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嬰兒腹瀉該怎麼辦

新生嬰兒腹瀉該怎麼辦

  一、新生嬰兒腹瀉該怎麼辦

  1、餵養應定時、定量。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新增澱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蔔水,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2、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切忌速戰速決。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考慮到寶寶的體質各不相同,轉奶的步驟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調整。

  3、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後,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勤換尿布,及時處理糞便並洗手消毒,以免重複感染。同時加強體格鍛鍊,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4、如果是在母乳轉換配方奶粉的過程中出現情況,應注意觀察餵食配方奶粉嬰兒的大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顏色有黃色,也有綠色。一般來說,每一個寶寶便便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只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長髮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過於操心。

  5、一旦出現水樣的便便,應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又稱秋季腹瀉,是一種好發於秋季的感染性腸炎,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後才發病的。此病是一種自限疾病,病程3—8天,主要治療是補液和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

  6、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父母可適當調整寶寶的飲食,減少澱粉或糖類食物的攝入。

  二、新生兒腹瀉吃什麼好

  有些菜鳥媽媽看到寶寶腹瀉,心疼得很。於是,當寶寶腹瀉完有馬上補餐。可是,寶寶應該吃什麼?這可是有學問的,寶寶嬌嫩的腸胃經不起刺激與折騰,小編為你推薦幾款特殊時期的食物吧!

  1、稀釋牛奶牛奶用米湯稀釋後,與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軟而疏鬆的'酪蛋白凝塊,易於消化。稀釋後脂肪含量亦減少。加入米湯後使奶汁中含有三種糖,即牛奶中的乳糖,外加蔗糖和米湯中的澱粉,減輕了每一種糖的發酵性。

  2、焦米或米湯均含有少量熱量,米炒焦後部分變成炭質,具有吸附作用,減少大便中的水分。

  3、酸牛奶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塊較小。吃酸牛奶後胃內容物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細菌生長作用;還能促進鈣的吸收。

  4、脫脂牛奶脫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約0、5---1、5%(全脂牛乳中含3、7%),可以減輕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能力。僅適宜短期治療。

  三、新生兒為什麼腹瀉

  新生兒為什麼腹瀉?這也是新媽和準媽們最想了解的話題之一,那麼日常生活中媽媽們應該要從哪些方面入手瞭解寶寶母乳性腹瀉的原因呢?

  1、生理性稀便

  不同餵養方式的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當寶寶出現大便次數多及稀便等“腹瀉”表現時,可能還無法斷定寶寶得了“腹瀉”。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可以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當然,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現像鼻涕狀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應及時找專家檢查治療。

  症狀: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較多、較稀、色黃。寶寶精神好,吃奶正常,體重增長正常。

  對策:合理餵養,加強護理,注意寶寶的精神、胃口、體重變化,一般無須特別處理。若懷疑是真腹瀉,應考慮以下原因,或及時進行專家治療。

  2、餵養不當

  給新生兒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新增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容易導致新生兒積食,從而引起寶寶腹瀉。

  症狀:腹瀉,大便含泡沫,帶有酸味或腐爛,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嘔吐、哭鬧。

  對策: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若症狀不能改善,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四、新生兒腹瀉症狀有哪些

  媽媽們想要知道自己的寶寶是不是因為對正在哺育的母乳產生腹瀉現象,這就需要大家對新生兒腹瀉症狀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這樣才能科學地做出判斷,並及時做出相應解決措施。

  新生兒腹瀉一般伴有相應的症狀,以下將給大家介紹寶寶們腹瀉的一般症狀:

  1、輕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隨著輕微發燒或嘔吐。糞便呈黃綠色,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並伴有輕微腹脹,腸鳴音亢進。

  2、中度腹瀉: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3、重症:腹瀉頻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樣、量多,有酸臭味,煩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驚厥,血絲黏液便,前囟門凹陷,皮膚及嘴唇乾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或低鎂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