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三顧茅廬的說課稿

四年級下冊語文三顧茅廬的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中的一部由歷史小說改編的課文《三顧茅廬》,課文講述了劉備三次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文中著力刻畫了劉備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重點表現了劉備對賢才的虔誠和渴求,同時看出諸葛亮的的確確是一位曠世奇才。本課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小學生閱讀,細節描寫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另外,環境描寫和對比、比喻等修辭方法的恰當使用也是本文的一個亮點,是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強化寫作技巧的一個很好的素材。

  學生們雖然對《三國演義》的一些小故事略知一、二,但畢竟不夠全面,所以對人物的性格特點及課文的背景也瞭解得也不夠透徹,根據新課標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相結合的教學目標體系,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色,我初步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三、四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事物之間的聯絡,學習“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4、憑藉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感受劉備三請諸葛亮的誠心誠意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我將目標3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目標4為是教學難點。

  以上目標,我初步設想透過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我將採用“質疑讀、合作讀、評價讀”等多個層面的讀來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首先,我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插曲,為學生再現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出示課題,在引導學生透過字典來理解“三顧茅廬”這個成語的意思後,以“劉備三顧茅廬是為了 ”這一填空,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接著,結合初讀檢查,指導學生再讀課文的每個自然段,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著”、“塞”兩個多音字,運用多重方法理解詞語,如透過查詞典來理解“蜿蜒、茅塞頓開”;透過聯絡上下文來理解“輔助、悠然”。在讀的過程中,可以採用指名讀、小組讀、評讀等多種方式,著重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流利,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脈絡,初步瞭解本文的寫作特色。我還為學生布置了這樣的課堂作業,找到文中三個比喻句抄寫下來,想想句子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為下節課進一步品讀課文打下基礎。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第二課時的設計

  這一課時的教學,我設想以“誠心誠意”為品讀文字的切入點,透過“複習匯入,整體感知”“精讀感悟體會誠意” “品悟比喻句,讀寫結合”三個環節引領學生深入文字。

  一、複習匯入,尋找切入點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初步的瞭解。所以,上課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劉備這個人物的印象,在學生的交流中,我相機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鼓勵學生透過自讀、評讀感受劉備對諸葛亮的“誠心誠意”,並由這一詞語引發疑問:劉備誠心誠意表現在哪些方面?劉備為什麼對諸葛亮這樣“誠心誠意”?劉備對諸葛亮的“誠心誠意”得到了哪些回報?讓學生以此為切入點,隨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線索更清晰,更能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精讀感悟 體會誠意

  1、抓住人物對話,感悟人物品質

  圍繞以上3個問題,我引導學生到二——四段中去圈一圈,畫一畫,分別用_和﹍,找出人物對話及人物的動作,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讀一讀,品一品,體會其中的含義,品味人物的精神。而後指導學生有層次地進行彙報,教師適時點撥。例如:在學生彙報人物對話一部分時,我相機出示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想象對話時的場面

  ,教師適時範讀,指導學生讀出張飛“嚷”時的語氣和神態,體會他嚷時不耐煩的心情及他率直的性格。讀出劉備責備兄弟時的內心的想法,體會出他對諸葛亮的`尊重。這時學生再讀時眼前的畫面更加真實,學生也更能體會劉備的誠心誠意。

  2、抓住人物動作,體會誠心誠意

  文章的三、四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在學生彙報人物動作一部分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幾個重點句子:“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侯。”中的“下馬步行、輕輕敲門、“恭恭敬敬”等詞語體會劉備對諸葛先生的尊重,屆時,我還將鼓勵學生以多種方式詮釋自己的理解,如透過朗讀再現當時的畫面,透過課文的插圖,感受劉備的謙卑。透過表演體現劉備的求才若渴的心情。接著,我啟發學生想象:劉備就這樣等啊等啊?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他這樣站了多久?此時此刻,劉備會想些什麼?在學生的交流中我引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這句名言,此時,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了劉備的誠心誠意。

  這時再次引出課前的問題:劉備為什麼對諸葛亮這樣“誠心誠意”?“劉備對諸葛亮的“誠心誠意”得到了哪些回報?”並引導學生自讀第四小節,透過“群雄紛爭”“三分天下”“最後取勝”結合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學生不難看出諸葛亮的雄才大略,而劉備有了諸葛亮的指點更是撥開雲霧見青天。這也是劉備三顧茅廬的原因。

  三、品悟比喻句,讀寫結合

  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回讀課文,找出文中的三處比喻句:“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裡的山岡蜿蜒起伏,好象一條等待時機的臥龍。”“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雲霧見到了青天。”“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啊!”,指導學生想一想,句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這樣比喻有什麼好處,引導學生仿照例子說幾句比喻句。在此處,我還將安排一個小練筆,讓學生結合文後第5題的要求,用來到……只見……進行仿寫,使讀寫結合落到了實處。

  在課後,我將佈置這樣幾個供學生多項選擇的作業:1、讀讀《三國演義》,將精彩段落摘記下來。2、將《三國演義》的一個小故事改編為小課本劇,在班會上進行表演。

  以上是我的初步設想,在教學中,我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及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8.三顧茅廬

  誠心誠意

  劉備 —————→ 諸葛亮

  ←—————

  輔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