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小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新課標小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課標小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課標小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1

  一、說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把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擺在首位。在第二學段還要求“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學貴有疑”,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必然前提,能抓住要點,抓住關鍵提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種能力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課標中還強調“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語感”。因此,本節課我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語言積累的意識。

  二、說教材

  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流暢的筆觸,勾畫出甜美純淨的兒童世界。頑強活潑而且具有豐富細膩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裡雷電交作、風雨交加之後青草地上冒出的花兒時,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裡自由馳騁起來。他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兒想象成地下學校上學的孩子們,在牆角旮旯冒出來的零星小花是犯錯誤被罰站的小孩兒,大雨來時,花兒們便衣著鮮豔地衝出學校度假了,而花兒們這麼急切地生長是因為要回家找他們的媽媽。作者巧妙地從孩子的眼中敘出花兒們的活潑、可愛、美麗、向上,充滿了兒童情趣。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朗讀指導,讀出花孩子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勇敢堅強、活潑向上、童真童趣。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認讀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富於童真童趣的語言和豐富細膩的想象,培養學生的質疑、表達、想象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培養學生養成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詩歌的內容。

  2.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富於童真童趣的語言。

  2.體會課文豐富細膩的想象。

  三、說過程

  (一)談話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的伊始透過“說說自己的學校是什麼樣的”的談話式匯入,激發學生對花兒學校的興趣。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鼓勵學生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詞,標出小結,進行質疑。旨在引導學生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抓住要點、抓住關鍵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種質疑能力對學生的閱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細讀解疑,深入理解。

  引導學生透過細讀文字,解決疑問,並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感體驗,結合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結合活動與練習中的“默讀課文,討論及交流”和想象塗畫的內容,體會花兒們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積極向上。

  (四)品讀感悟,積累語言。

  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品味,感受作者的語言風格,並積累文中的好詞、好段。力爭熟讀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

  (五)拓展想象:想一想,在花兒學校裡還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說一說,寫一寫,小練筆。看誰想得奇妙,寫得美妙。

  (六)感悟積累:輕聲朗讀課文,再次體會課文優美的意境。熟讀課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誦下來,積累優美的詞語。

  (七)課堂小結: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希望你們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們童真童趣的語言記錄這美麗的世界。

  四、板書設計

  把課文的內容用精煉、簡潔的詞語進行概括性的說明。這樣,簡單明瞭,條理性強,脈絡清晰,有助於學生理清文章線索。既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又反映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新課標小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荷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按看荷花的順序展開,寫了公園裡一池美麗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時並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抒發了作者對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豐富語言積累的好教材。為此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1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情感目標:透過創設情景、藉助媒體,品味詞句,深入感知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荷花的神韻,和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符合本課特點,能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感,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使語文學習具有趣味性、審美性,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

  二、說教學重、難點

  其中1、2兩個目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體會荷花的神韻,體會大自然的美,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則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程式

  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比較發達的特點,我打算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情感,使他們投入課文所設定的情景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

  第一課時:設定形象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藉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語境中認識10個生字,重點指導讀好後鼻音的生字“蓬、夢”,多音字“骨”;指導生字的書寫時,重點注意“蓬”是上下結構的字,“翩”字要寫緊湊。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設問激趣。

  針對本課生字的發音特點出示重點新片語織學生認讀,讀好後鼻音、兒化音以及疊詞。在學生齊讀課題後提問:同學們看過荷花嗎?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見過的荷花。(美麗、漂亮、亭亭玉立、千姿百態……)在作者心中,荷花又是怎樣的呢?今天,讓我們隨著作者再次走進公園,再去看看荷花。

  這個環節既對上課時的學習進行了反饋,也使學生產生想看荷花的想法,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慾望,為本課時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創設情境,理解課文。

  第一自然段:略講

  透過指名朗讀,瞭解“我”看見荷花的時間和地點。抓住“一……就……”的句式,感受荷花清香,抓住“趕緊”和“跑”體會作者的急切心情,讀出作者的感受。

  第二自然段:詳講

  教學第二自然段,我打算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在荷花池邊你看到了什麼?”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組織討論時,以學定教,從學生的意願出發,確定學習語句的順序。讓學生讀讀課文,說說自己的感受,動手比畫比畫,結合展示的畫面與語言的渲染,展開充分的想象,盡情感受荷葉的茂盛之美、形態之美,荷花的姿態之美、色彩之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以遊人的身份用觀賞者的眼光讀課文看課文,使他們產生真切的體驗,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讀之中,自然地表達讚美、喜愛之情。

  第三自然段:

  第一句透過一組荷花的圖片和語言的渲染,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對荷花的風韻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性理解。

  第二句是本文的一個難點,我引導學生大膽質疑,進行梳理後確定重點問題,放手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深入其中傾聽學生髮言,並適時給予指導。再組織交流,加以點撥。理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時,先啟用學生頭腦中已有賞析方法,引導他們從“色彩”、“姿態”等多個角度去評價眼前的這一池荷花,再次品讀第二、三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理解“活的畫”時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感受荷花的勃勃生機。“畫家”一詞的理解,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學生對此一定會有不同的理解,學生可能會說是“夏天”,是“大自然”,或許還會說是中荷花的人,這些答案都可以給予肯定。

  (三)三自然段的設計

  從文字出發,讓學生從文到圖再到文,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細細品位,併為學生創設情境,使學生的感受從文字的美轉向對大自然的美的昇華。

  第四自然段:

  這一段藉助“一幅活的畫”來想像荷花,描寫中“我“與荷花融為一體。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活動化的表演情景,讓學生來扮演荷花,透過肢體語言來體會“翩翩起舞、隨風飄動”;並通過錄象、音樂的渲染,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讓學生戴上頭飾,扮演文中“蜻蜓、蝴蝶、小鳥”,講述清早飛行的快樂、昨夜做的好夢,並進行創造性對話,說說小蝦、蝴蝶、小鳥可能會對美麗的荷花說些什麼。讓學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給學生配上音樂圖片朗讀課文,讓學生置身其中,走進文字,走近作者心靈,進入美的境界,再次進感受美。

  這樣設計讓學生在充分發揮想象的同時,既訓練了學生說話,又讓他們置身荷花中,進一步感受荷花的動態美,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發展,審美水平得到提高。

  第五自然段:

  扣住“才”、“不是”、“是”等關鍵詞,討論“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從而感受到此時“我”完全陶醉其中、沉浸其中。而荷花的美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個性作業、自主設計

  總結: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節奏速度,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

  新課標小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荷花》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寫景記敘文,寫的是“我”去公園賞荷,陶醉於白荷花的丰姿神韻,與荷融為一體的事,讚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二、說教學

  認知目標:

  1、會認會讀生字。掌握“蓮蓬、飽脹、挨挨擠擠”等詞語。

  2、讀懂一至三自然段。

  能力目標:

  1、透過看圖說話、寫話的練習,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2、進一步培養學生利用網路資訊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透過自主探究、互動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團結協助的精神。

  2、透過看圖,讀文,展開想象,品味詞句去欣賞荷花的美,從而加強語感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物件分析

  1、所任教的班級有較好的朗讀能力,初步懂得欣賞詞句,本節課將發揮學生的優勢讓學生充分誦讀課文,運用以往領悟的品讀詞句的方法欣賞本課遣詞造句的特點。

  2、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有利於實施自主探究基礎上開展同伴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

  3、學生基本掌握文字輸入,上網瀏覽等計算機基礎,但熟練程度不一。因此更需發揚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四、教學資源設計

  課前,教師將師生合作蒐集到的荷花相關資源虛擬成專題網站——“荷花小站”。“荷花小站”設有六個部分,分別為“走進課堂”、“增長見識”、“燦爛文化”、“荷花資源”、“線上測試”、“荷言荷語”。這當中既包括課堂教學所用的資源,也包括供學生課後拓展性學習的資源。

  五、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教學策略:

  為了使語文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達到最佳的整合,教學設計“以生為本”,從學生素質的良好發展出發,努力把資訊科技素養的培養(如對語言資訊進行查詢、篩選、獲取、歸納、編輯的能力)與語文學科的任務(如大量讀書,品味詞句,情感薰陶,聽說讀寫的訓練)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其各自的優勢、揚長避短,最佳化課堂教學。

  “荷花小站”六個部分中,“走進課堂”部分集文字、圖片、影像、音樂於一體,給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加上教師適時的點撥,恰當的啟發,激發了學生的想象,使學生對詞語的品味、感悟更立體、更豐富、更有個性化;“線上測試”則把欣賞精美的圖片與說話、寫話結合起來,並可以透過網上論壇讓師生對寫話練習進行欣賞、評議、修改,有效地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其餘的幾個部分為學生提供了網路大量的資訊資源,使教學不侷限在課本中,拓展了學生對荷花多角度、多層面的認識。

  教法設計:

  本文教學以建構主義理論、情境教學理論為指導,採用了“情境、主動、互動、發展”的教學模式,藉助網路及多媒體提供的豐富資源及強大的互動功能創設情境,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發揚自主探索、互動合作的精神,理解和品味語言,激發情感,喚發想象,增強表達慾望,從而瞭解荷花,熱愛大自然,使語文素養和資訊素養多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六、教學過程:

  (一)、網路匯入,設境激情:

  我們常說,兒童的情懷是一灣淺淺的小河,無風不起浪,無物不揚波。所以,新課伊始,我給學生送上一陣微風,讓孩子情感的小河盪漾起來,是他們對新課的學習產生一種期盼的慾望,關注的心理。我是這樣匯入新課的:荷花,高雅清香,冰清玉潔,歷來被人尊稱為“花之君子”。自古以來,文人墨客讚美荷花的詩篇、畫幅數不勝數。

  而杭州西湖的麴院鳳荷則獨樹一幟、久負盛名。讓我們伴著美妙的《採蓮曲》,一起去荷花池邊欣賞荷花的美麗風姿,好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懷著對荷花的急切向往之情,開啟“荷花資源”中的“荷花影片”,欣賞荷花的美景。此時,學生的視覺、聽覺、想象、思維“多頻道運作”,全身心感受,“未成曲調先有情”,他們已深深陶醉在美侖美奐的境界裡,為領略課文的真味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調。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當學生激情澎湃、歎為觀止的時刻,我引領孩子“走進課堂”,盡情地、美美地讀一讀葉聖陶老爺爺的《荷花》一文,體會文中的荷花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透過自主學習,從整體上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並知道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寫了荷花形態各異的美。

  (三)、細讀與想象並行,領悟課文意境美

  在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時,我給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及方法:初次在反覆美讀後,指導學生感情背誦描寫荷花不同姿態的句子。

  (四)提供創造平臺,讓想象激情飛揚

  眾所周知,課文只是個例子。我在引導學生美讀成誦之後,帶領學生進入“線上測試”。讓學生一邊觀察多姿多彩的荷花,一邊展開豐富的想象,給婀娜多姿、萬紫千紅的荷花取上新穎別緻的名字,用優美的語句描繪荷花的迷人風韻。透過練習、交流、點評,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五)、拓展學習時空,豐富學習資源

  當課接近尾聲處,我讓學生自主瀏覽網站上的其他欄目,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習下節課作知識上的鋪墊。

  新課標小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4

  一、說教材分析

  《給予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的第31課。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聖誕節前夕,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透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透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它很真,真實,真誠。透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情感,薰染學生的審美。

  二、說設計理念:

  《給予樹》這篇課文以愛為線索,突出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抓住愛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透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和價值觀三維度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言行和言語.

  過程與方法:

  1.採取分段讀,教師範讀等方式進行閱讀訓練,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2.透過層層提問,讓學生在問答中尋找答案,認真思考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情感和價值觀:

  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用自己的愛,同情和善良之心,為這個美麗的世界增添一份熱愛,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讀中悟情,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並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育學告訴我們:教學永遠是教與學互相作用的統一活動,其任務在於:透過教和學這種相互作用的統一活動,開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法指導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是現代教學論的重要思想。掌握學習方法是現代人素質的重要標誌。因此,我設定了以下教學法:

  教法:

  1.讀寫結合法,我利用讀與寫相通之處,讓學生寫愛心主語。

  2.電化教學法,透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使學生置身於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進學習。

  3.朗讀感悟法,體現語文以讀為本的教學特點,透過反覆品讀重點詞句,感悟人物內心情感,在朗讀中教給學生方法,進行及時評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4.師生互動法,根據教學目的、課文特點和學生認識發展規律,以問答談話形式師生進行互動,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對課文中的主要問題進行思考,得出結論。

  學法: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感知、感悟、思考語言材料,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的學習精神。

  四、教學流程:

  (一)課前談話匯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心靈的共鳴,尤其匯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第一課時同學們已簡單交流蒐集的聖誕資料的基礎上,我又把精心製作的課件在第二課時一開始播放,讓學生說說聖誕節與中國的春節(學生回憶春節歡快的生活),使學生立刻感受到聖誕節在西方國家的孩子們心中的位置就像中國的春節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這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感同身受,還為後面的金吉婭用給家人買禮物的錢給一個盼望聖誕老人送給自己洋娃娃的陌生女孩買洋娃娃這一舉動的體會做了鋪墊。接著引入課題,讓學生看老師寫課題,讀課題,再次提醒學生給是一個多音字,並分清矛與予。然後讓學生對課題質疑,從給予樹是一棵什麼樣的樹?走進文字。

  新課標小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5

  一、說教材

  《筆算乘法》是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中的第二節內容,在教材上包括63頁——69頁內容。本次說課是針對其中《筆算乘法》第一課時內容:筆算乘法中的不進位乘法(63頁——64頁)。

  本節內容隸屬於“數與代數”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以整十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編排遵循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先介紹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中不進位的演算法,再進行進位的演算法。本節內容既承接了之前乘法學習中多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內容,又為之後三位數乘以兩位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課程標準要求該學段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技能,並能夠運用計算法則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這些要求可以透過本課的教學得以體現。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思維快速發展,注意力和表達能力強等認知和學習特點,同時,該階段的學生同樣具有個體差異大、情感變化強、意志力薄弱等弱點。可以說,在教育這個階段的學生時,教師如何透過合理科學的引導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是重中之重。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運算能力,在接受新知識方面具有濃厚的興趣。但在計算中仍然存在馬虎大意的問題,在運用運算規則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上存在一定的遷移難度。這些特點對於本課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思考。

  三、說目標

  與重難點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透過問題解決,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的計算法則;

  (二)數學思考目標:透過兩位數乘以整十兩位數到兩位數乘以非整十的不進位兩位數引導,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體會數學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

  (三)問題解決目標:透過具有生活情境的例題運算練習,讓學生形成由課本向現實生活情境的數學學習遷移;

  (四)情感態度目標:透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鍛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決心。我把知識技能目標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把問題解決目標作為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理念要求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建構知識。根據本課的內容特點,結合學情分析,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指導方法:

  (一)講授法。透過乘法順序和數位對位等新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明瞭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的運算規則;

  (二)情景教學法。透過趣味性的情境呈現新知,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

  (三)合作探究法。透過比較與研討不同計算方法的優點和不足,讓學生體會到相互間交流與探討的樂趣;

  (四)練習鞏固法。透過新知識學習之後的課堂訓練,鞏固所學知識,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

  (五)遷移式指導學習法。在學生充分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列舉現實生活情境案例,舉一反三,讓學生能夠把所學運用到實際問題的理解和解決上。達到數學為生活服務的目的。

  五、說教學準備

  為了本節課的順利展開,我準備了教學PPT

  六、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四個環節完成本課的教學:

  環節一:複習匯入,情境呈現(8分鐘)

  上課初試階段,我會由簡到難地呈現出一些複習題,如:10×10;30×40;90×70;19×20;38×80等。讓學生以小組之間“開小火車”的方式完成,每列“小火車”開的速度和正確率進行比拼,在複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學習狀態拉回到課堂上來。

  在學生逐步進入到學習狀態之後,我會呈現出一個新知識學習的教學情境:“小紅的媽媽帶著小紅去書店買一套課外書,這套課外書總共有12本,每一本的價格是24元。媽媽給小紅出了一個難題,問小紅總共需要付多少錢。你能幫助小紅解決這個問題嗎?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小紅解決問題?”

  情境呈現之後,我再輔以小小的獎勵措施激勵,允許學生在獨立思考的情況下同桌或小組討論,引發學生的思考和競爭,從而順利過渡到教學活動中來。[設計意圖]:上課初,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於是我採用了競爭性的複習匯入形式,以由簡到難的問題逐步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之後的情境呈現、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散,尋求多種問題解決的思路。

  環節二:成果評價,新知講授(20分鐘)

  1.在學生參與討論的時候,我會進行課堂巡視,發現不同的問題解決途徑,然後有針對性的讓學生呈現研討的成果並進行鼓勵,最終透過全班同學投票選擇最為便捷的運算方法。若是沒有學生呈現出本節課所要講解的方法,我會給出這種方法——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以及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做出優劣性的評價。

  2.對於新知識的呈現,不可避免的存在運算規則和運算技能上的問題,這時我會板書具體詳細的計算步驟和程式,以及每個步驟上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和注意事項:包括數位對位法則,乘法順序法則,積的寫法順序法則等,並使用彩色粉筆以及醒目的箭頭標誌和特殊符號使用給學生以清晰明瞭的提醒。

  3.在完成初步的新知識講授之後,為了加深記憶,我會讓學生複述整個運算流程和運算規則,然後透過學生的複述和我的補充,最終完成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的文字規則描述,並督促學生記錄在課本上。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學習是學習者自我選擇和建構的過程,我在設計這一環節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作為主體的學生自我建構能力,在學生自己比較與歸納的基礎上,透過師生之間的協商互助來達到問題解決。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構建一個易於學生理解的運演算法則,更容易讓學生掌握新知識。

  環節三:隨堂練習,鞏固提高(8分鐘)

  上述環節進行之後,我將佈置教材63頁“做一做”中的8個題目,讓學生隨堂練習,同時,我會把這8個題目呈現在黑板上,讓具有代表性的同學上黑板完成題目。在此過程中,我會隨堂巡視,發現有針對性的問題。

  在學生完成的基礎上,我會結合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上黑板完成題目的學生成果進行評價,找出呈現的問題並進行糾正。

  [設計意圖]:透過有效的隨堂訓練來鞏固教學成果,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並即刻解決,把問題留在課堂中。

  環節四:課堂總結,思路整理(4分鐘)

  最後一個環節,我會提出一個總結性的問題:“同學們,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本節內容學習的收穫。這時,我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作出表達,幫助其作出自我總結。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自己的語言表述,既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作出總結,又幫助學生自己釐清思路。

  七、說板書和作業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和課後練習,我設計了以下一個作業:把課後“練習十五”中的1——4題做在課後作業本上。以下是我本節課的板書設計:(略)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老師和各位同學指導批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