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有的放矢技巧

考證有的放矢技巧

  雖然已經是8月下旬,仍然有不少求職者奮鬥在一線應聘市場上。最難就業年的酷暑仍未散去,四處奔波無非為了尋覓一份合心意的“好”工作,這也就造成了今年開始勢頭越來越猛的“考證熱”,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多考幾個證書“傍身”仍然是求職者的普遍想法。

  考證族:

  最難就業年我們考證去

  昨天,記者進入杭城幾所高校的BBS看到,考證板塊的點選率一直名列前茅,學子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這學期報什麼班”。

  王毅,浙江工商大學廣告專業2013應屆畢業生,典型“考證族”。王毅說,自己在大三時就曾經努力“啃”下來了計算機二級證書。“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準備,拿到了計算機二級證書,室友考了三年都沒考出來。”談起自己的考證史,這位小夥子顯得有些傲嬌卻又無奈。

  “首先,就是要背題庫,因為都是一些程式設計和記憶的題目,非常痛苦!另外,還要上機練試題,最鬱悶的是,老的內容是VFP,完全過時!根本沒用!好不容易考出了,更要命的是,現在連證都不知道扔哪去了。”

  相對於王毅而言,陳菲選擇突破的證書更加“雞肋”。同樣是應屆生的她,畢業於中國計量學院測控專業,為了增加自己的含金量,陳菲好不容易搞定了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證書。

  “花了半年時間準備,報名費用750元,培訓費300元,補考費100元。這個證一共要考2門:一門全是選擇題,靠背;另外一門全是主觀題,靠對知識的理解發揮!況且我不是這個專業的,更難。”

  昨天,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目前流行於“考證族”之間的證書大概可分為三類:公共技能型證書,最典型的莫過於大學英語四六級,只要你讀過大學,你就肯定參加過這類考試。

  第二類,專業型證書,如銀行從業資格、證券從業資格等,通常是上班族專屬,由所在單位集體報名而參加的考試。這類證書通常屬於水到渠成類,屬於職業特有的技能型考試。

  第三類,實用操作型證書,比如駕照。

  淡定族:

  工作之後再考也不遲

  總之,凡是叫得上來名字的證書,就永遠不缺乏信徒。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會計證、駕駛證、國家司法考試證書、報關員證、報檢員證、物流師資格證、專案管理師證,以及一些只有專業內人士才能叫得上來名字的證書,都有學生或上班族在為之奮鬥。

  奮鬥歸奮鬥,總有人走過彎路。在杭州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羅小姐就吃過這樣的苦頭:自己曾經做過老師,之後轉行到了銀行,繼而到了事業單位,這也就造成羅小姐手頭持有各類的證書不下二十種:其中包括在學校時取得的英語六級證書、英語專業八級證書、金融英語證書,以及工作之後獲得的教師證、普通話資格證、銀行從業資格。證券、基金從業資格,以及AFP金融理財師證書等。

  “本來還打算考CFA(特許金融分析師)的,昨天微博看到有人收到CFA發來的純中文推銷信,大約是,覺得花個幾年考證已經沒有意義了,不出幾年,行業內的中國CFA持證人會多如牛毛。CFA淪為投行敲門磚……投入產出不成正比,想想看,以後還是淡定一些,不然拿到那麼多證書,而職業發展渠道自己都不清楚,考了也是白考。”

  上週五,記者還來到浙江省人才市場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隨著企業選才觀念的轉變,絕大多數企業HR在進行人才招聘時都越來越理性,人才的經驗年限、崗位技能以及職業素養才是企業最為看重的`因素,凡是空有一身“證書”的求職者,同樣避免不了求職被拒的尷尬。

  專家:

  規劃自己的職業考需要的證

  總體來說,到底該“考證”還是先“淡定”,雙方各成一派,各執一詞,以考證族為例,他們頻繁參加各類考級考證,一天到晚在應試。雖然外界評論不一,但考證族卻有自己的觀點:“不論是否需要,必須提前擁有。”“淡定派”的看法當然也沒錯,考得多不如考得“精”。拿到各類知名證書,固然能證明持證者具有一定的知識和能力,對其就業當然有積極作用。但隨著持證人數不斷激增,以及企業用人觀念的轉變,這類證書的作用也有所減弱,不再被作為錄用員工的決定性因素。

  採訪中,企業資深HR介紹,如果是校園考證,建議先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必備的公共技能考試上;而職場考證,主要是為了充電,而不是像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一樣,透過考證找出路,所以一定要選擇和自己行業關聯性大的認證。同時要注意它的有效期,像羅小姐這樣手持了二十類證書,卻過半都已經過了有效期,當然是得不償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