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將領鄧世昌說課稿

愛國將領鄧世昌說課稿

  一、 說教材

  《愛國將領鄧世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以愛國志士為主題展開。《愛國將領鄧世昌》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述的是愛國將領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為保衛祖國的海防而英勇犧牲的故事,課文描寫生動、震撼,給人很深的啟迪。

  根據新課標的階段目標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研讀課文、抓住事件中的重點詞、句感受和理解鄧世昌以死報國的英雄行為,培養愛國情感。

  2、指導書寫“命、死、槍、左”等,結構上有代表性的生字。 本課的重、難點:品讀重點詞、句,感受和理解鄧世昌以死報國的英雄行為,培養愛國情感。 教學時間:根據課文內容的`需要,將安排2個課時來完成本課教學,本節課為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二、 說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讓學生充分理解本課的教學內容,教學中我主要透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的教學模式,採取情景教學、探究學習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學習、勤于思考。

  三、 說教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我將以五個環節來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情感易受環境氣氛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從釣魚、島的歷史事件入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第二環節:研讀賞析重點句段、體驗情感、指導朗讀。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於是在“研讀賞析,體驗情感”環節中,我將整體課文按時間順序分為三個部分,逐步分析。每部分的學習,都是讓學生反覆讀、細心品味、感悟精神品質再回到文字,指導朗讀。並透過影片的播放,幫助學生更深入地走進文字。

  第三環節:情感內化,培養愛國精神。藉助十月一日祖國的生日,祝福祖國,學生說說想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以此表達愛國情感。

  第四環節:為祖國的生日開書法展,指導書寫“命、死、槍、左”等,結構上有代表性的生字。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整體觀察字的結構及特點,注意結構呼應、寫好細微的筆畫。

  第五環節:總結全文,使學生增進“少年強則國強” 的意識,勇於承擔收復釣魚、島的歷史重任。這是我教學過程的安排,下面說說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四、板書設計

  本節課是以鄧世昌作戰經過中的小事件——搶迎來敵、怒撞“吉野”、為國捐軀等為板書內容。 最後, 我談一下本節課教學效果。本節課透過指名讀、齊讀、 交流合作以及多媒體展示等課堂活動,我設想能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使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穫,同時力求讓學生多積累語文素養的基礎知識。這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