讀嘗試”給自己配配音樂,在“誦讀嘗試”一頁中我還設計了“背一背”的連結,組織遊戲背誦,從而達到積累內化。這樣的設計,使學生樂學、趣學、善學,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學記》中說:“能博喻然後能為師”,學生在積累體驗中,進一步體會到田園的恬靜、和諧,受到了美的薰陶。

  4、在積累中 “放眼村居”,漫步走進詞海:

  (讀寬讀下去)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薛法根老師的組塊教學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課前佈置學生收集圖片、文字資料,課上指導進入“宋詞簡介”、“詞人介紹”、“田園佳句”等連結進行搜尋查詢有關江南、村居的詩詞,再縱向回憶低年段閱讀過的《江南》、《憶江南》、《水鄉歌》後,並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展示,如:詩詞朗誦、我來介紹、名句講解等。學生透過這樣的拓展學習,能將課前蒐集的資料、已有的知識經驗與課上自己有選擇的點選媒體所得到知識的進行整合,外化成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來,感受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魅力。

  這樣的整合學習,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促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中滲透整合,初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意識。

  大語文教學觀認為,語文教學要打破課時、教材的束縛,把學習延伸到課外。這樣的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多協商交流的空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及時的反饋評價,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意識。

  五、教學總結

  《清平樂·村居》一課的教學設計,以心理學、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新課標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情景資源,創設情景;運用教材,感知課文;整合課程資源,質疑探索;處理資訊,拓展學習,最終達到知識建構的目標,促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致力於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