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簡單的元宵節手抄報

2017簡單的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到,千家萬戶都被團圓的喜悅所包圍著。下面是簡單的元宵節手抄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元宵節那一天,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歡聚一堂,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每當這時,我都會想起那件有趣的事情。

  元宵節那天,奶奶在包元宵的時候對我說:“這次我在元宵裡放了一枚硬幣,誰能吃到,就會一生平安年年有餘!”說完,奶奶把硬幣洗淨,巧妙的捏到了元宵裡。

  開始煮湯圓了,不一會兒看見那些湯圓沸騰起來。一個個上下歡跳,彷彿是一個個調皮的孩子正在做遊戲。奶奶說:“每一個人盛六個,表示六六大順”。我看著那白滑軟糯的湯圓,口水流下三千尺,就盼著能快點吃。

  “吃湯圓嘍”爺爺高興地喊著,我“嗖”地一聲衝到了椅子上,心想:我會不會吃到那個有硬幣的湯圓呢?這時,我突然發現碗裡有一個湯圓非常大!不會是什麼“陰謀詭計”吧!還是交給媽媽處理吧!我想著便把湯圓移到了媽媽的碗裡,誰知媽媽這個階段正在“減肥”,又把湯圓移到了爸爸的碗裡,爸爸說:“我才不跟你們計較呢!”說完爸爸便把湯圓放入嘴中吃了起來,忽然“鐺”的一聲,我吃到硬幣了,哈哈;爸爸大笑起來,“可惡,還我的湯圓。”我對爸爸說。“已經到我的肚子裡去了作文人網 你也可以投稿,如果你想吃,請到我的肚子裡去拿吧。”爸爸風趣幽默地說道。我們全家人鬨堂大笑。

  過元宵節可真有趣啊!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第一次,但是比較難忘的第一次是很少的。我學包元宵就是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從中我學到了做什麼事都要開動腦筋,並且要有耐心。

  那天,媽媽把元宵粉加熱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麵糰,把芝麻、糖和油拌成餡,就等著包了。我也把手洗的乾乾淨淨,準備包元宵。我想這是很簡單的事,把餡放到面裡一團不就包好了嗎。

  媽媽開始包元宵了。只見媽媽先把和好的元宵面揉成圓團,然後把它捏成扁圓的面片,再把餡放進去,用大拇指按在上面,邊捏邊轉,最後把它團一下,這樣一個又大又圓的元宵就包好了。我也照著媽媽的樣子,把和好的面捏成圓片,放進芝麻銜餡包起來,可是我怎麼也包不到一起,面粘在我的手上,五指都張不開,餡弄得到處都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包好了一個元宵。仔細一看既不圓又不白,外面都是芝麻,簡直不象樣。媽媽笑著說:“這哪是元宵呀,倒像一個花球,一下鍋非煮成一鍋湯不可。”我又包了一個,還是不行。我對包元宵失去了信心,想洗手不幹了。這時媽媽:對我說:“什麼事做起來都不那麼簡單,包元宵也有竅門。我來教你。”媽媽一邊包一邊講;用左手託著皮,把餡放在皮上,大拇指按著餡,另外四個指頭把皮往一起攏,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幫助往一起團,最後收口捏緊,一個又大又圓又百的元宵就做好了。“你要多動一動腦子,不能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多練一練就會做了。”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又開始包起來,一個比一個包的好,越包越熟練,越有信心。不只不覺我包了十幾個。我終於會包元宵了,我非常高興。

  媽媽開始煮元宵了,那有一個個圓溜溜的小東西在沸騰的水裡跳來跳去,不斷地翻滾,真像一個個白色的小皮球在跳舞。十幾分鍾後元宵就上了我家的餐桌。看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元宵,我急不可待地夾起一個咬了一口,啊!裡面的芝麻又香又甜,真好吃。特別是吃到我親手包的元宵時,我的心怦怦直跳,真有些激動。

  透過這次包元宵,我懂得了不管幹什麼事,只要動腦筋,下功夫,就沒有辦不到的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