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說課稿

《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

  《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是選自北師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3章第1節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前面第一章學習過細胞的化學組成上,進一步的學習有關細胞物質代謝的知識。本節包括“細胞是一個開放的生命系統”“細胞膜的結構”“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人工膜的研製與應用”4各部分,透過本節的學習為後面繼續學習真核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主要功能,做好了鋪墊。可以說本節課對學好生物學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說學情

  本節的授課物件是高一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生對物質交換有了很膚淺的瞭解,透過前幾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細胞膜的結構,水分跨膜運輸例項的基礎,掌握了蛋白質多樣性的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認知基礎。並且還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思維的目的性,連續性和邏輯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獨立思考,對生活現象提出疑問,並透過多種途徑找出解決的辦法。同時經過前階段的新課程學習,他們具備了群體討論,並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論依據的能力。對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對探究的目的性及過程,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師的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1、能舉例說明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型別及特點,能理解並說出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方式的異同點。

  2、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參與集體討論和合作,形成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

  3、形成結構與功能統一的生物學觀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難點: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五、說教法學法

  我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問答、討論、讀書指導等。

  六、說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多媒體展示生活例項科學研究發現,海帶細胞內碘的濃度比周圍海水中高200萬倍,輪藻細胞中的K+的濃度比它所生存環境中的K+的濃度高63倍,大多數動物細胞內K+的濃度都高於細胞外液,而Na+的濃度卻低於細胞外液。並提問透過上面的事實可以推測,細胞在生活中,必須不停地與外界交換物質,細胞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呢?方式又有哪些呢?順勢引出課題。

  2、新課展開

  本節課主要包括小分子物質的運輸——主動運輸與被動運輸和大分子物質的運輸——胞吞與胞吐。

  對於第一部分知識裡主要有: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對於自由擴散這部分知識,我會向學生說明,用較高濃度的蔗糖溶液處理植物細胞時,細胞中的水分會向外滲透。細胞水水後,原生質層(主要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會發生收縮與細胞壁分離,這是質壁分離現象,如果用水替代蔗糖溶液,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又恢復正常。並提問:

  ①細胞在什麼情況下發生質壁分離和復原?

  ②在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過程中,液泡體積的變化與細胞內外水分流動的關係?③在農業生產中為什麼會由於施肥過多產生“燒苗”現象?乾旱時候作物為什麼會發生枯萎現在?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對於這些問題讓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在學生討論時我也會參與其中,幫他們解疑答惑,引導他們找到正確的答案。從而順利讓學生掌握這個知識點。即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水分進出細胞時,是從單位體積水分子數量多的一側向水分子書量少的一側轉運,這種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擴散。

  氧氣、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小分子物質,都是透過自有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

  對於協助擴散,我首先會播放影片動畫,之後會要求學生自學什麼是協助擴散?協助擴散與自由擴散的區別是什麼?透過影片的整體認識,以及自主學習,學生就能很好的掌握協助擴散,離子和一些較大的分子(葡萄糖),不能自由地透過細胞膜,它們需要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協助,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這種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叫協助擴散。協助擴散需要載體蛋白,自由擴散不需要。

  主動運輸是一個難點知識,我會採用資料分析的形式,讓同學們自主學習資料,討論,從而解決這個難點。呈現科學家利用蝗蟲馬氏管做的實驗(資料:一位科學工作者曾做過下面的實驗:從活蝗蟲體內小心地分離出馬氏管,並立即投入不含酚紅的昆蟲任氏液中。然後從任氏液中取幾條馬氏管放在乾淨的載玻片上,滴一滴含有酚紅的昆蟲任氏液,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看到了馬氏管腔內的紅色染料逐步積累,並逐漸超過管外的濃度。然後,他又取了幾條馬氏管,放在60℃以上的水浴鍋中進行水浴,使馬氏管失去活性,再重複上面的操作,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紅色的液體很快就會進入蝗蟲馬氏管的管腔內,並一直保持管腔內外溶液的顏色一樣。)並提問:在資料中實驗結果是怎麼樣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之後師生共同總結:物質透過細胞膜從濃度低的一側向濃度高的一側轉運時,需要消耗能量,並且需要載體蛋白叫做主動運輸。鈉離子、鉀離子等都是透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進出細胞的。

  為了加深對於三種運輸方式的理解,我會出示表格,讓學生們按照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填寫。

  對於第二部分知識:胞吞與胞吐。我會結合投影以具體事例引入,如用一種無毒燃料(例如剛果紅)將酵母菌染成紅色,放到草履蟲培養液中,不久草履蟲細胞裡面出現了紅色的食物泡。這種草履蟲吞噬酵母菌的作用稱為胞吞。然後介紹胞吞和胞吐作用,當然我也會採用計算機動畫直接形象地模擬教材中變形蟲吞噬單細胞生物的過程,使學生理解大分子物質和顆粒性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以上是授課的全部內容。

  3、小結作業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作業部分我留了開放式的作業:查閱細胞膜在生活、生產中對人類有什麼作用,將知識延伸到第二課堂。

  七、說板書設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