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說課稿範文

《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說課稿範文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牛頓運動定律是力學知識的核心內容.將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學知識結合可推導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動量守恆定律和機械能守恆定律;將牛頓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結合,可研究天體運動規律;此外,牛頓運動定律在電磁學、熱學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因此,牛頓運動定律實際上幾乎貫穿了經典物理學的全部內容。在歷年的高考中,單純考查牛頓運動定律的題目並不多見,主要是牛頓第二、第三定律與其他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牛頓運動定律並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知識點,而是作為一個知識基礎體現在歷年的高考試題中。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問題是經典物理學的核心內容,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本部分內容的考題突出了與實際物理情景的結合,出題形式多以大型計算題的形式出現,從近幾年的高考形式上來看,2009年上海物理卷第22題、海南卷第15題、江蘇卷第13題、安徽卷第22題、山東卷第24題、08年上海單科卷第21題、海南卷第15題,07年海南卷第16題均以計算題的形式出現。

  總之,牛頓運動定律是力學乃至整個物理學的基本規律,是動力學的基礎;本節複習課是力的知識,運動學知識和牛頓運動定律分析解決動力學問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為學生學好整個物理學奠定基礎。

  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學生,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已知受力情況求解運動情況的解題 方法,進一步學習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總結歸納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透過例題變式學生探究,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透過例題示範讓學生學會畫受力分析圖和過程示意圖,培養學生分析物理情景構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問題探究培養學生主動自主學習,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養成積極思維,解題規範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蘊含著物理知識,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從物理走向社會,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 重、難點

  (1)本節為複習課,重點內容是選好例題,講清已知受力情況求運動情況的方法。

  (2)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重要的是分析過程,建立情景,抓住運動情況,受力情況和初始條件,依據定律列方程求解,但學生往往存在重結論,輕過程,習慣了套公式得結果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建立掌握方法是難點。

  二、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來處理教材,讓課堂圍繞學生轉此前學生已有力的初步知識,運動學規律,簡單的受力分析,向量運演算法則,牛頓第二定律,本節將這些知識綜合應用解決,已知受力情況求解運動情況問題,培養學生科學分析方法和良好思維的能力。

  學生在涉及到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多個力的合成可能是本節學習的關鍵,應加以突破。當物體經歷一個較複雜的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情景構建物理模型,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學生學習的障礙。

  三、教法分析

  本節將採用例項分析法、歸納法和講練結合法,透過例題變式總結受力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正確快速的對研究物件進行受力分析。透過例題變式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維品質,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透過例題歸納解決已知受力情況求運動情況的解題程式,讓學生逐步習慣於時間題 先作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弄清問題的物理情景後再動筆,並養成畫情景圖的良好習慣。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本節採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學法指導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調動課堂氣氛,讚賞學生提高各種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能感受如何發現問題,並更多地體會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動手畫物體受力示意圖,運動情景示意圖,構建物理模型以達到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目的'。

  五、教學程式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透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已學習過了牛頓運動定律 ,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掌握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動力學問題方法。牛頓第二定律揭示了運動和力的內在聯絡。因此,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即可解答一些力學問題。 我們透過以下例題來體會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思路、方法和步驟。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知識要點回顧與梳理

  3.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對超重和失重現象中的物體進行分析

  超重狀態:

  F-mg=ma , F=mg+ma , F>mg

  失重狀態:

  mg- F =ma , F=mg-ma , F<mg

  可見,在超重和失重現象中,物體實際重力並沒有發生改變。改變的是外界對物

  體的壓力(或拉力),即物體的“視重”發生變化。

  即視重<實重──物體處於失重狀態 ;

  視重>實重──物體處於超重狀態

  (二)知識要點針對性訓練題

  (三)、型別例題解題思路探究

  (四)、型別題解題方法總結

  (五)、型別例題變式訓練

  (六)、課堂小結與作業佈置

  1、超重與失重狀態的分析小結

  在平衡狀態時,物體對水平支援物的壓力(或對懸繩的拉力)大小等於物體的重力.

  當物體的加速度豎直向上時,物體對支援物的壓力大於物體的重力,由F-mg=ma得F=m(g+a)>mg,這種現象叫做超重現象;

  當物體的加速度豎直向下時,物體對支援物的壓力小於物體的重力,mg-F=ma得F=m(g-a)<mg,這種現象叫失重現象.

  特別是當物體豎直向下的加速度為g時,物體對支援物的壓力變為零,這種狀態叫完全失重狀態.

  2、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物體運動中的某一物理量:應先對物體受力分析,然後找出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加速度a,再根據運動學公式求運動中的某一物理量.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物體所受到的某一個力:應先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得加速度a,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從而就可以求出某一分力.

  綜上所述,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先根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求加速度a,然後再去求所要求的物理量,加速度象紐帶一樣將運動學與動力學連為一體.

  3、作業佈置 : <<創新設計>>資料練習作業手冊第295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