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實習日記四篇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四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裡了。快來參考日記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實習日記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 篇1

  20xx-01-02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由於帶我的施工員調休不用上班,所以今天就跟著專案經理去現場。一路上,專案經理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跟我交談著作為一名施工員最重要的是什麼和該具備什麼能力,聽了專案經理的話,也是讓我深受啟發,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講到的現場管理方法“三控三管一協調”,聽了專案經理的詳細解釋後更是覺得作為一名施工員,協調管理能力是相當重要的。我對以後自己重點發展的東西也有了新的定位,這對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經驗積累。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 篇2

  實習日記一7月10日晴

  經過考慮我還是選擇的這個工地實習,華宸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地點在天津市北辰區大張莊鎮。前幾天還在夢中幻想著接下來幾天在施工現場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狀況。坐在出租車上看著周圍環境,慢慢的駛離了學校,我沉思著:今天終於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踏上了征程,可以說這是第一次工作,也是進入社會的第一步,這是我人生的另一個征程的起點,所以我要認真的對待這次實習,認真的學習,踏實的工作。計程車上的司機師傅(他說他也曾經在建築工地上工作過)告訴我們(我和冉旺盛):你在工地上可能會遇上各種各樣的人和遭遇一些挫折,凡是都要忍耐,年輕人千萬不可憑一時衝動作出一些傻事來,一定要堅持。終於到達了施工現場,讓我大吃一驚的是這個技術員曾經是我的同學,他初中畢業後在工地上工作了6年,就成了技術員。我在想:在這裡工作完全不用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有能力,有經驗完全就可以在這裡獨撐。由於沒有紅色的安全帽了,我們倆只有帶著黃色的帽子了。下午我們參觀了施工現場,近距離的觀看了東西,基坑槽,樁,明渠排水,塔吊,腳手架,模板等……清楚了今後我們在1號、2號、5號、6號、7號、12號、13號、14號樓工作於學習。

  實習日記二7月11日上午晴下午有雨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二天。今天是我正式工作的第一天,今天的主要的內容是放線。每項建築工程施工開始就是施工定位放線,它關係到整個工程的成敗,是保證工程質量至關重要的一環。放線白了就是把圖紙上的形狀按1:1的比例投放到地面上,放線人員不僅要掌握各種儀器的操作,而且得能識圖,並且能快速地記憶數值,要求精確的操作等等。首先學會經緯儀的操作,然後學習識圖,最好是能畫圖,接著熟悉圖紙,從放大線開始,確定軸線位置,最後放區域性軸線,彈出牆體等。放線主要的工具有,捲尺,長鋼尺,墨斗,油漆,小刷子等….

  實習日記三7月12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地三天。今天的工作還是放線。在今天中午下班的時候我和一個農民工一起回到生活區的,他是安徽的,一問年齡才知道他都60了。等到下午上班的時候,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這裡的工人,有鋼筋工,木工,壯工,焊工等,其中有幾個高齡的,看到他們還那樣為了生活還汗流浹背的辛苦的工作著,(其實自己何嘗不是滿頭大汗)心裡突然有了些默默的傷感。今天晚上八點的時候專案經理突然要開會,開會的時候經理說了許多的話,但是專案經理是江蘇的,不通話說的不太好,沒有聽懂太多,但主要是強調工作時要縮小誤差。但是由於自己剛才開會出去時匆忙,把手機忘在宿舍了,可是回來後發現自己的手機不見了,找了好長時間也沒有找到,可能被別人偷了吧!突然對這裡的人又有些了氣憤。

  實習日記四7月13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地四天。今天出了放線之外還了解了一下監理。一般,開發公司是甲方,施工單位是乙方,監理公司屬於代表甲方行使監管職責。在監理合同中,開發公司是甲方,監理公司是乙方。對施工現場監理的工作程式、質量控制、監理旁站、獨立抽檢等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放線到九點多的時候,聽說監理要來抽查,心裡還是比較激動,因為這是第一次面對監理,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檢測合格與否,這次來了六個監理,可是讓我意外的是,這其中就有一個老者,其餘的幾個人看起來都像是實習生,這次的抽查是橫軸和縱軸的總長度。在抽查中,我把長尺零端放到的邊軸線上,固定不動,然後監理人員看另一對應邊軸線的長尺刻度,再檢視誤差的大小,來及時的修正。結果我們幾乎沒有誤差。其實,技術員早已經做了手腳,為了最後的測量長度與實際的相同,零端早已不在了邊軸線上,實際上的誤差是1cm。最後,我感覺這的監理也有中應付事兒的感覺,不管技術員還是監理人員對待工作都不認真對待。

  實習日記五7月14日上午晴下午有雨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五天。今天上午測繪局的相關人員來我們工地進行了檢查,他們主要是對整棟樓的檢測,看整棟樓的整體偏移情況,結果這棟樓的整體向南偏移的2cm,這就需要在以後的放線的過程中更正過來,可是我想那麼這些樁都偏移了2cm啊,這麼大的誤差,讓我感到很吃驚。下午我們對其中一棟樓的樁頂標高,要求比槽裡的墊層高出5cm,然後截樁。截樁:一般設計的樁長是指基礎底至樁間的長度,在實際施工中,樁一般是在基礎為開挖的時候施工的,為施工方便,肯定會使製作的樁比實際的長,但經過打入(或其他工藝)到設計深度後,基礎底面以上的多餘部分就必須截去,就叫截樁。截樁的方法首先將樁頂標高採用水準儀標出,然後再採用空壓機風鎬沿設計樁頂標高以100mm處將樁身周圍剔細,剝除灌注樁內的鋼筋,留出足夠錨入底板內的鋼筋長度,其餘的採用延期乙炔高溫融化方法(或手提切割機)將鋼筋切斷。

  實習日記六7月15日上午有雨下午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六天。今天上午一直下著小雨,沒有辦法下工地了,所以就學習了一下圖紙。這些圖紙一般按專業類別可分為建築、結構、電.暖5、水五個部分。每一份的圖紙又由目錄,設計說明,各種圖紙和修改通知組成。設計總說明是圖紙設計進行的必要說明。如:建築設計總說明中有:設計依據,工程概況,各個分項工程的做法(牆體、樓地面、頂棚、屋面、室外工程、門窗、油漆等做法和一些必要的說明門窗表等)。建築部分圖紙主要有平、立、剖、面組成。結構部分圖紙主要有基礎,柱網,各層結構以及屋面平面圖,梁板配筋圖,屋面層配筋圖,樓梯等等大樣圖組成。排水系統圖一般在底層給水排水平面圖中找出與之對應的系統,然後按各個系統看出與該系統相連的立管位置。再找出各樓層給水排水平面圖中該立管的位置,一次按水池、地漏、衛生器具、連線管、橫支管、立管的順序識讀。

  實習日記七7月16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七天。今天的工作依然是放線。所以我瞭解了一下我們樓的結構,我們這幾棟樓為框架剪力牆結構,同時外牆為保溫牆。框架-剪力牆結構也稱框剪結構,在高層建築中為了提高房屋結構的抗側力剛度在其中設定的鋼筋混凝土牆稱為“剪力牆”,剪力牆的主要作用在於提高整個房屋的抗剪強度和剛度,牆體同時也作為維護及房間分隔構件。剪力牆結構中,由鋼筋混凝土牆體承受全部水平和豎向荷載,剪力牆沿橫向縱向正交佈置,它剛度大,空間整體性好抗震性好,而且可以使房間不露樑柱,整齊美觀。保溫牆指採用一定的固定方式(粘結、機械錨固、貼上+機械錨固、噴塗、澆注等),把導熱係數較低(即保溫隔熱效果較好)的絕熱材料與建築物牆體固定一體,增加牆體的平均熱阻值,從而達到保溫或隔熱效果的一種工程做法。它的一個缺點就是容易出現裂縫。

  實習日記八7月17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八天。今天我們做了引樁。學習並掌握了引樁的方法與作用,引樁是恢復軸線位置的方法由於在開挖基槽時,角樁和中心樁要被挖掉,為了便於在施工中,恢復各軸線位置,應把各軸線延長到基槽外安全地點,並做好標誌。其方法有設定軸線控制樁,軸線控制樁設定在基槽外,基礎軸線的延長線上,作為開槽後,各施工階段恢復軸線的依據。軸線控制樁一般設定在基槽外2~4m處,打下木樁,樁頂釘上小釘,準確標出軸線位置,並用混凝土包裹木樁。如附近有建築物,亦可把軸線投測到建築物上,用紅漆作出標誌,以代替軸線控制樁。

  實習日記九7月18日上午晴下午有雨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九天。今天我們的工作主要還是放線,目前我們先放的是1號、2號、5號、6號樓的,這倆天放線放得全身的痠痛。上午九點多的時候本來剛彈完了線可以找個避蔭的地方休息一會兒,專案部的人員居然叫我們倆個人到專案部去彈出停車位線(這不是份內的事),心裡非常不情願的,去了之後發現他們本來就有墨斗,他們完全可以自己彈出來,在他們的指手畫腳下我們倆彈出了停車位線,想起了司機師傅的話,一定要忍。下午在劃線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由於不確定是否還有水平儀在另一個槽裡,我們的技術員說要看看,我當時客氣的說了一句;我去吧。唉!他毫不猶豫的說:行,那你去吧。我沒有辦法了,只好冒著大雨去看收儀器。這時候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同學、朋友……也許在今後參加工作之後要遇到更大的挫折,但是我想我一定要堅持。

  實習日記十7月19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天。今天在我空閒之餘我看了鋼筋工人的綁紮鋼筋,瞭解到綁紮鋼筋的流程一般是先固定一側的水平鋼筋,將兩端頭的柱位置和垂直度控制好,再將豎向鋼筋按畫好的間距一一對應放置,再放置另一側水平鋼筋,綁紮相交點,掛拉鉤和保護層。注意事項有:1.是否按圖施工,綁紮成型的鋼筋骨架,直徑,品種,數量,間距,形狀是否正確。2.綁紮成型的骨架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偏差是否超過規定,保護層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構造筋是否符合構造要求。3.錨固長度,箍筋加密區及加密間距是否符合要求。4.鋼筋接頭:綁紮搭接,搭接長度,接頭位置數量是否符合要求;焊接接頭和機械連線,外觀質量,取樣力學效能試驗是否達到要求,接頭位置數量是否符合要求。為了熟悉配筋圖和更多的瞭解鋼筋,我拿著配筋圖的圖紙,和鋼筋工綁紮的鋼筋一一對應檢視,發現了多處錯誤,有的是鋼筋型號錯誤,有的是剪力牆柱的形狀,當我把錯誤告訴負責人時,發現他和鋼筋工的眼神不對勁的看著我,因為他們又得拆除重新綁紮……難道這麼多的錯誤與這麼大誤差將來就帶進了整棟樓。

  實習日記十一7月20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一天。今天和技術員一起完成了定軸線。首先先把水準儀在其中一個引樁控制點的位置架好調平,然後另一個人在另一個引樁的控制點哪紅藍色鉛筆的筆頭在釘子上點好,技術員透過調整水準儀找到筆頭,固定好鏡頭。然後再下到槽裡面,首先透過透過上下調節水準儀鏡頭,先大概的固定其中一個木樁,然後在木樁上準確的釘上釘子(注意釘子不要釘到底),這樣在最外邊的軸線上類似的'找到幾個點,最後在各個木杖的釘子上拴上白線,這樣就定出了其中一條軸線,再透過排尺確定出其他軸線。理論上沒有什麼難理解的,可是到實際操作中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例如,當時控制點的環境不好,儀器老化不好用,再加上酷熱的天氣。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克服。

  實習日記十二7月21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二天。今天我剛又得知在我們這幾棟樓的南邊還有一個地下車庫,今後我們的任務又多了一個地下車庫。今天和技術員,華宸公司的施工管理員用全站儀找出了地下車得庫四個角點。這時我才發現在這片空地上有許多井點降水,所以我回憶了一下輕型井點降水的知識,輕型井點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種方法,它是沿基坑四周或一側將直徑較細的井管沉入深於基底的含水層內,井管上部與總管連線,透過總管利用抽水裝置將地下水從井管內不斷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以下。井點佈置:依據開挖尺寸,在距離基坑邊緣約1.0m處,佈置井點吸水管位置。高程佈置:井點吸水管的濾水管必須埋設在透水層內,埋設深度可按下式計算:H1ge;h2+h1+il1(m),h2:井點管埋置面至基坑底面的距距離h1:基坑底面至降低後的地下水位線的距離,一般取0.5~1.0m,i:水力坡度,環型井點降水一般取1/10,l1:井點管距基坑中心的水平距離(m)按照上式計算出來的H1值,一般情況不超過6m,井點管露出地面高度不超過0.3m,如果大於6m,則要降低井點系統頂面標高。可是我發現這的井點排水相當的簡單,就只在這篇車庫場地上佈置了幾個井點,沒有總管與分管,就是利用了一個水泵,一個一個井點的降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何在。

  實習日記十三7月22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三天。今天幫助其他人員在基坑周邊挖排水溝。以前都是把四鄰的基坑內的滲水統一都排到一個積水坑內,所以因為前倆天下大雨,基坑內的水不能及時排除,造成了集水坑內的積水,影響到了施工。排水溝要求頭端—50cm(以+—0.00為標準),尾端—80cm。在這途中我瞭解到了明渠排水在施工時要注意的一些事項。明渠排水一般用於土質較好,地下水位不高的基坑排水。一般是用抽水泵,將水抽至坑定排水溝或者坑頂集水井內,防止亂排產生回滲,保證施工現場水流暢通,不集水,四鄰地區不倒灌。抽水泵的電器部分必須做好防止漏電的保護措施,嚴格執行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開關三項的要求,下泵時和運轉過程中將繩索套在水泵環上,不得使電纜手裡,下入設計深度後將泵體吊住,隨時檢查水泵的運轉情況,對運轉不正常的水泵及時修理,並配有備用水泵,並安排專人及時清理排水溝內的淤泥,保證抽水的連續性。所以為保證基礎施工不受到積水影響,要有一人進行日常基坑排水,如遇到大雨的情況,要增加人員,排水泵進行及時處理,做到大雨雨後基坑無積水,小雨天基礎可以正常施工。

  實習日記十四7月23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四天。今天的工作像往常一樣,放線超平。工作之餘我觀看了承臺梁的支模。基礎承臺梁支模配板使用組合木模板,按圖紙要求斷面尺寸加設穿牆螺栓,一控制混凝土澆築時漲模現象。支模鋼管扣件鎖牢,基礎承臺梁外圍梁的支撐由於基礎四周有雙排圍護混凝土樁,故基礎外邊承臺梁外膜支撐在圍護樁作支撐點。模板拆除時應將支撐件和連線逐漸拆卸,模板應逐塊拆卸傳遞,拆除時不得損傷模板和混凝土,拆下的模板和配件勻應分類堆放整齊。

  實習日記十五7月24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五天。今天1號、2號、5號、6號樓的承臺梁的鋼筋都綁紮完畢了,下午的時候進行了澆築混凝土。我仔細觀察了混凝土的澆築,澆築買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自吊斗下落的自由傾落度不得超過2m。2.因為承臺梁的澆築是大體積澆築,整體性要求較高,根據結構的大小,鋼筋的疏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等具體情況採用分層澆築,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3.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搗。4.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隔時間應儘量縮短,並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前,將混凝土澆築完畢。同時,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截面大,水熱化大,由此形成較大的溫差,容易使混凝土產生裂縫,因此在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時,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可是在澆築過程中由於某些原因遇到了跑模現象,幸虧木工人員及時的補救措施,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實習日記十六7月25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六天。由於昨天晚上澆築混凝土,我們昨天晚上加班了,今天上午休息半天。昨天晚上領導分給我們的任務是測量每一車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每一車需要測量三次,並且記錄每一車的開始澆築時間,所以重新複習了坍落度實驗。1.用溼布將拌板及坍落度筒內外擦淨、潤滑,並將筒頂部加上漏斗,放在木板上。2.用鐵鍬將混凝土裝入桶內,並插搗,頂層裝料時,應使拌合物高出筒頂。3.插搗完畢後卸下漏斗,將多餘的拌和物用鏝刀颳去,使之與筒頂面齊平,筒周圍拌板上的雜物刮淨、清除。4.將坍落度筒小心平穩地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歪斜,提離過程約5~10s內完成,將筒放在拌和物試體一旁,量出坍落後拌和物試體最高點與筒的高度差(以mm為單位,讀數精確至5mm),即為該拌和物的坍落度。

  實習日記十七7月26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七天。今天和技術員完成了對塔吊垂直度的檢測。塔吊垂直度檢測是在裝置(塔吊)安裝完畢後使用前進行的一次垂直度檢測,塔吊的垂直度直接影響到安全及裝置(塔吊)載重量的問題。首先架立好經緯儀,距離要適中,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在望遠鏡中十字絲豎絲看塔吊,瞄準塔頂上標誌點,從上往下轉動豎直微動螺旋至塔吊底標誌,看是否偏移,有則說明塔吊偏斜。每一個塔吊要測量它的東西和南北倆個方向,看是否在允許範圍中之內,來及時調整。塔吊在以後的工作中也要定時的檢測偏移,來及時修正,保證安全施工。結果我們測量的塔吊上下大約偏移了1cm,在允許範圍之內。

  實習日記十八7月27日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八天。已經在這工地工作了這麼多天,已經和其他一些管理人員,領班人員,技術人員等比較熟悉了,並且清楚了這些人的工資分配等。大包指包工包料即人工及各種建築材料均由乙方購買,大清包是指只包工不包料也就是各種材料均由甲方去購買,乙方只負責人工。甲方:指建設單位或總承包單位,乙方:指分包單位。其中大清包又將其中的許多小分項工程分包出去,例如有:木工承包、鋼筋承包、混凝土澆築承包,下水管道承包,焊工承包,鋼管腳手架搭設承包等等我想也許就是現代的建築施工管理模式吧,這樣確實可以提高很大的效率,但同時一味的提高效率,造成了工程有很大的誤差與錯誤。

  實習日記十九7月28日晴29日上午有雨下午晴

  這是我工作的第十九天、二十天。本來打算在這實習一個月的,可是駕校通知我馬上回來考試,我不得不提前回來了,明天(30號)回家。回想一下這麼多天的學習與工作使我認識到了幾點:1.做施工的確實非常的辛苦。每天的工作時間為6:00——11:00,2:00——7:00.,就在這工地上呆了20天,就已經把我曬得特別黑了。2.做施工的確實需要很多經驗。我發現我周圍的施工人員,幾乎就沒有大學生,但是他們都是都有著幾十年,十幾年的工作經驗。3.出了辛苦之外,做施工的確實比較容易賺錢。4.以後工作時,一定不能懶惰,做事要積極主動,和周邊的任何人要搞好關係。5.最讓我處動驚心的是,每棟樓都有那麼多的錯誤與誤差,誇張的說,這幾棟樓自己真不敢住。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 篇3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日記一

  今天來第一天來到實習工地,心情非常激動。上午先到****建設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總部報道,與負責人事工作人員溝通後,被安排前往實習工地。

  實習工地位於**市**區***路以南,**路以東。工程名稱為“**·**(**路 ** 號改造工程)”,是**市 20xx 年眾多“兩改”工程專案。共有 5 棟住宅,兩層網點和車庫。總建築面積 47473.17 ㎡,其中廉租房總面積為 1334.24 平方米。

  工地現場狀況如右側平面佈置圖所示。 1# 為27 層、2# 為25 層高層建築, 工地 3 ~5# 為6 層多層建築,共有塔吊兩臺,卸料平臺一個。現場情況是1#2# 樓正在進行基礎施工,3 ~5# 樓還沒開始施工。南側場地卸有土方和鋼筋加工區域。

  ****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做為監理公司,負責相關工作。“監理”是為實施承包合同,由業主組建或選擇監理工程師單位依據合同對承包商的生產(進度、質量和投資)進行監督和管理工作。

  此次實習前往實習的專案部設定土建、電氣水暖通、投資控制、資訊合同、安全監理組,另設一名專案總監理工程師代表負責現場工作。由於人員調動和工作兼任問題,專案部共有組 5 名成員,負責相關工作。

  專案部總監代表向各位同事對我進行了介紹,並讓我以後跟隨土建監理去現場進行工作,在專案部裡負責一些資料整理的工作和一些雜務。我頓時感覺有一份責任在身上,第一天在專案部瞭解了現場情況,熟悉工作環境,今後按照規定的時間上下班。

  實習就這樣開始了。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日記二

  今天早上八點半來到工地,上午下了一點雨,下午在總監的帶領下檢查現場基坑周圍的沉降情況,第一次下工地心情還是比較緊張。檢查發現工地男廁所北側有一條裂縫,立即彙報給甲方的相關負責人員,商定解決方案,決定聯絡基坑支護單位檢查基坑的穩固情況。

  施工現場基坑開挖後出現一條暗渠,暗渠的存在可能是引起周圍沉降的主要原因。如果採取“堵”的處理方式肯能造成上游出現湧出問題,在施工過程中也不可能對暗渠進行實質上的處理,這樣就造成了施工方需要抽水作業,在預算等問題上監理方也出示相關證明。據土建監理介紹,工程完工後還將把暗渠接好,恢復原狀,保證其對建築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暗渠的存在也對現階段施工造成了一定影響, 3# 底板鋼筋處出現淤泥,針對這種情況也通知施工單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來到施工現場對工程地質問題進行分析,拿出解決方案,讓我也想起了工程地質課上老師講的一些關於沉降、地下水的問題,深切感受到僅僅是書本上學到的理論是不夠的,最終要的是知道如何切實解決問題。

  直觀地瞭解工程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印象更深刻。比如構件的名稱作用、各類材料的使用等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腦海中再也不是僵固的一二三四,而變成了直觀的方法措施,這也是進行實習最大的收穫之一。不由地想起以前經常聽到的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日記三

  今天上午在工地進行檢查過後,發現了一些問題,雖然不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問題,但也需要施工方注意。土建監理下發了關於質量標準化的監理通知單。

  通知單提出工地現場應儘快落實裝置樣品庫的要求。在辦公區一樓有一個樣本庫,但是其中內容並不全面,包括鋼筋、防水材料等的貼上展板,說明材料名稱、規格等具體資訊等工作都沒有跟上,還有待改進。監理通知書對具體的展板尺寸、內容等做了相應規定。

  另外,關於工地質量標準化管理標牌的設定提出了要求,希望清楚標註混凝土澆注板面上荷時間,安放在通道口,其內容為。為迎接質監站檢查,希望施工單位能在三天內給出答覆。

  監理 通知單是一個很關鍵的檔案,他可以界定某些質量責任,比如某些工程在質量不合格的時候被隱蔽,然後在後期一經查出,且沒有相應的通知單、驗收單證明監理已經發現該質量問題並已經正式通知其整改的話,監理要對該質量問題負連帶責任的。因而監理通知單既明確了權責,也保證了工程質量。

  現場一直處於 1#2# 樓鋼筋支模、綁紮鋼筋的工作中。在對模板支撐系統檢查過程中發現,立杆間距過大,缺少剪刀撐。就這一問題也立即聯絡施工單位進行整改。我個人認為施工單位在像這樣的現場整改上工作很配合,就是在一些資料、方案、報審表等環節上有拖沓的跡象,這可能也和工地缺乏相關技術人員有關。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日記四

  今天終於迎來了“安全檢查”,按照實習工地的慣例,每週四都有安排安全檢查工作。參加安全檢查的是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三方的代表。監理方對安全檢查過程進行簽到、記錄,並對現場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

  上午9:00 今天的安全工作檢查全面開始,其間發現了很多需要改進的問題。我們看到腳手架上放置的架子管不規範,對於1# 樓基坑通道要搭建規範。由於考慮到施工安全,提出電焊機下面要墊木板,且電焊機接地線需要加固。針對現場由分配箱至1# 樓的電纜也希望有關單位注意不要使之拖地,造成不必要的危險。在施工現場,材料堆放雜亂,鋼筋沒有防雨防水措施,鏽蝕比較嚴重。針對以上問題,都下達了隱患通知書,安全檢查同行施工單位負責人都保證整改到位,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透過今天參加安全檢查,我感覺雖然這只是一項看似只是慣例的工作,但對於整個工地正常執行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我們不注意施工安全上的種種問題,一旦發生生命財產損失都是不可估量的。其次,僅就經濟效益來講,如果在質監站等部門檢查過程中發現相關問題,勒令停工影響工期進度,這一損失也是我們都不希望看到的。

  我也學到了很多關於施工現場安全的常識,比如不倒著走路,看清腳下頭頂,放慢腳步等等,像一定佩戴安全帽等要求也已經是記在心中。工地的大標語時刻提醒著我們:安全第一。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日記五

  今天在現場會議室舉行例會,各單位代表於上午9:00 準時出席。各單位負責人提出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各個部分負責人進行協商溝通。我在會上也認真做了筆記,瞭解了各方溝通的方式方法。

  施工單位提出,現階段為追趕進度,將在目前 206 人的基礎上,增加施工人數,增加管理人員。也提出了大型機械定期維護檢查,配合套管預埋的安裝工作等問題。

  監理方針對之前的質量檢查工作結果做了提醒,由於鋼筋鏽蝕嚴重,希望施工單位要做好鋼筋除鏽工作。對 3# 塊的清淤工作需要進一步落實。在綁紮鋼筋的過程中,縱筋過密,一定要嚴格控制縱筋間距。對一些諸如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套管安裝的書面報告、澆注前的三方驗收和試塊留量方案等書面材料也在會上督促相關責任人儘快提交。

  建設單位著眼於安全施工的問題提出,上下基坑的安全通道要保證安全,儘快解決有問題的部分。要儘快解決基坑的排水問題,不要影響施工。另各方也就“綠色通道” 、開工日期統一等問題進行了協商。

  我認為這種例會的形式非常有利於各方對現場情況的溝通。比如監理單位的很多資料、報告都不能按時獲得,在會上提出來有助於其他單位重視,也能夠更好的配合。這樣一來提高了效率,也能順利透過檢查驗收,進而保證質量,提高效益。

  做為一個新人,我在會上認真記筆記,透過會議也讓我回憶起了一週以來看到的種種問題。感受到實際工作中交流是最大的一門學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成功做好工作的基石。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日記六

  今天下雨停工。專案部裡主要還是改一改資料,有些東西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出來的,日期的和別的單位的對不上。而且電子版也找不到了,還要把圖紙上的一些設計說明打出來。有一臺電腦的CAD 還不好用了,我在另一臺電腦上裝了CAD ,這個軟體太討厭了,居然只能裝一次。

  我和施工單位的資料員學習了一下CAD 的一些應用,怎麼瀏覽、開啟、選中等等基本的操作,也算是對這款軟體的一個初步認識。比較悲催的是CAD 裡的字不能像Word 裡一樣全選,要一小塊一小塊地選,這樣我整理設計說明的內容也不好弄,但也比一個一個打快。另外就是整理了一些目錄,感覺專案部的資料真是浩如煙海。

  經過對CAD 軟體的一些接觸,感覺施工單位既然不是作為設計方,但也要對CAD 這一工具有所瞭解,能夠看圖識圖。這也讓我對下個學期的CAD 設計課充滿了期待,我想有了實習的經歷對這門課程還是會抱著一種親切的感覺。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日記七

  今天個比較重要的檢查, 人防質監站李科長來工地檢查1# 樓負二層鋼筋施工情況。同時也督促工地整理好人防工作的相關資料。

  我一直就聽總監他們在說“人防”我還一直不太清楚這是怎麼回事,今天聽電氣監理給我講了一下。原來“人防”就是人民防空工程,因為在以前“光屯糧,深挖洞”的原因,市區地下有縱橫交錯很多的人防管網,方便進行防控隱蔽。我們工地下面 1# 樓旁邊就有一個連線口,通向人防管網。

  人防工程是為了保障戰時人員與物資掩蔽、人民防空指揮、醫療救護而單獨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築,以及結合地面建築修建的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下室。土建監理說我們工地負二層車庫是給二類人員隱蔽用的,按戰時用途劃分屬人員掩蔽工程類。現在由於大量人民防空工程限制,為了減少維護建設等方面的損失,我瞭解到很多市區山體下的人防工程都暫時租賃做為倉庫使用,這也是人防工程建設在新時期下的發展。

  在我們檢查地下室的一些人防設施上的標準也比一些普通標準要高,比如樓梯的厚度就比普通樓梯厚度要求高,這也是為了保證人防設施的質量。透過今天的實習我這才發現,原來我們的腳下還有一片如此神秘的世界。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日記八

  在土建監理的帶領下,我們今天進行了混凝土澆築質量的一個檢查,拆模之後,我們發現現場混凝土澆築質量存在很大問題,而且與模板支護等方面都有關係。

  混凝土拆模(如圖)過後能看到很多嚴重現象,鋼筋外露情況是絕對不允許的,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按照規範要求至少需要25mm ,而現場情況來看,這樣容易引起鋼筋的鏽蝕,這樣一來鋼筋的受力能力就下降,致使結構承載力出現問題。

  另一個讓人頭痛的現象是蜂窩麻面(如圖)狀況嚴重,如果說側面出現細微麻面正常,而在頂面出現則充分說明澆築過程中的振搗不均勻,振動棒工作不到位。然而側面的蜂窩麻面情況同樣嚴重,這樣屆時質監部門一定會提出意見,直接影響工程進度,造成損失。

  針對發現的情況,土建監理馬上下達監理通知,並與現場施工工作負責人聯絡,要求馬上派專人整改,讓修飾工把露鋼筋的地方儘快改好。而且儘量保證側面蜂窩麻面處混凝土色澤均勻統一,達到迎接檢查的質量標準。

  我們再混凝土課上就學習了相關的規範要求,而在土木施工的課上又學習瞭如何保證達到規範,而實際施工中總會遇到種種因素干擾,致使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其實這些都是人的問題,這些都和施工人員的素質有關,既然無法從根源上避免,那麼就只能透過自查、監理檢查來避免這些問題,及時改正錯誤。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日記九

  上午 9 : 30 召集了各方代表,再次通報了昨天發現的質量問題,希望能夠重視並儘快改善,今天的安全檢查也完全不能鬆懈。

  今天安全檢查中也發現了諸多問題,首先地下室 人防門框的放置位置不合理,南場地材料標識牌沒做好,堆放的材料比較亂,這樣就造成了工作面情況複雜,容易引發事故。 在 木工棚裡發現有電源開關箱損壞,希望木工組儘快改善。由於天氣地勢等原因,造成北場地4# 樓塔吊基礎浸泡在水中,如果這種安全隱患長期存在,我感覺是很可怕的。 施工人員有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從 南坡臨邊防護欄杆的地方翻出來,然後就造成護欄有些地方損壞,這種情況也是不允許的。 又是 配電箱存在亂拉線現象,很顯然電線是不能搭在架管上面的。這些情況也都記錄在安全檢查記錄中收檔在庫。

  經過兩次的安全檢查,其實有一部分是檢查一些應付檢查的專案,比如標識之類的東西。但有一些關於圍護支擋、安全用電、裝置維護之類的工作就比較重要了。做為新人,每次下工地去現場地觀察,都是去學習記憶一些常識,以後再工作中能夠避免這類情況發生就提前預防。這種積累經驗的過程也是實習的一個重要目的。

  希望明天再會上能夠再引起各負責人員重視,其實一開始整改都到位了,就是後續工作中不注意,不能夠堅持,問題就復發了。其實這個事也挺頭疼的。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日記十

  9 :00 召開了這周例會,今天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的人都到齊了,總監通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省建設廳要來工地檢查,各方人員都要全力以赴迎接檢查。

  會上總監主要是針對昨天的安全檢查進行了通報,提到 各班組及分管人員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迎接省、市領導檢查。抓緊時間完備齊全各項資料,在平日資料整理過程中,施工方資料、報審表等不全,造成了一些脫節,致使效率下降。另外在電纜拖地、標識牌規範、防水防腐措施上都提出了監理方的修改意見。

  施工單位考慮到質量檢查、天氣原因造成工期拖沓的原因,希望加快施工進度,提高生產,追趕工期。關於進入基坑的安全通道問題,希望和甲方商討,放在哪個位置更好。老生常談地提及了工人的上崗證、 “雙卡”、工人工資發放記錄、考勤情況等問題,要儘快弄好。並保證配合監理方工作把質量標準化的實施方案儘快上報,做好迎檢的準備。

  建設單位代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認為現場要規範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現場安全、質量、資料、進度等各項工作要儘快做好,以迎接檢查。而且也提出會完善相關圖紙的準備,配合下週的檢查工作。

  下午專案部進行資料的整理和稽核,把時間日期對不上的資料進行修改。檔案中缺少的部分進行統計,並和施工方資料員進行溝通,派人去質監站報審材料。我還製作了檔案盒裡的目錄,瞭解了檔案的具體內容和分類。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 篇4

  XX年7月5號 星期一 晴

  今天上午8點整,我們土木工程的同學大一全體學生在計算機樓聽實習動員大會,這是一個關於我們專業的講座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東西,開始告訴我們實習的安排,著重強調了安全性。接著便是土木工程概論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啊!老師講了土木工程的發展史,當今的土木工程以及未來土木工程的走向。我很自豪我是三峽大學土木工程的一員。我愛我們的學校。老師講的一些成功的例子很值得我們這些後輩去學習。

  透過這次講座我對土木工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更喜歡這個專業了,對這個專業也充滿了好奇心,我會帶著我的好奇心在三大努力學習的!

  XX年7月6號 星期二 晴

  今天天氣很清涼,我們早早來到了水電樓門口,8點鐘大家都上了車,我們今天去三峽大壩。好開心啊,三峽大壩是世界第一大壩,我們穿過了很多山,過了很多橋。還有三個隧道,真刺激啊!一路上我們好像一會兒在天堂一會兒又好像在地獄一樣!大概用了一個小時,我們到了三峽大壩。我們參觀了三峽大壩的三座大壩,還照了好多像哦。我照了一些大家都不敢照的像,可以留做紀念啦!

  XX年7月7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們去參觀宜都和宜昌長江大橋!

  也是上午8點出發車子在漢宜高速公路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然後過了宜昌長江大橋,進入了宜都。宜都是個漂亮的地方,我們在江邊小亭子裡停了下來,走在瀝青路上,是多麼歡躍啊!接著三立公司的老總給我們講了那條公路的建設情況,公路如何讓規劃路面如何規劃,以及路邊的情況和施工的問題!後來他又帶我們去了三李橋參觀了施工重地,講解了整個環節,最後他帶我們參觀了工人是如何施工的,這讓我們受益匪淺啊!

  XX年7月8號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們正式區了宜昌長江公路大橋!

  下午一點做喲出發的吧,2點才到,不知道車是怎麼開的。宜昌長江大橋是一座斜拉式大橋,下面水流湍急,大橋由兩個橋墩支撐,中間是兩個主柱,分別連著104根鐵鏈子。這橋的設計很科學,但願是自己人設計的吧!

  XX年7月9號 星期五 晴

  今天上午8點半我們又在計算機樓聽了一個講座,是關於土木工程發展的講座。第一個老師給我們講了關於道橋方向的知識,給我們講了這個方向的前景,激發了我們對此專業的興趣,第二和老師講了關於建築方面的知識,我沒怎麼認真聽。因為我以後主修道橋的!

  總之這場實習報告讓我學到了許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