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多樣的動物說課稿範文

多種多樣的動物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多種多樣的動物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冀少版第三章 多種多樣的動物 第三節 常見的動物 二、家禽,說課流程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屬於生物課程標準下“生物的多樣性”主題,重點描述的是鳥類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與其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特點。上節課學生剛剛學習了魚類的形態結構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特點,所以本節課是繼上節課之後的又一延續,加深了學生對這一基本生物學觀點的印象,提高了學生的生物學素養。此外,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也為以後的動物分類打下基礎。而且透過突破本節課的難點“鳥類適於飛翔生活的特點”,培養了學生獨立觀察與思考的能力,小組內交流合作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教學目標

  本節教學內容在《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能夠“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與人類的生活關係”,對知識內容達到理解水平。為了達到這一教學標準,針對本節知識結構體系,結合學生特點,我將教學目標確立如下:

  知識性目標:

  1、舉例說出動物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與其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特點

  2、概述鳥類的基本特徵

  3、說出常見動物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及其資源價值

  技能性目標:

  1、嘗試觀察、實驗等方法探究家鴿的形態結構與其飛翔生活相適應的特點。

  2、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探究家鴿的骨骼及其與飛翔生活相適應的特點。

  情感性目標:

  1、體驗與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形成動物體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與其生活習性、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基本生物學觀點

  3、認同鳥是我們的朋友,確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1、探究和觀察“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使學生能闡明鳥類適於飛行的形態結構特徵和生理功能特徵。

  2、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

  探究鳥類適於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理功能特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家鴿的骨骼、家雞的正羽和絨羽、飽和食鹽水

  學生準備:雞和豬的肋骨或脊椎骨各一塊

  二、學情分析

  鳥類是學生比較喜歡、也是日常生活接觸比較多的一種動物,因此,對鳥類的探究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學生對於鳥的飛行都有許多感性認識和理解,也有不少相關的生活經驗做鋪墊,但是對於鳥類為什麼能夠飛翔缺少探究,特別是對家禽的養殖沒有感性認識和實踐,也缺乏保護鳥類及其生態環境的意識。

  三、理論基礎:

  前概念 補充、糾正、完善 重要概念

  教學方法:觀察法、探究實驗法、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四、教學過程

  說課稿:

  本節課我要重點說的生物學概念是“鳥類適合飛翔的特徵”,以下內容和活動都是圍繞此概念開展的。共包括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 引入重要概念

  人們自古以來就夢想著能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我們裝上翅膀以後,也能像鳥兒一樣飛翔嗎?鳥類為什麼會飛呢?引入本節課要探究的重要概念:鳥類適合飛翔的特點。

  (二)暢所欲言 暴露相異構想

  這時候請學生暢所欲言,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談一談,同時教師把學生提到的內容進行板書,如:鳥類有翅膀、有羽毛、身體呈流線型、肌肉發達等等,這些就是學生頭腦中存在的一些前概念,他有可能是正確的、錯誤的或者是片面的,總之是使學生頭腦中存在的原有知識先暴露出來,為建構本節課的重要概念做好鋪墊。

  (三)自主合作 建構重要概念

  此環節是在第二個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的,關於鳥類的體形、翅膀是學生頭腦中存在的一些正確的概念,給予肯定並且不再展開,對於羽毛的認識是片面的,此時請學生同桌兩個人對比觀察家雞的正羽和絨羽並結合課本上的'小辭典補充完善自己的前概念,此時教師可以用以下問題進行引導。(ppt出示)這樣就可以使學生不僅僅知道鳥有羽毛適合飛,而且給學生補充了羽毛的結構、功能和種類,以及它為什麼利於飛翔。又由於絨羽的保溫功能,學生很容易聯想到羽絨服的製作,體現了生物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關係。

  對於肌肉的特點,它屬於內部生理結構,學生可能想不到(這是教師就可以直接提問鳥類的肌肉何處最發達?),也可能會提到鳥類的腿部肌肉是最發達的。這就是學生頭腦中的一些錯誤的概念,所以透過以下的學習要幫助學生進行糾正,形成科學的概念。因為課上沒有辦法讓學生親手摸一摸家鴿胸部和其他部位的肌肉,採取的方法是:請全班同學在原地模擬鳥類的飛行,這是會看到大部分人是與身體縱軸平行的扇動翅膀,也有的人是與身體縱軸垂直的扇動(這樣的學生較少只是個別人,這是就可以請這部分學生說一說為什麼他要這樣模仿),如果沒有發現這樣模仿的學生,就請學生再回憶鳥類的飛行姿勢,並播放家鴿飛行的錄影,再請學生模仿,這時候有一部分學生就會想到,應該是前後扇動,而不是上下扇動。這是再提醒大家這樣的動作就相當於我們再做擴胸運動,所以鳥類何處的肌肉最發達呢?這樣透過學生模擬鳥類的飛行方式,暴露了學生錯誤的前概念,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原有的生活經驗,用科學的概念代替原有的錯誤觀,實現了錯誤前概念向科學概念的轉變。而且這個活動是全班參與性的一個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學生獲得了四基中的:基本活動經驗。

  骨骼的特點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點,學生可能會提到,骨是空心的,又或者想不出有什麼特點?這時就要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幫助學生完善他們的前概念。我是採取以下方法:課前給學生準備了家鴿的骨骼、飽和食鹽水,學生自己準備了雞和豬的肋骨或脊椎骨各一塊,請學生觀察和實驗,並參照老師給出的一些提示,進行小組內的合作學習,然後請學生談一談本組的收穫。如果學生回答的不夠完善,可以用以下問題進行引導:

  1、觀察家鴿骨骼和分析小資料你有什麼發現?引導學生說出家鴿的骨薄且輕。以此得出骨骼的第一個特點。

  2、對比觀察了家鴿的胸骨和人的胸骨圖片,請你有什麼感受?學生會說到家鴿的胸骨是所有骨中最大的一塊,而人的胸骨卻不是,以此說明鳥類的胸骨很發達,接著引入龍骨突。如果人要是想像鳥那樣飛行的話,那麼必須至少擁有兩米長的龍骨突才行。這麼發達的胸骨有什麼作用呢?回扣剛剛提到的發達的胸肌。

  3、用飽和食鹽水浸泡家雞和豬的骨,這個實驗說明什麼?可以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演示實驗,觀察現象,並解釋原因。總結出長骨中空。

  所以對於骨骼的特點這一難點,透過學生觀察、實驗、分析資料等方法幫助學生逐一突破,完善了學生對於鳥類骨骼的認識,也是學生獲得了生物的基本的實驗技能以及分析資料的能力。

  此環節是課堂中的關鍵環節,教師透過此環節對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正確的前概念如:鳥類有翅膀、羽毛、身體呈流線型等等幫助他們進行了補充完善並加深理解;對於學生已有的錯誤的概念,如:鳥類的飛行方式、鳥類的腿部肌肉發達等等進行了糾正,用科學的概念代替原有的錯誤觀。對於。學生的一些片面的、不完整的前概念,如關於鳥類骨骼的特點,透過觀察和實驗,幫助進行了學生完善。而且在此環節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到此,使學生獲得了一個基本的生物學思想:動物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與其生活環境、生活習性是相適應。這是迴歸知識,請學生在學案上進行書面總結:鳥類適合飛翔的特點,對本節課的基本知識進行紮實、鞏固。

  (四)知識應用 提升四基四能

  此時再提出上課是引入的情境,請學生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非常注重學生的前概念,是基於學生的認識來設計,透過本節課的教學幫助他們建構了重要概念。

  謝謝大家,我的說課完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