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導遊詞5篇

洛陽市導遊詞5篇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遊客、助人為樂的導遊,常常要根據講解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是我們引導遊覽時使用的講解詞。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洛陽市導遊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洛陽市導遊詞1

  河南洛陽,一座千年古都,風景優美,文化氣息濃厚,是一處旅遊勝地。其中,那裡的龍門石窟可以說是名揚四海。以前,我是隻聞其名;今天,我是親眼所見。

  走進那座標有“龍門”二字的古老石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巍然屹立在伊河上的大橋,這就是龍門大橋,站在上面,可把龍門風光一覽無遺。

  漸漸的,望見了一篇馬蜂窩似的黑洞,這些黑洞大小不等,有的深,有的淺,仔細一瞧才發現洞中有一個個佛像,這些佛像雕刻細緻,每一尊雕像都惟妙惟肖,讓人情不自禁地嘖嘖讚歎。

  再向前走,石窟數量就愈來愈多,洞也愈來愈大。這時。一個巨大的石窟把我的目光吸引去了,只見這個石窟裡幾尊大佛屹立在洞中,中間的那尊大佛臉上還掛著淺淺的笑意,面相慈祥和善,眼神專注地凝視著神州大地,沐浴著明媚的陽光,這就是著名的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它已成為了龍門石窟的代表作品。

  奉先寺盧舍那大佛旁邊的是奉先寺北壁力士,它面相兇惡,赤膊袒胸,右手叉腰,左手合十,腳下踩著小鬼。雖然,它長相難看,但是它為民除害,是一位好佛。

  走過龍門大橋,走到伊河對岸,遠遠地望著那些密密麻麻、惟妙惟肖的佛像,我早已被這氣勢磅礴的景象所折服。我不禁想到:這樣恢弘的石窟藝術中國人是怎樣建造出來的?我雖不知建造的方式方法,但卻顯示了中華人民勤勞聰慧,聰明過人,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開拓出了奇蹟,用汗水贏得了中外人民讚歎的話語和目光。這正是“滿山石窟稱奇蹟,古人汗水鑄文明”.

洛陽市導遊詞2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各位來河南觀光遊覽!我叫.....是河南旅遊集團的一名導遊員,大家叫我小偉或者小耿就好,我代表我們河南旅遊集團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我身旁的是我們此次旅程的安全大使安師傅,安師傅具有多年的駕駛經驗和嫻熟的駕駛技能,我們的安全問題大家可以放心,在車上大家可以盡情欣賞沿途的風景,我們倆個都很榮幸也很樂意的為大家服務,在旅程之中,如果大家有什麼意見或者是什麼建議都可以給我們提出來,我們都會虛心的接受,盡心盡力給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務,預祝各位河南旅遊愉快,萬事如意!

  希望透過我的講解能讓南灣風景區給你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百年修得同船渡”我們業可以是說是百年修得同車行吧!相聚就是一種緣分,我希望大家能夠珍惜這份情誼,在相聚的時間裡,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為這段旅程留下一段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首先,請允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河南的概況,河南省地處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簡稱“豫”,素有“中原”.“中州”之稱,在16.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9800萬的中原兒女,厚實的文化底蘊,神奇的古老土地,特殊的民族情結,優美的自然山水,使這裡成為凝聚華夏文明的地方。古時,河南處於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長達3000餘年,先是: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和商都鄭州。今日的河南改革步伐加快,以其特殊的戰略地位,豐富的資源,四通八達的交通,燦爛的文化,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為中國重要的省份之一,GDP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5名,中部首位,是我國第一大人口大省,第一農業大省,第一農產品轉化大省,第一勞動力輸出大省,倆句話:不到河南就不知道河南的過去,不到河南就不知道河南的現在!

  中華之源,錦繡河南熱切地歡迎你們的到來!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洛陽龍門石窟風景區,洛陽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城,也是中國著名的九大古都之一,它像是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閃爍在世界的'東方,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洛陽則是這個搖籃的中心,從商周到隋唐時期,洛陽曾是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與歐洲、北非和西亞各國有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廣泛交流。中國的傳統文化儒、道、佛的產生和發展與洛陽密切相關,中國四大發明與洛陽息息相連,周易八卦在此發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經),孔子問禮至此,有左思的(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改(漢書)。許慎作(說文解字),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北魏的孝文帝漢化改革,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司馬光修改資治通鑑等等。洛陽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難攻。所以,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眾多的王朝先後在此建都,洛陽素以“九朝古都”聞名中外,所謂的九朝有兩種含義:一是指眾多的王朝,這一種說法不確切,在中國古代,講究陰陽之說,單數為陽,九為至尊,它使虛數,泛指最大、最多的意思。二是指九個王朝,這種說法又不符合歷史事實,究竟又多少個王朝建都洛陽呢?依據史實和專家考古的發現,認為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但是又依據史料之記載,其實還有兩個王朝在洛陽建都,一個是兩漢,公元前202年2月初三,劉邦在定陶稱帝,史稱兩漢或者是前漢,劉邦稱帝的當月,從定陶來到洛陽,在(資治通鑑)上有記載:“帝置酒洛陽南宮,評功論賞,文臣武將,皆大歡喜。”遂定都洛陽,五月間,齊人婁敬,路過洛陽,勸說劉邦遷都長安,另一個就是武國,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14歲入宮,立為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封為皇后,李治患高血壓病後武后參政決事,群臣並稱帝后為二聖,公元690年9月9日,武則天自立為帝,尊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將東都改為神都,武則天執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陽為都城,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算起,歷時一千五百六十多年,是中國建都最早,歷時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

  遊客們,愉快的一天就這麼快結束了,希望你們玩得開心喲!讓我們下次再見!

洛陽市導遊詞3

  “五一”到了,媽媽們帶我們去洛陽遊玩。一路上,我們開開心心、有說有笑的。

  到了洛陽,一下車我們就直奔中外聞名的神州牡丹園。我們首先來到專門展示牡丹畫的畫院。只見高高的四面牆上掛滿了畫,畫上一朵朵牡丹活靈活現,好像真的一樣。我最喜歡“豆綠”了,它的花心好像綠色的豆子,大概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吧。聽導遊說,這種綠色的牡丹是最珍貴的品種,天下第一呢!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畫得再好看也沒有真牡丹美麗!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種植牡丹的花圃觀賞這花中之王。當我第一眼看見活生生的牡丹時,我彷彿來到了仙境。每一個花圃都不大不小,卻種植了許多株半人高的牡丹花,花枝瘦瘦的、乾枯的樣子好像被火燒過似的,但看起來很有力,托起了碧綠的大葉子和碩大的花朵。花瓣重重疊疊的,真是數不勝數啊!牡丹花開得那麼大,開得那麼氣派,透出一種富貴之氣,顯得典雅、華貴,讓我想起洛陽牡丹的傳說。牡丹花敢於和皇帝武則天對抗,被流放到洛陽。但仍然遵守了自然規律,在春天開放,真有骨氣。

  牡丹花的品種實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們看到了紅色的“洛陽紅”,像荷花一樣的“魯荷紅”,潔白的“玉版白”,還有很多黃色的牡丹花。在這當中,最顯眼的就是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姚黃”了。她非常鮮豔,擁有一身黃衣服,好像穿著龍袍的女王。她的花好像皇冠,有著一種威嚴。

  那麼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態。有的低著頭,好像一個害羞的姑娘;有的整個身子全低了下去,好像睡著了似的;有的彎著腰,照著“鏡子”,好像在精心打扮自己;還有的挺直身子,展開了漂亮的裙子,像在說:“瞧,我多美呀!”……

  牡丹的顏色五彩斑斕。白的像雪,紅的像火,粉的像霞,黃的像金,綠的像被清水洗過的寶石……不禁讓我想起了劉禹錫的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欣賞著這國色天香的牡丹,我無法用詞語來形容她。神州牡丹園真令我流連忘返。

洛陽市導遊詞4

  朋友們,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三座洞窟合成為賓三洞。它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統一規劃、有計劃開鑿的,因並排佈局而得名。“賓陽”來源於《堯典》中的“寅賓日出”意為迎接初升的太陽。可能有的朋友已經發現了,南北二洞和中間的主窟風格迥異,截然不同,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呀,在開鑿的過程中北魏宮廷突然發生了內亂,打斷了賓陽洞的雕刻工作,所以,北魏皇室經營的大型洞窟——賓陽三洞,實際上只完成了一箇中洞,而南北兩洞則由以後的隋唐兩朝完成。這三座洞窟開鑿的時間最長,歷時長達24年還未完工,用工多達80多萬。賓陽中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開鑿。主尊為現在世佛釋迦牟尼,在它左邊是過去世燃燈佛,右邊是未來世佛彌勒佛。其實在洞中有兩幅壁畫可謂精美絕倫,就是在洞口內壁兩側,原各有一副大型浮雕分別是《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展現當時宮廷佛事活動的場面,可惜這兩處浮雕在20世紀30年代被盜走,現分別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大家請隨我繼續往前走,再登幾十步臺階就到奉先寺了,舉世聞名的盧舍那大佛就在寺中。奉先寺顧名思義,就是供奉祖先的意思,開鑿於唐高宗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於675年完工,皇后武則天曾捐脂粉錢兩萬貫用來加速工程的完工。它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石窟。好了,各位遊客,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大佛就是盧舍那大佛了。“盧舍那“是梵文音譯,即光明普照的意思。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為什麼不零不整偏偏是17.14米呢?其中暗藏不少玄機:因為7是佛的數字,天的數字,佛語有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看,這17.14米,包含了一個10,意十全十美,而14拆開正好是兩個7,再加上第一個7,就有三個7了,擁有三個7的盧舍那大佛就是無限大、無限尊崇,功德圓滿了!

  有人把盧舍那大佛比作東方的“蒙娜莉薩”,說她是善良和美貌的化身。的確如此,不信,您看,她的嘴角微微上翹,目光下垂,略作俯視態,兩道彎眉如鉤似月,滿臉的笑意,一派慈眉善目的神韻。每次看到盧舍那大佛的微笑,總會讓人感到如沐春風,無論您從哪個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會和您有所交流,彷彿智者的詢問,長著的關切,母親的慈愛!在這裡,我們感受到了無限的情親和慈愛,這種由天上到人間,由出世到入世,從虛幻到現實的轉變,不正是中國儒家思想在雕塑藝術上的折射反映嗎?這是藝術的覺醒,人性的覺醒,中國佛教藝術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唐代終於完成了它的中國化程序,中國佛教藝術在洛陽龍門奉先寺也達到了一個光輝的頂點,所以,李澤厚先生才會說:盧舍那大佛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最高典範。在2001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時候,所有的評委都認為是咱們盧舍那大佛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另外大家看盧舍那兩側站立的二弟子,左為迦葉,嚴謹莊重,飽經風霜;右為阿難,聰明溫順,擅長記憶。他們的旁邊分別站立的是菩薩、天王、力士以及供養天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整個奉先寺造像主次分明,比例渾然一體,既注重形式美,又注重準確表達思想內容。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線條,高潮的技藝,玄秘的宗教幻化為一首壯麗的交響樂章,與自然混合,奪人心魄。好了,各位朋友,參觀了這麼雄偉的雕刻,是否也讓你的心靈受之震撼了呢,那麼請拿起您手中的相機,留下這份心情。景區的主要講解到這裡就結束了,接下來的時間留給大家自由活動,11點鐘我們準時在這裡集合。

洛陽市導遊詞5

  “花王”依舊盛開著,鮮紅的花瓣層層疊疊地,足有七八層,被蒼綠的葉子映著,好似一團團溫暖的火,猶如雍容華貴的貴婦人,這不愧是花中之王。

  坐著豪華本田,載著大堆行李,經過六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一行七人終於來到了嚮往已久的九朝古都--洛陽。

  四月一日到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的洛陽牡丹節,我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來到了歷屆牡丹節的主會場--王城公園。雖然如今牡丹的敗落期,但仍有一些頑強者傲然挺立,那一株株牡丹綠葉託著圓圓的花骨朵,好像在保護著一顆顆紅寶石。“花王”依舊盛開著,鮮紅的花瓣層層疊疊地,足有七八層,被蒼綠的葉子映著,好似一團團溫暖的火,猶如洛陽遊記作文雍容華貴的貴婦人,這不愧是花中之王。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精品區,這裡的牡丹更是令人眼花繚亂。花朵如葵,如蓮,如繡球;花瓣似朱唇,似秀眉,似金鱗,妙趣橫生;花俏立於枝頭,有的低垂,有的搔首,有的醉臥,有的挺立,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最讓人稱奇的還是牡丹中的絕品“綠牡丹”。花朵像一團團綠色的繡球,翡翠般晶瑩透亮。千言萬語匯成劉禹錫的一句話“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端莊典雅的牡丹構成了美輪美奐的洛陽城。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第二站--世界文化遺產的五A級景點龍門石窟,這裡彙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停車場裡已經都是車,連通道都水洩不通,儘管烈日炎炎,但卻擋不住人們的熱情,瞧,遮陽帽、遮陽傘齊都上陣,甚至有的人把包都頂在了頭上。走進大門,滿眼都是攢動的人頭,不論河東還是河西,山腳還是山頂,入口還是出口。當然最擁擠的地方還是龍門石窟的代表窟--盧舍那大佛。我們頂著炎熱,拋棄勞累,忍著口渴向大佛臺攀登,那光滑的石階擋不住我們好奇的腳步。當我們穿過人海猛一抬頭時,發現盧舍那大佛正衝著我們微笑。正如導遊所說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能與大佛的眼睛正視。那大佛僅頭就有四米高,耳朵與劉翔齊高。我真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勞,能在奔流的伊水畔、高聳的大山上造就這偉大的建築群真是奇蹟呀!

  最後一站是現代人民智慧的偉大工程--小浪底水電站。在山中疾馳了半個小時,終於見到了偉大工程,儘管因為時間關係不能參觀大壩,但傾斜的壩體上三個醒目的大字“小浪底”卻深深鐫刻在我的心頭。感謝工人叔叔們,正是因為他們的辛勤,才有了這偉大的水利樞紐,為華北乃至全國輸送著電。跨上搖搖晃晃的黃河索橋,望著腳下碧波盪漾的河水,真讓人在心驚膽戰之際更有一種征服感。

  黃昏時分,我們依依不捨地踏上了歸途,難忘洛陽,難忘這九朝古都,更難忘的旅遊帶給我的視覺盛宴和精神大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