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美術水族箱說課稿範文

四年級美術水族箱說課稿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美術水族箱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奇妙的水族世界》是一節集繪畫、手工等綜合的基礎內容課程。原名為《水族箱》,是中國教育學會美術教育研究會、北京市教育局教材編審部、北京市教育學會美術教育研究會合編;人民美術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由於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突出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注重創新性,並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聯,因此我對於本課的設計形式與環節做了相應調整。故而,我對於本課程的內容分析和理解是:雖然本課程是利用繪畫、手工等綜合形式製作各種水族生物,但製作的形式與手法、運用的材料可以靈活多樣,儘可能地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充分發揮、尊重學生的想象、激發他們的求異思維,從而使其在學習、製作中感受美、發現美、探求美、創造美的樂趣,達到寓教於樂的自然統一。這是我對於該課程理解與分析之一,更是要在教學中達到的目標。

  我對於該課程理解的第二點是教師與學生。即每個學生只要在本課上努力地發揮想象、動手實踐,將會有對《奇妙的水族世界》課程內容的一個新理解和再創造及呈現方式。教學是一種創造,是一門藝術,我們都認為無論哪個課程內容,每個班級因為教學設計因素的不同(目標、策略、教學方法、教學物件、教師等)都會創造出與其他班級不同的`教學效果,即使是同一位老師上同樣的內容,也應根據班級授課物件不同調整授課思路,這也就是我在本課程中對教師與學生的理解與認識,這也是本次課程改革又一新的理念,將課程與教師整合。

  對教學物件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這個階段正處於二維平面再造思維向三維立體形體空間意識的重要轉折時期。他們學習過《海底世界》一課,也親手創造過各式海洋生物,但由於當時特定的課程限制及當時他們的思維發展意識,只侷限於平面創作,可以說是隻有形而沒有體。再者,用的具體材料的不同,也可以帶來不同的思考與創意,因此,我在本課中在完成形的基礎上有意強化體的塑造意識,使其達到形與體的整合意識。

  基於以上分析,我對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有如下確定:

  教學目標:

  1. 透過對水族世界製作的學習,達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熱愛自然的情感。

  2. 使學生了解海底世界。學習運用不同質地材料,創造海底景物、動植物,並予以組合。

  3. 體驗想怎樣創作就怎樣創作的快樂。在作業中體現視覺創造能力和視覺創造的自由及個性。體驗只要動腦去想、動手去做,就會有新的視覺形象誕生的成功感,從而培養他們的動手創造能力及自信心。

  重點:水族類(尤其是魚類)的創造性製作。

  難點:水族的佈局與安排及要把握的原則(也就是要求與評價標準)。

  教學準備:各類各種可以運用的材料、與本課相關的可以找到的資源。

  學具準備:已裝飾好背景的紙箱的各式彩紙、膠帶、彩筆、繪畫顏料、填充物以及相關用具(剪刀、橡皮泥等)。

  基於以上分析和教學因素的確定,我的教學思路如下:

  對教學的匯入是:以上節課完成的海底背景圖為匯入點,提問學生:“只有這空空的海洋背景會使這個水族世界變得豐富多彩嗎?”學生回答:“不會”。故而繼續提問:“那我們如何才能使它豐富起來?” 學生回答:“可以新增一些各種各樣的水族生物,像魚、螃蟹、蝦……”根據學生的回答象徵式地出示幾件水族生物的圖片(意圖1、開啟學生的思路,使他們能夠聯想到許多不同的水族生物;2、給學生以適當的視覺化刺激,為接下來的新授階段分析魚的外形埋下伏筆)

  在新授階段,要完成如下教學任務:魚的創造性製作及佈局安排分兩個環節來進行。第一個環節是在匯入基礎上,讓學生先進行分析、歸納,內容包括:

  1. 魚都有什麼樣的外形?根據外形的不同,學生可以創造性地進行色彩搭配。

  2. 如何能使平面的魚變成立體的魚?以及創造、設計超現實世界的水族生物(魚類)。

  學習行為:將平面魚創造成立體魚,魚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可以是現實世界的,也可以是非現實世界的。無論選擇哪一種,只要肯動腦筋,同樣可以出現好視覺的效果(演示),教師啟發(教的行為)出示各種不同魚類的製作模型加以介紹,拓寬思路。

  第二個環節是講授水族生物佈局的方法及評價標準。問學生要想使水族世界變得更加漂亮,在擺放各種海洋生物時應注意哪幾點?學生可能會答出若干點,教師予以歸納、總結,並告訴學生:大家說得都很好,但是我想告訴大家,其實不管什麼樣的水族生物,在擺放時,只要能夠達到“疏密得當”、“前後遮擋”、“方向不同”這三點,就會使你的作品佈局達到完美、和諧。在學生明確要求之後,提出評價作業的標準及獎項。(意圖:使之能夠明確如何才能將自己的作品設計好?好的標準是什麼?如果做到了,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等等,使學生有了奮鬥努力的目標和動力)

  另外,在學生分組製作之前,簡單地讓他們看一下其他班的作品。(意圖:不束縛他們的創造力,幫助他們拓寬思路)

  在學生製作過程中,教師也參與其中。參與的原則是教師不束縛,只引導,不隨意評價他們和打擊積極性,只欣賞讚美他們,發現優秀作品,可以全班臨時欣賞,臨時讓學生捧起作品,呈現各個角度以展示。(意圖:使學生獲得成功感,能增強自信心)

  在評價階段,讓學生根據事先已經制定好的評價標準進行組內自評、互評,教師只是贊同或反提出一點建議,以公平、民主的原則進行評選。其中“最佳合作獎”是留給全體學生的。(意圖:1、要使學生明白只要人人動手,個個參與,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創造美好的、個性化的視覺形象。2、使每位學生都有成就感,都有成功的自信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