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通用5篇)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通用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1

  一、創設情境,明白為何而學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我想在這節課中,這個價值的體現,無非就是讓學生明白這個四則混合運算學了以後有什麼用,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學習。針對這一點,我就創設了跳繩比賽這個情境,意在透過學生列式解答,比較後發現,綜合算式和分步計算雖然都能達到目的,可謂是殊途同歸,但是,很明顯兩條路是不一樣的,綜合算式顯得更簡潔、更概括,體現了它的優越性,說明我們今天的學習是有價值的,是有意義的學習,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候要用到的,這樣設計為後面的繼續學習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自主探索,明確運算順序

  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中括號的出現是第一次,從這個符號的名稱到它的作用,有一部分學生已經知道了,還有一部分可能還沒有聽說過。根據這樣的學習實際,我就安排了讓學生自己來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題目,目的是想讓已經知道的學生用中括號來體現它的作用,讓還不知道的學生透過自己的探索,想辦法來使原來的題目跟現在的運算順序符合。就像課堂中出現的情況那樣,有一個學生就用了大小不同的小括號以表示區別,透過比較發現,可是可以,但區別不明顯,有時候甚至會搞錯,而形狀不同的中括號,用在這裡比較合理。這樣的安排,使已經知道中括號的學生進一步明白它的作用,使還沒有聽說過的學生從這裡更明確了,它只是改變運算順序的一個符號、一個記號而以,它的作用和小括號是一樣的。在這樣的比較中,學生對運算的順序就更加明瞭了。

  三、角色換位,培養逆向思維

  平時的課堂上,我們一般都是老師出題考學生,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學生還是被動的。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為了更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在最後,我安排了考考老師的題目,讓學生當老師,來考老師,因為每個學生都有想把老師難倒的心理,所以積極性非常的高,個個參與,小手舉得高高,而在這參與中,無形地訓練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四、時時提醒,注意有效閱讀

  “閱讀”一詞,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用得很多,特別是高段,老師都很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其實,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中,時時刻刻都含有閱讀,如何使學生會閱讀、能閱讀,提高有效閱讀的能力,也是我們數學老師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提高有效閱讀來幫助解答問題,在本節課中,我特意安排了這樣幾個環節:

  1、在情境中,看完題目後,我就讓學生說說“你認為在哪個地方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由此來引起學生透過閱讀概括要點,為問題的解決搭橋鋪路。

  2、在計算118+1536÷12×63-59118+1536÷12×(63-59)兩個題目中,我有意讓學生說說怎麼樣會做得更快?你有什麼發現?學生透過閱讀題目,比較兩個題目的異同,發現在做第二個題目時可以“偷懶”,把中間的答案抄過來就可以了,這樣的安排,學生明白了仔細閱讀、認真看題的必要性,給解題速度帶來了方便。

  3、錯例分析,提高閱讀的能力。在完成了題目後,我安排讓學生在數學小家庭中交流,並要找出成員錯誤的原因。這裡的意圖一是概括存在錯誤的主要原因,以提醒大家注意;二是培養學生的有效審題的能力,判斷做得對或錯很簡單,但要看出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就不簡單了,這需要非常認真地去看、去觀察才能完成的,這給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又起了很好的作用。

  不足之處:

  題目的難度有所偏大,導致時間緊張,因為考慮面面俱到,重點突出不到位。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單元第二課時內容時間的計算。時間的計算是在學生認識了時、分、秒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學習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可以加深對時間單位實際大小的認識,培養時間觀念。

  教材先透過例1及做一做第1題,教學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由於學生還未學習兩位數的乘除法計算,所以只出現數目較小的,能夠用加法計算的把較大單位變換成較小單位的換算。例1中求2時等於多少分,由1時=60分,就可以推出2時就是60加60(分),等於120分。再透過例2及做一做第2題,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教學一些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例2編排的是學生早晨上學的情景,圖上提供下列資訊:7:30離家,7:45到校,要求算出: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

  在具體的計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種思路,有從鐘面上數格的,也有列算式的,體現了演算法多樣化的思想,做一做第2題編排的是一學生去商店的情景,用生動的畫面提供了兩條資訊,即商店的營業時間和該學生到達商店的時刻,要求算出早到了多少時間。本課時內容是後面運用時間解決較繁問題、計算時間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認識,我將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加深對時間單位實際大小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透過在開放的活動中發揮自己的觀察能力,逐步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因為這是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

  2、教學難點:退一小時當60分的時間的計算。(與其它單位十進位制進率之間的不同)

  四、說教學法:

  1、教法:

  1)遊戲法:兒童的生活是快樂無邪的,學習也應該是美好、愉悅的。這節課我採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用遊戲、活動、童話吸引學生,用色彩鮮豔、形象生動的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使學習變得快樂起來,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例如:本節課開始的猜謎語遊戲,口答競賽等環節對學生學習新知、鞏固新知無疑起著非常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2)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本節課中,學生處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情境中,例如,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最後回顧一節課40分鐘的經歷,認識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2、學法

  1)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如在學習例1簡單的單位之間的換算,學生在已知1小時=60分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透過生生互動,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新知識。這樣子的學習就會是主動的,高效的。

  2)動手操作的方法。課上可讓學生在在黑板的鐘面上撥一撥,學生輪流操作,驗證自己的計算方法是否正確。學生在動手中,進一步理解不同的計算方法,及演算法的多樣性。

  五、說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鐘面

  六、說教學流程設計

  恰當的目標,科學的方法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學目標真正落到實處,關鍵還在於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儘可能把實踐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成為一個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這樣的教學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

  (一)猜謎語遊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後,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①矮子指的是什麼?高個指的又是什麼?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③1時等於多少分?1分等於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11時20,12時05分,4時15分,5時25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鞏固已有的知識,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復習,加深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展時間觀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2時=()分

  (1)教師:1時=?(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a)60+60=120分

  b)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

  2、讓學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題目1和補充題:3時=()分2分=()秒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後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提取已有的知識概念:1時=60分,再透過合作探究得出2時=120分的計算方法,並學會運用。]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設計意圖:透過學習例2,使學生懂得如何在實際生活當中進行簡單的時間的計算。鼓勵學生想出各種計算時間的好辦法,實現演算法多樣化。]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題,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設計意圖:透過一系列的鞏固練習、做遊戲,讓學生從練習當中找到知識的影子,並懂得運用到實際中去。]

  (四)全課總結,迴歸評價

  教師: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一節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啊,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設計意圖:告訴學生,讓學生知道時間是無處不在的,結合思想教育,培養學生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七、說板書設計:

  時間的計算

  例1、2時=(120)分

  a)60+60=120分

  b)602=120分

  例2、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經過了(15)分鐘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3

  一、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高度的系統性、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針對這一特點和教材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本課時的目標分別為:

  1、透過實物、多媒體的運用,使學生理解“周長”的概念、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2、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應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刻苦鑽研,努力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貫穿全域性、帶動全域性的核心內容,它是由各部分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周長的概念以及周長的計算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這個知識的掌握與否直接影響到今後學習的各種圖形的周長計算。我給這個課時的教學重點定為兩個——理解周長的概念與周長的計算方法。這兩個教學重點我是這樣來突出的:

  1、理解周長的概念

  這個重點我是分三步來進行:

  第一步:匯入

  上堂課我們已經對長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節課我們要學習長方形周長的計算。誰能說說“周”是什麼意思?“長”是什麼意思?

  第二步:理解認識周長這個概念

  出示一些圖形讓學生說出哪部分是這些圖形的周長?

  然後再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的實物讓學生說說周長。如書本的平面、黑板的平面、籃球場的平面等。

  第三步:總結歸納

  小學生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著依賴性。透過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在感性上認識了周長,這時要將感性上升為理性認識,透過討論、總結、概括什麼叫周長?最後得出圍在每個圖形邊長的和,叫做這些圖形的周長。這個教學過程是學生全面、自然的、主動的學習的一個過程,而不是老師把知識強加給學生的過程,教師只起到了點拔的作用。

  2、周長的計算這個重點分兩步進行

  (1)創設情境,探索求知

  出示例題,誰能計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請你想幾種方法來計算周長?討論估計有三種情況:①用繩子量②用長方形滾動③各條邊相加。這是一次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練習。在沒有得出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之前,在目前學生的思維狀態下,透過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的方法,無疑都是一種好辦法。我們可以發現各種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用繩子量不方便,存在誤差;用長方形滾動小實物可以,大實物、畫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圖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透過量各條邊的長度,把各條邊相加。但是量幾條邊呢?透過討論,學生認為只要量長和寬就行。聯絡以前的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學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在教學中也使舊知識得到了很好的遷移。然後要求學生列出求這個長方形周長的算式,並要求說出你這樣做的依據。

  透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大至會有以下幾種做法:

  ①4+3+4+3也就是“長+寬+長+寬”其實這就是用繩子量和長方形滾動得出的方法。

  ②4×2+3×2也就是“長×2+寬×2”這是利用長方形對邊相等的性質來做的。

  ③(4+3)×2也就是“(長+寬)×2”長和寬折起來,長方形周長就是長邊與寬邊和的2倍。

  2、討論總結、歸納方法

  再次討論,說說哪一種方法好?為什麼?透過師生的共同討論,得出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是“(長+寬)×2”。

  三、課堂練習設計

  (一)第一層次:基本練習

  1、周長概念掌握的練習在新授前,安排一組圖形說說周長。

  2、圓周長計算的基本練習。

  書中的全部練習題都做為基本練習題,分三個小層次進行。

  先是進行直接計算的模仿練習,安排了練習中的第1、2小題。

  然後是動手測量後計算的題目。安排了練習中的3、4小題。動手操作能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能起到幫助理解,尋找規律之橋樑作用。透過動手量課本封面的長和寬計算周長與用線圍課本一週量出長度,這兩個結果進行比較,使學生知道,由於我們在用線圍時會形成誤差,所以結果會有些不同,其實周長應該是相等的。

  最後設計的兩道應用題。小學數學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要重視與學生生活相聯絡,要結合基礎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和方法,用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簡單問題,根據大綱要求這個練習層次我安排的是練習中的5、6兩道應用題。

  (二)變式練習

  這個練習層次我設計的練習是已知一個長方形周長是10分米,長和寬是多少分米?

  這是一道一題多解的題目。教師可採用可移動的線框進行演示,學生透過討論得出,周長不變時,長與寬是同時要發生變化的。

  練習的設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訓練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既掌握了周長的計算方法,又使學生學掌握了周長與長、寬的關係。

  (三)第三部分:發展練習

  用長5釐米,寬4釐米的兩個長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周長是多少?

  可以發現這是一道發散思維與創新能力訓練的題目,這道題的設計是為了能讓學生更靈活地運用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分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特別為優等生而設計的一道一題多解的題目。共有兩種不同的拼法。

  (5+8)×2=26(釐米)(10+4)×2=28(釐米)

  四、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堂課從三個方面來進行滲透、培養。

  1、怎樣測得長方形周長時,透過學生討論自己得出用不同的方法:用繩子、用長方形滾動、用邊長相加。這裡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

  2、長方形周長計算時,三種計算方法:長+寬+長+寬;長×2+寬×2;(長+寬)×2哪一種好?學生先進行嘗試練習,透過自己去嘗試練習後找出答案。

  3、變式練習中一題多解的練習,透過練習,學會用不同的思維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課內容包括認識一兩位小數和它的讀、寫法。認識一位小數是小數的初步認識中最基礎的知識,它的學習,不僅為學生準確清晰地理解小數的含義,也為今後系統地學習小數的知識打下初步基礎。同時,小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較廣泛,利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二、說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知識點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四則運算,初步認識了分數,這是學習小數的起始階段,是對數的認識的再一次拓展。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瞭解小數的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小數。

  (2)過程與方法:透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把十分之幾的分數寫成一位小數,百分之幾寫成兩位小數,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中的變與不變,相互轉化的思想教育。

  四、說教學重難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的分數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元角分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於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五、說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了以下幾個思想:

  1、《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嘗試採取多種手段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2、講練結合。在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

  3、增添趣味,驅動發展。在丟擲每一個任務時,都創設適當的情景,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4、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本課取材於生活,課堂知識的掌握在課外得到了更好的延伸,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增強了情感交流,為生活創造了快樂,體驗到了運用知識的樂趣。

  六、說教學法

  教法:

  1、生活情景引入,新舊知識的銜接,突出小數與生活、小數與分數的聯絡。

  2、充分運用直觀演示,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現規律,溝通分數與小數的聯絡,形成正確的表象。

  3、為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

  學法:

  1、透過生活情景和已有生活經驗,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絡。

  2、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發揮其內在的潛力,獨立主動地探究知識,不僅學會知識,而且會學知識。

  3、透過比較、分析、概括出小數的含義,在交流中輕鬆愉快的學習知識,增長本領,從而達到創造性學習的境界。

  七、說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八、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引出小數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一開始我便與學生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幾月嗎?(三月)對,三月是學雷鋒活動月,你們願意做小雷鋒嗎?(願意)有個小朋友聰聰到百和超市買文具,可他看不懂標籤上的價格,大家能不能幫幫他?(能)大家一起幫他讀出這些文具的價格是多少好嗎?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滿愛心和自信心走進課堂。然後請學生仔細觀察黑板上的數,跟我們以前學的整數一樣嗎?那這些數有什麼共同特點呢?透過小組同學交流發現這些數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從而引出小數的概念。(板書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2、認識小數點

  透過師生交談:我們以前學習的分數中間有一條線叫什麼?(分數線)那麼小數中間的小圓點叫小數點讓學生經歷知識遷移的思考過程,認識了小數點。

  3、教學讀法

  我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和知識廣度。聰明的學生可能一下子就能讀出小數,有的學生家長教過或聽到過小數怎樣讀,所以我讓學生大膽試一試,然後經過學生小組討論總結出小數的讀法。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認識以米為單位小數的實際含義

  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即便是兒童,也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小數,尤其是超市裡隨處可見的價格。因此,我充分利用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充分相信兒童的能力,讓他們透過小組討論,自己總結出以元為單位小數的實際含義。

  2、認識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這一部分內容既是全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利用課件演示日常家居中搜集到到的一組有關小數的資訊,告訴學生1分米除了可以用分數表示以外,還可以用小數表示為0.1米。然後由學生自己得出3分米用小數表示的方法,進而延伸到5分米以及0.8米表示幾分之幾米的方法,學生透過自己探索深切感知一位小數與十分之幾的關係。然後利用知識遷移探索出兩位小數與百分之幾的`關係,並瞭解到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又透過學生自己的測量活動、彙報身高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為進一步強化所學知識,幫助學生感知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我把練習安排成小動物的跳遠比賽成績,促使學生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練習,在練習中鞏固,從而鞏固了對小數含義的認識。我又以猜謎語的形式展開第二個練習,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到更多關於小數的知識。

  (四)回顧總結,完善新知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如果滿分為10分,你給自己打多少分?用我們今天學的小數給自己打一個合適的分數。

  師:今天,大家學到了這麼多知識,還發現了許多生活中的數學,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留心觀察,勤于思考,就能發現更多數學的奧妙!

  又一次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首尾呼應,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九、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我力求做到形象直觀,重點突出,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最終達到概括、鞏固、提高的教學目的。

  小數的初步認識

  米=0.1米

  米=0.01米

  總之,本節課教學活動我力求充分體現以下特點:以學生為主體,思維為主線的思想;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對一個問題的解決不是要教師將現成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給學生一把在知識的海洋中行舟的槳,讓學生在積極思考,大膽嘗試,主動探索中,獲取成功並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說課稿5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教材第6冊第2——3頁上的內容)

  二、教材分析: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習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意義,是這單元教學的重點,直接關係到小數的性質、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的加減法等相關知識。學生對小數意義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建構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本節課就是以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為背景,透過設定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情境——“笑笑買文具”讓學生經歷認、讀、寫小數的學習過程並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從而實現認識的提升。

  三、教學目標:

  ①結合“買文具”的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徵。

  ②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③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與同伴交流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①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

  ②具體認識小數的特徵。

  ③學生能正確讀、寫、認小數。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的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

  五、設計理念:

  因為本課中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小數。為了完成從分數到小數的過渡,我力求在課上體現以下幾點:

  1、注重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測量長度單位的結果不是整米數,物品的價格不是整元數,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數的最常見的情況。本節課選用從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出發,緊密結合“笑笑買文具”這一具體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小數的現實作用。

  2、體現數學教學的樸素與真實。從“數學課本的單價是多少?”引出“小數的認識”“小數的讀法”“小數的意義”“小數的寫法”等知識內容,很有數學味。

  3、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學中小數的認識及小數特徵的探索,力求在學生自我觀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完成,教師應在其中起到引導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課堂設計中注重層次性和思考性。教學過程的設計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對小數的理解到對小數特徵的體會,應具有層次性。重視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使學生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小數。

  師:開學了!我們又發新書了。誰知道我們的數學課本的單價是多少?你能寫下來嗎?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中寫的定價:7.40元。

  師:在數學上我們一般把它讀作:七點四零元。

  說一說:這個數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有什麼不同?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數呢?

  揭示課題:認識小數。

  (在這個環節中,我引領學生輕輕鬆鬆走進生活,走近小數,初步感受小數在現實生活中地應用。另外還可以瞭解學生的認知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聯絡實際,探究發現。

  1、小數的認識。

  (1)觀察情景圖:

  板書:買文具

  讓學生看買文具的情景圖,在小組裡自由地說出每件文具的價格。

  (2)在班內彙報交流,讓學生讀出小數: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鋼筆:8.00元

  水彩筆:16.85元

  (在這個環節中,注重讓學生充分交流想法,因為小數表示價格在生活中比較常見,許多學生已經有體驗,並已瞭解部分相關知識,讓學生交流互學,效果會比較好。)

  (3)你能說說小數的特徵嗎?

  A.認識小數點

  讓學生觀察小數,跟同桌說說小數有什麼特點,讓幾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後教師進行補充講解,這個數中的點叫做小數點。

  師介紹,我們原來學習的數字如:7,27等數都叫做整數。讓學生說說什麼樣的數是小數,生彙報後,師做小結:像0.50,1.06……這樣的數叫做小數。

  B.認識小數的兩個部分

  師:我們可以把小數分為三個部分: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小數點。以小數點為界限,小數點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面是小數部分。

  1.06

  整數部分小數部分

  (“小數”對於學生來說,是第一次真正地去接觸認識。對於小數各部分的認識應以教師的介紹和強調作為重點,不必讓為學生盲目地去猜想和討論,以免誤導。)

  2、小數的讀法

  讓學生再讀一讀“文具店”各商品的價格,師逐一板書“0.50讀作:零點五零元”等等。

  (讀小數和寫小數的學習過程要求每個學生都開口讀一讀,動手寫一寫,才能使知識落實到位。)

  3、小數可以表示什麼

  在本課中,用小數表示幾元、幾角、幾分。

  (1)我們剛才知道了數學課本的價錢是7.40元,那麼它到底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呢?

  (2)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內討論,並說明自己的想法。

  (3)班內交流:7.40元表示7元4角0分。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做小結:整數部分是幾就是幾元,小數點後的第一位數是幾就是幾角,第二位數是幾就是幾分。

  (4)讓學生說出每一件商品的標價所表示的意義。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鋼筆:8.00元水彩筆:16.85元

  學生獨立思考後在課本上填出答案,然後在班內反饋。

  4、小數的寫法。

  (1)師拿出10元2角5分,讓學生說出總共是多少錢,然後讓學生試著用小數表示出來。

  (2)班內反饋:10元2角5分10.25元

  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師做小結:把10元寫在小數點的左邊,2角寫在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5分寫在小數點右邊的第二位。

  (3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2頁的“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後在班內反饋。對做全對的學生進行鼓勵。

  (三)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1、完成書上練一練①②。

  2、實踐活動。

  笑笑買完文具回到家後,她想把這學期的教科書的價格統計出來,我們也一起來幫她統計一下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