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布衣元帥》說課稿

小學六年級語文《布衣元帥》說課稿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的課文是浙教版第11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布衣元帥》。本課記敘的是徐向前元帥生前生活中的三個小故事,歌頌他始終保持革命者樸實無華的本色,做人民公僕的崇高品質。課文內容真實,語言樸實,形象鮮明。課題既點明課文的主人公——元帥,又暗含中心;布衣元帥樸實無華,是人民公僕。我認為這篇文章收錄到教材中,是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和緊迫感的。在這個物慾橫流、官本位的時代,我們缺少的就是像徐帥這樣始終與平民百姓的本色要求自己的好乾部。我想透過教學,滲透一種做人的道理:無論你將來幹什麼,都要保持本色。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年段教學目標,我認為教學重點應在把握文中的表達方式,用小標題的方式來寫三件事的寫作方法。

  本單元的訓練的重點是領會文章中心思想,這是繼第二單元領會文章中心思想後的又一次訓練和鞏固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從三個故事的朗讀中感受徐向前元帥樸實無華、做人民公僕的崇高品質。能概括三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借助文字外資源,結合課文理解“功高蓋世”“戰功赫赫”“布衣”等新詞的意思。

  3、理解課文,能結合小標題概括三個小故事的主要內容,瞭解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揣摩課文的寫作方法。

  4、帶著對徐元帥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詳細複述其中一個小故事。

  本課的教學重點:

  講讀三個小故事,能詳細地複述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藉助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布衣”一詞的意思,領悟課文中心。

  三、說教法和學法

  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和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討論探究並體驗,最後結合課文內容“戰功赫赫”“功高蓋世”與“一身藍布舊衣”“樸實無華”,進行閱讀反思,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本課我安排了2課時的內容。第一課時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布衣”的含義,從三個故事中感受徐老的樸實無華的品質。第二課時瞭解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能詳細地複述故事內容。

  (我感覺領會中心思想是不是已經淡化和過期的東西呢?如果是這樣,那是不是?……說不清楚。我覺得哪怕是浙教版的,也要用新課程的理念,重新整合,是不是?)

  下面我重點來說一說第一課時的安排。

  在第一課時我設計了質疑課題——初讀理解“布衣”和“元帥”——再讀走近“布衣元帥”的本色——昇華情感的教學模式。

  第一、揭示課題,對題目質疑。出示課題,齊讀課題:今天,我來學習《布衣元帥》。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六年級的同學,在上新課之前,早就預習了課文,那麼在上匯入新課時,教師先把握住學生知道什麼?學生想知道什麼?尤為重要。這是以學定教,而不是因教‘而教,真正的把學生處於一個學習的主要地位,教師做好教學的指導者和引導者。而且這樣的以學定教,從學生的學情實際出發,能有效地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

  根據學生的情況,學生一般會有這樣的問題:既是元帥,為何又說“布衣”呢?

  (課堂是個特殊的環境,學生有問題,才能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

  第二、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這就進入了我的第二個環節初讀解什麼是布衣,為什麼稱徐老元帥呢?看看我們能不能在閱讀完課文後解決?

  在這個環節中,我帶著學生抓住“藍布舊衣”感受徐老衣著上的布衣,然後藉助工具書查詢“布衣”的解釋,知道布衣的另一個意思“老百姓,平民”,從文中的“親切”、“和藹”等詞,感受徐老如同平常人一樣的親切。

  透過介紹徐向前的資料介紹,理解書中的“功高蓋世”“戰功赫赫”,透過新娘的心理想法“元帥肯定很威風;元帥府,肯定車馬盈門,哨兵不少”,感受到這位元帥立了不少戰功,而且權位高。這裡我出示學習資料,並不僅僅為讓學生了解一些背景所用,它更為文字本身的學習服務,幫學生理解了書中的“功高蓋世”“戰功赫赫”。

  第三、再讀感受“布衣元帥”的本色

  一元帥“功高蓋世”,一布衣“一身藍布舊衣”,說話親切,和藹,布衣與元帥,風馬牛不及的兩個不同身份,集及一個人身上,這是怎樣的一位布衣元帥呢?是成了一個更大的疑團?隨著對課文的再次閱讀,學生心中的疑團越滾越大。是呀?你心中會冒出些什麼問題呢?這裡我又把矛盾拋向學生。新課程中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這裡,教師引導學生質疑,提供學生探究的平臺。

  學生可能會說:戰功赫赫的元帥,為什麼連自己的地毯也要送給三座門招待所?威風凜凜的大元帥府應是車馬盈門,哨兵不少,可為什麼卻是住在一條小衚衕裡,而且還有一扇脫了油漆的大門?為什麼摁響門鈴,來開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元帥?…等等等等,學生也許會有許多的為什麼,我想正因為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討論的興趣,教師才能真正引領學生進入文字。新課程標準中強調的語文教學還應重視學生思維的發展,這裡學生的心中的許多疑問來自於對課文的再次感知,反思,理解,這是一種思考的過程,是對課文內容的一種整合和對比而產生的矛盾的火花。

  “是呀,大家說得不錯,元帥,多大的官職,元帥,給國家立了那麼多的汗馬功勞,享受一下未嘗不可。為什麼你放著自己應該享受的權利,要做一個平民百姓呢?”這裡我順勢利導,將班上的學生擬作為元帥本人,讓學生替元帥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來是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了訓練,二來又讓學生透過對課文的研讀,真正瞭解這位布衣元帥。在學生的交流中,相機理解“居功自傲”、“樸實無華”。

  這時我相機出示課文第一節中的“辦公室牆上,他親筆書寫的‘人民的公僕’5個大字,就是他一生品質的寫照”,是呀,孩子們徐老用五個字概括了自己這樣做的原因,那就是“人民的公僕”,他的一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呀!

  第四、昇華情感,走進了這位“布衣元帥”的生活,瞭解了徐帥的為人,你想說什麼?

  隨後,學生再讀故事內容,感受徐帥的“樸實無華的本色”,感受徐帥的“布衣情懷”

  學習寫法,課堂練筆。可以寫身邊的同學、老師、親人,用起小標題的方法。等等。

  五、說板書。

  我們說板書其實是一微型教案,它是一聚焦鏡,體現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與特性。。所以在板書設計上,以重要詞句為點,首先我會將課題中布衣和元帥用不同大小的字體表示,元帥戰功赫赫,在字型上就表現為氣宇軒昂些。布衣下,我對照著寫“藍布舊衣”、“和藹”、“親切”,在元帥下方則對應的板書上“功高蓋世”、“戰功赫赫”“車馬盈門”,最後在板書的正下方,寫上人民的公僕。

  在這堂課中我要體現的,“以學定教”,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最想知道什麼,最想了解什麼,在組織教學。對於課堂環節的處理,要重視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如“布衣”與“元帥”的對比,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