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1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物理必修1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您們好!今天我要說的是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設計。課文內容“牛頓第一定律”選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教科書(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第一節。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的選擇和對本節課的教學程式設計三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1.教材分析

  1.1 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研究力與運動之間的關係,主要內容為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本節對人類認識運動和力的關係作了歷史的回顧,介紹了伽利略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貢獻,講訴了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和物體慣性的概念。

  本節為牛頓運動定律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1.2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運動學知識和有關相互作用力的知識,但對於力與運動的關係是第一次正式涉及到。由於日常生活得經驗,學生不容易理解力與運動的關係,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是整個力學大廈的基礎。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分析、推理、邏輯思維的能力,但是探究實驗能力不強,自主學習能力不強。所以本節課要注意引導學生透過學習前人對於力與運動關係的探究的過程,逐步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正確理解力與運動的關係。

  1.3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我提出了教學目標,具體是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我確定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①初步認識動力學,瞭解運動定律。②理解力與運動的關係,理解慣性的性質。③能獨立分析運動物體的慣性狀態。

  2)我確定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是:透過參與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爾、牛頓對力與運動關係的研究,特別是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的研究,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和科學研究的方法。

  3)我確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①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②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體驗科學的態度和精神在科學探討過程的重要作用。

  1.4 教學重點:

  根據學情分析和教學目標,我提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1)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及慣性。

  2)我確定的教學難點是:力與運動的關係。

  2.教法學法

  2.1 教法

  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本節我採用探究法教學為主,結合講授、多媒體、演示、師生互動和討論等多種方法輔助教學。

  2.2 學法

  學生在我所創設的物理情景中,透過觀察、實驗、歸納等活動主動獲取必要的感性認識。並在我的引導下主動運用物理學方法,透過分析、概括、比較、類比、抽象等複雜的思維過程發現摩擦力為我們直觀認知帶來的誤導,重新建立對力與運動關係的認知。

  4.教學過程

  4.1 組織教學

  透過師生互動,引起學生注意。

  4.2 匯入新課

  首先,我將以提問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開闊學生思路,啟發學生思維。我的問題是:“舉在半空的粉筆,在我們鬆開手指後會做什麼運動呢?”請同學們回答,鞏固上一章學習到得知識。然後接著提問:“粉筆能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按照一般的思維方式,學生會回答,粉筆受到了重力作用,所以能做自由落體運動。進而,從只受重力影響,初速度為零的物體能做自由落體運動開始探討,力與運動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這時,我會引入動力學的概念,並提到牛頓的運動定律,引導學生開始學習牛頓第一定律。

  4.3 進行新課

  寫完標題,我開始介紹在力與運動關係的探討過程中出現的幾種觀點。

  首先介紹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然後和同學們分析幾張圖片,並在生活中舉例,探討:“運運動的物體在牽引力消失後,為什麼會停止呢?”然後進行對比實驗,在不同的平面上,小車從相同的高度順著斜面滾下後,在平面上透過的距離也不一樣。而小車在水平面上透過距離的長短和平面的摩擦因素大小有關,從而總結出,接觸面越光滑,小車透過的距離越遠。接著讓同學們分析,“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車透過的距離有多遠?”得出結論,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證明運動物體停止下來是受到摩擦阻力的緣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錯誤的。

  而最早發現亞里士多德觀點的錯誤的人是伽利略,由此介紹伽利略的觀點,並說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然後在伽利略的基礎上,提出笛卡爾的補充觀點。

  接著,我開始為同學們介紹牛頓第一定律,並透過對牛頓第一定律內容的分析,說明牛頓第一定律要比前面的觀點更完善,進一步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速度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在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上,我會和同學們一起總結出慣性的概念。然後,在生活中舉例說明慣性的影響。比如在汽車啟動和停止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向後仰或向前傾的趨勢。而在地球自轉的同時,我們跳起來後仍能落回原地,也是因為慣性的作用。透過舉例,說明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而慣性是物體的固定性質,跟物體運動狀態和外界因素無關。

  4.4 小結練習

  接下來,我準備了幾個關於慣性的習題,和同學們一起鞏固一下相關的知識。然後總結今天學習到得幾種觀點,並分析匯入部分裡提出的問題:“粉筆能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原因又是什麼呢?”說明物體在慣性的作用下保持原來速度的同時,會因為外力的作用而改變運動狀態,當物體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為零時,物體就能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也就是自由落體運動。

  4.5 佈置作業

  在分析粉筆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原因後,我會讓同學們思考,物體會在外力的作用下改變運動狀態,那麼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讓同學們在課後思考,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並結合本節的知識,完成課後的第2,4小題。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教,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