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保健有哪些常見的誤區

冬季養生保健有哪些常見的誤區

  冬季是養生滋補的重要季節,保溫禦寒是主要內容之一。但是,很多人採取的保暖措施不盡合理,有些土辦法,看似有效,其實大錯特錯了。

  飲酒禦寒

  生活在東北林區的伐木工人有飲酒禦寒之說,認為喝酒以後,會增加體內熱量,起到禦寒的作用。河北、山東、山西以及江南的部分農村也有這種說法。其實,這大錯特錯了,飲酒後會使人血液迴圈加快,有渾身發熱的感覺,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原有熱能的結果。酒勁過後,因大批熱量散出體外,反而使人渾身冰涼,導致酒後寒冷。

  矇頭睡覺

  當室溫低於攝氏零上16度時,晚上睡覺會感到一些涼意,有的人因此在冬季時把頭蒙在被窩裡睡覺,感覺上暖和一些。在沒有取暖設施的南方,或者取暖設施較差的郊區和農村,矇頭大睡成為一種保暖方式。這是非常不科學的保暖方式,我們需要吸進的是氧氣,撥出的是二氧化碳,被窩裡空氣流通太差,氧氣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潔氣體卻越積越多。所以,好多矇頭大睡的人醒後會感到昏昏沉沉、疲乏無力。這就是不潔空氣導致的呼吸不暢的結果。

  熱水洗臉

  冬季傍晚回家,用一盆熱氣騰騰的水洗洗臉、蒸燻—下,會讓人感覺很舒服。這是因為,蒸騰的熱氣吹開了面部細微毛孔,促進了微迴圈。但早晨不宜用熱水洗臉,因為在冷空氣刺激下,人的汗腺、毛細血管呈收縮狀態。當遇上熱水時則迅速擴張,在洗完以後,馬上外出上班,迅速接觸冷空氣,毛細血管又迅速收縮。毛細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很容易使人的`面部產生皺紋。

  戴口罩防寒

  秋冬季節,街頭流行口罩一族,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以為很時尚、很優雅。其實,很不科學,口罩使區域性空氣溫度升高,但是,有個呼吸不暢的問題,撥出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又被吸了進來。鼻黏膜裡有豐富的血管和海綿狀血管網,血液迴圈十分旺盛,當冷空氣經鼻腔吸入肺部時,一般已接近體溫。人體的耐寒能力應透過鍛鍊來增強,若依賴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體變得嬌氣,更容易患感冒。不過,真的患上了冷風刺激的鼻炎,點滴藥物以後,戴上口罩適度保溫,還真的有助於鼻炎水腫的消失。

  手腳冷用火烤

  冬季北方居民有烤火的習慣,尤其是農村居民,這是不科學的。冬天手腳長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此時,如果馬上用火烘烤會使血管麻痺、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淤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區域性性淤血。輕的形成凍瘡,重的造成組織壞死。所以,冷凍的手腳只能輕輕揉擦,使其慢慢恢復正常溫度。北方居民大都知道,凍僵的手不能用熱水洗,只能用雪慢慢地揉搓,這樣才能舒緩過來,否則容易出現皮膚壞死。

  皮膚髮癢用手抓

  冬天由於室內外乾燥,時常會感到渾身皮膚髮癢。不少人本能地用手撓,這就錯了。皮膚幹癢切不可用手抓撓,否則易抓破皮膚引起繼發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飲水、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少飲烈性酒。勤洗澡,勤換內衣。瘙癢嚴重者,可服用撲爾敏、非那根等藥物,也可塗些爐甘石洗劑或塗搽膚輕鬆軟膏治療。

  舔嘴唇防乾燥

  嘴唇乾燥不舒服時,很多人會下意識地用舌頭去舔,結果是越舔越幹,形成惡性迴圈,甚至引起口唇皮膚粗糙變厚,嘴唇腫脹,形成醫學上的“舌舔皮炎”。這是因為唾液中含有黏液蛋白、唾液澱粉酶和無機鹽類物質,在舔嘴唇時,猶如在嘴唇上抹了一層糨糊,水分蒸發完畢,這層糨糊發生幹縮,於是感覺更乾燥,甚至造成嘴唇腫脹、破裂流血。

  “全副武裝”防寒

  有些人愛著涼,以為是天氣冷、衣服鞋帽穿戴少了的緣故。所以還沒有到冬天,就棉衣、棉褲、棉靴,裹得嚴嚴實實,卻不知道這樣做,會削弱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而且由於限制了運動,末梢血液迴圈不夠,反倒更容易長凍瘡。正確的做法是,衣物適當,多參加各種運動,經常搓手、跺腳,用熱水泡浴。

  門窗緊閉睡得暖

  冬季關上門窗睡覺,的確會減少空氣對流,使室內溫度上升,但由此帶來的空氣不流通危害更大。因為不潔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對呼吸道有影響,因而那些閉窗貪睡的人經常會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