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後勤工作怎樣做到最好

家長的後勤工作怎樣做到最好

  一、資訊掌握是前提

  當前,獲取高考資訊的途徑有很多。例如:透過省級招生考試主管部門、報刊、電視等大眾媒體、各院校招生主管部門等蒐集有關招生政策、招生改革、具體規定等資訊。隨著資訊科技和網路的普及,官網和搜尋引擎已成為當前資訊獲取的重要途徑之一。雖然資訊的渠道暢通了,但是新的問題也應運而生,如何更有效地對這麼多的資訊進行蒐集、分析和整理呢?筆者認為“理清層次、分清重點”很重要。

  高考資訊儘管龐雜,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招生政策。

  這是國家、省級教育考試院和高校制定的有關招生工作的具體規定,是各級招生考試主管部門及院校在招生工作中必須共同遵守的。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四個方面:一是改革資訊。隨著招生考試製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院校特別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相繼加入到“自主招生”行列,並出臺了一系列吸引考生的優錄政策,這給學習成績特別優秀、具有創新能力或培養潛能的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二是加分政策。各省級招生考試主管部門每年都要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高考政策性加分規定,或是對往年的個別加分條件或加分分值做出適當調整,如果對這些資訊掌握不準確就有可能使高考填報志願變得被動。三是報考條件。尤其那些準備報考提前批次即軍事、武警公安院校或藝術類專業等特殊院校(專業)的考生,必須仔細瞭解、準確掌握報考院校根據學校(專業)特點對考生提出的特殊要求和提前考試時間。四是體檢要求。這一點往往會被考生和家長忽視,認為現在的體檢指導意見已經比較寬泛,只要生活能夠自理,就可以讀理想的專業。但他們忽視了院校在同等條件擇優錄取的原則,那些身體上存在某些缺陷的考生如果不顧指導意見的提醒,直接報考不宜就讀的專業,就會造成被淘汰的後果。因此,考生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檢結論,避開不予錄取和不宜就讀的專業報考。

  2.招生資訊

  這部分資訊最為龐大,不可能做到全部去了解,因此“選擇性”是掌握這部分資訊的基本原則。對大部分考生來說,兩個方面的內容是比較關鍵的。一是錄取資訊,即近幾年某院校在本省錄取的具體情況,包括投檔線(或錄取最低分)、各專業錄取分數線、第一志願錄取率以及當年招生計劃較歷年的變化等。這部分資訊可從省級招生部門編印的資料中查詢。二是錄取規則,即在實際錄取中採用的辦法,是分數優先、志願優先還是採用專業級差;政策性加分的執行情況;實行非平行志願省份中,高校錄取非第一志願考生的條件以及相關專業對外語或其他科目成績的要求等等。這部分資訊可從各院校《招生章程》中獲取。除此之外,對院校的基本資訊還要選擇“最關心”的內容進行蒐集,如填報院校所處地域、省份,是否是國家重點院校、重點專業,專業設定,師資力量,畢業生就業情況,獎學、助學措施,以及學費、住宿和食堂等資訊。

  二、正確定位是基礎

  在掌握高考資訊的同時,對自己進行正確定位是填報高考志願前同樣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如何才能做到準確定位呢?可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個性定位。可以透過三個問題的回答來幫助你:你的興趣在哪?你有什麼理想?你具備哪方面的能力或潛質?我們一直強調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專業選擇,但由於教育體制的客觀原因和自身主觀影響,興趣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有關專家指出,影響一個人潛能發展的重要因素除了興趣之外,還包括職業生涯動機傾向、能力發展的優勢所在以及自己的個性稟賦。因此考生的理想、自身的能力和潛質也是決定我們對自身定位的關鍵。

  2.成績定位。考生成績定位的依據是自己在高中三年各階段的學習成績和高考前模擬考試成績,以及應考狀態(考前填志願)或高考估分成績(考後估分填志願)或高考成績及全省排名(考後出分填志願)。其實最重要、最直接的還是通過了解你所在中學近幾年的高考成績、上線人數和院校錄取率等大致情況,以及應屆學生與上幾屆學生相比的優劣程度,自己在本屆學生中的位置等資訊,以此給自己做出一個比較合理的定位。

  3.院校定位。首先將全國1000多所各型別院校進行分類,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各類院校在某一地區的錄取分數範圍一般都會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尤其是多年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偶爾略作上下浮動。考生和家長可以此作為參考,用圖表的方式進行分析,將某一院校近幾年在該地區的投檔線(或錄取最低分)與當年該地區相應批次控制線之間的差值排列出來。一般被國家列入“985工程”的院校和大城市、熱門行業院校差值較大,“211工程”高校其次,地處西部、農、林、礦、油、師範等院校差值較低。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的成績與當年控制線的差值都高於所選擇院校前幾年的差值,把握就較大,反之則有一定風險。

  三、合理選擇是關鍵

  在掌握資訊和正確定位之後,志願填報就進入到了關鍵環節。我們認為要充分認清“四個關係”,利用好“一次諮詢”,制定出一份“有梯度”的志願表。

  1.四個關係。

  專業的選擇是整個志願中最重要的`,院校一流並不能表示它所開設的專業都是一流的。反之,一所普通的院校也有一流專業的存在。所以建議考生在選擇院校的同時也要兼顧專業方向,其中“四個關係”是廣大考生和家長需要考慮的。

  一是熱門和冷門的關係。

  一般大家都會認為錄取分數高的專業就是所謂的熱門,而錄取分數低或不願意去填報的自然就是所謂的冷門。但是熱門和冷門之間卻是可以轉化的,如計算機和法學等專業一度熱得發燙,但隨著供求的失衡和人才社會認可價值的變化,正在逐步降溫。

  二是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的關係。

  應用型專業一度被人所推崇,人們片面地認為學生容易學得一技之長,能夠從事專業工作,畢業出路好,社會需求緊俏。但隨著教育需求的增大,從事基礎學科研究的人因為選擇繼續深造和出國留學的機會多而漸漸為人認可,並且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縝密的思維習慣在今後社會上發展的空間往往會更大。

  三是專業與就業的關係。

  人們傳統的思想是學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但事實上並不完全是這樣。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廣口徑的就業職位大量產生,如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所以複合型人才在社會上越來越受歡迎。

  四是考生意願與家長意志的關係。

  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往往會帶來過度的包辦現象。家長往往會以自己閱歷深為由,通過當前對社會和職業的認知來代替子女選擇專業,甚至把自己的理想寄託在孩子身上。由於社會的不斷髮展,年輕人的視野越來越寬,他們也會有自己的主見,這就需要家長與考生能有良好的溝通和理解。

  2.一次諮詢。

  在填報志願時,應主動與理想的院校取得聯絡,就關心的、尚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諮詢。一般考生可以透過網路諮詢平臺、招生諮詢電話等方式與院校進行直接接觸。另外,在當地教育考試部門統一組織的招生諮詢會上也能見到各院校招生人員的身影。同時部分院校還會安排招生宣傳人員到各中學開展現場諮詢活動,現場解答考生和家長的問題。這是考生和家長獲取院校資訊、諮詢問題的最好機會,如果把握不好,往往會徒勞而無功。

  有例為證:考生甲由父母代為去招生諮詢會場,到會的100多所各層次、各型別院校讓夫妻二人應接不暇,他們是哪個院校攤位前諮詢的人多就往哪裡擠,並把到會院校的招生宣傳材料幾乎都蒐集齊了。表面上看他們是滿載而歸,可回家後再仔細一看,眾多院校的宣傳材料讓他們是眼花繚亂,比比這所又看看那所,似乎都差不多,無從選擇。而考生乙本人來到諮詢會場,他根據事先選擇的院校,按照準備好的諮詢提綱,逐個進行諮詢,詳細瞭解學校的辦學特色、師資情況、專業設定、科研水平以及學生宿舍、食堂等自己最為關心的問題。儘管他沒有像考生甲父母那樣去搜集眾多院校的資訊資料,但他所獲得的資訊資料更為實用和全面,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參考價值。

  3.有梯度。

  這是填報志願時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之所以還要強調,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實行平行志願,大家認為這樣就可以規避風險。但是大家忽視了“水漲船高”的道理,如果大家都這麼去想,那麼存在的風險同樣會很高。以2004年高考江蘇省為例,儘管實行平行志願,但由於考生報考上海地區院校的熱情高漲,致使上海地區的一些名牌大學錄取分數居高不下,不少高分學生紛紛落榜,而本省的某些名牌大學卻因生源不足而出現斷檔現象。相同的情況在其他省份也屢屢發生。如果考生在當時填報志願時能夠充分兼顧到各個層次的志願,將重點院校和非重點院校,熱門專業和非熱門專業,東南沿海城市和西部城市等因素都考慮進來,合理地制定一份“有梯度”志願表,一定會大大提高志願的命中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