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美術下冊第10課《 風鈴叮噹》說課稿

小學三年級美術下冊第10課《 風鈴叮噹》說課稿

  我的說課內容是小學三年級美術下冊第10課《風鈴叮噹》它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從課程的整合性來說,它更屬於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下面我將從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具和媒體、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課後反思八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分析說明。

  一、 說課程標準

  本 課是綜合實踐勞技教育手工製作課,新的課程標準要求:要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的是:繼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 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尤其是動手製作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為促進學生的發展而進行評價。

  二、 說教材和學生

  學 生分析:小學三年級學生對美術學科,尤其是勞技手工製作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思考能力,有一定的繪畫表現能力和手工製作能力。但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沒有為學生小組分擔任務的意識,也有的學生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製作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有具體的 要求和指導。

  教材分析:《風鈴叮噹》是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湘版)的教材內容,屬於綜合實踐手工製作課。本課將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實踐融為一體,巧妙地利用身邊的玻璃瓶,塑膠瓶、易拉罐等各種材料,運用捆邦、剪、貼、扎等基本方法制作風吹作響的各種工藝品風鈴。

  因此,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三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

  三、 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運用繩線對物體進行捆邦、穿、扎等精細活動,使其養成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

  (2)瞭解風鈴的結構和製作材料,學會設計風鈴草圖和製作風鈴。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活動,促使他們養成動腦,動口、動手的好習慣,培養他們的感知、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

  (1)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勞動手工課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2) 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分工負責,學會和諧相處的品德。

  (3) 在製作的過程中,體驗創造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有兩個,一是認識風鈴的結構和名稱;二是風鈴的製作過程。

  2、教學難點: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有兩個,一是本身不能發聲的材料用來當作鈴鐺,需要考慮組合鈴鐺之間的距離,需要設計正確的風鈴草圖;二是尋找各種材料製作不同樣式的風鈴,如何使風鈴美觀、大方、有創意。

  五、(說)教學準備(教具和媒體)

  依 據勞技美術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實踐性、藝術性的教學原則,結合合作學習和任務型教學的新理念,我利用多種多樣的材料製作了各種樣式的風鈴,作為直觀教具,還到風鈴店裡拍攝了做工精美的工藝品風鈴,準備了直觀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教學。學生準備了製作風鈴的工具和各種製作風鈴的材料。

  六、說教法、學法

  教 法:整堂課緊緊圍繞“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透過聽風鈴、看風鈴、說風鈴、做風鈴、評風鈴、送風鈴展開教學活動。能運用多媒體課件在優美的風鈴音樂中欣賞了風鈴店裡做工精美的風鈴。然後又欣賞了教師利用各種裝飾材料和廢舊材料製作的不同款式的風鈴,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和想象空間,調動了學生的 興趣和積極性。透過說風鈴、做風鈴、評風鈴、送風鈴使學生的學習內容和生活相聯絡,風鈴主要用來美化居室、裝點生活,使學生有所用。從而體驗到製作成功後的快樂。

  具體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採 用遊戲觀察法引出課題,採用欣賞法激發調動學生製作風鈴的積極性;運用直觀課件風鈴結構圖和實物對照說明,使學生了解風鈴的結構和製作材料;完成了本節課的第一個教學重點。透過調動學生觀察風鈴設計稿並判斷正誤,引出正確的設計稿,教師加以總結說明。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第一個教學難點;運用課件演示教師制 作風鈴的過程和裝飾方法,既直觀形象又節省了課堂時間,突破了本節課的第二個重點。運用引導法、談話法,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小組成員身邊的各種材料,透過小組合作學習,製作不同樣式的風鈴,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第二個難點,怎樣使作品豐富多樣,有創意。

  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在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評一評的學習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由小組長分工負責,共同完成一樣或幾樣作品,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培養了合作和創新意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