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清明節圖片2017

手抄報清明節圖片2017

  又逢清明節,我們的手抄報怎麼畫?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手抄報清明節圖片,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踏青、除塵的好時節,其名字也正是“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的意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小詩。祭奠親朋,在這個傳統的日子裡年復一年。

  又是一年的清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奶奶的墓前為奶奶掃墓。在奶奶的墳前,獻上鮮花,希望奶奶能知道我們的思念,也希望能得到老人祝福。

  也有許多人們去烈士墓園祭奠瞻仰那些死去的烈士,以寄託對他們的敬仰和深深的懷念,以此勉勵自己的子女學習他們的精神。

  還有許多人拿著鐵鍬帶著小樹苗,到指定的地點義務植樹,希望為自己的生活添枝加綠,更希望能為子孫營造出綠色的生活環境。

  清明節其實並非簡單的掃墓,緬懷故人那麼簡單,還有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生命的寓意。清明的節日精神講究“生死並至”,就是說生與死同樣重要。活著的人緬懷故人時,紀念並感恩;親近自然,在春意盎然的欣欣向榮之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清明節的風俗是豐富有趣有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插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

  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就是對逝去的親人最大的慰藉了!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裡過。在家裡,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裡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裡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上墳的經過不具體)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又是一個清明時節,或許對我於來說,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清明節,第一個在爺爺離開後的清明節,在這個“雨紛紛”的日子裡,我第一次有那種“欲斷魂”的感覺……

  窗外下著濛濛細雨,不時有幾陣風吹過耳際,帶來幾絲寒意。此刻,我眼前又映出爺爺那張慈祥的佈滿皺紋的臉,耳邊又響起爺爺最常說的那句話,“要好好學習啊!”可是,為什麼,為什麼在六個月後的今天,我卻再也聽不到這句話了呢?為什麼?

  時光總是來匆匆,去匆匆。一眨眼,六個月過去了,所有的一切恢復了平靜。但是誰又知道,就在六個月前,爺爺還在病床上笑著對我說:“不要哭了,人只有堅強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未來的路不好走,但只要你微笑面對,就不再有什麼困難了,懂嗎?”當說完這句話時,爺爺閉上了眼睛,微笑著離開了。

  我永遠忘不了,忘不了爺爺離開時的那種感覺。一瞬間,你的至親至愛悄悄地從身邊離開,離開這個世界。那種心痛,不知該用什麼語言形容。我本能地哭了。第一次,第一次這樣撕心裂肺的哭,我是多麼想回到三年前那種幸福的時光,但天總不隨人願。常想,假如那天我和姐姐沒有離開,假如那天什麼事都沒發生,結局會一樣嗎?――天知道。

  爺爺走後六個月,我又回到家鄉。當我望著那片遼闊的田野,眼前又浮現出爺爺拿著那根竹條在田野上追打著不懂事的我的情景……爺爺,我是多麼希望您能再次拿起那久違的竹條,追著我滿田野的跑啊!爺爺,為什麼,為什麼您卻再也不肯拿起竹條來追我了呢?為什麼……

  每年的清明節,媽媽都要煎一鍋鍋貼,吃著香酥酥的鍋貼,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貴州人,生前最愛吃鍋貼了,不用說了,包鍋貼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絕活,記得我7歲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廚房裡忙活著摘菜,洗菜、切菜,一會兒一大鍋香噴噴的“匯菜”就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問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飯,光炒菜,而且還這麼大一鍋,我們怎麼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對我說:“小饞貓,別急,好東西在後頭,一會兒保準你饞得流口水。”老外婆像變戲法似的從櫥櫃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麵糰,拿起趕麵杖開始忙了起來。哦,原來老外婆是要包鍋貼給我們吃。

  原來只知道吃現成的,我還從來沒看過鍋貼是怎麼包出來的。看著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裡癢癢的,總想去包幾個試試,嗨,這包鍋貼有啥難的,不就是麵皮裡包點菜,再把麵皮合攏,鍋貼不就完成了嗎!於是我就自告奮勇地對老外婆說:“老外婆我和您一起包好嗎?”“好吧”老外婆慈詳地說,只見老外婆手裡拿著一張麵皮兒,輕鬆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麵皮上兩手一合然後捏幾下“面嘴”一個鍋貼就包好了,像個吃飽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麵皮上放著一大坨菜,不是麵皮包不攏,就是菜跑到皮兒下邊去了怎麼包也包不攏,再看看老外婆,已經包了好幾個放在盤子裡了!急得我團團轉,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著頭皮包!

  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說:“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則一事無成!”我聽了,心裡愧疚極了,真想找地縫鑽進去。總結經驗,自己就特別仔細地觀察老外婆包鍋貼的每一個動作,看了幾次以後,我學著老外婆的樣子,拿一塊麵皮放在手心裡,從菜盆裡打一小匙菜放在麵皮上,然後雙手一合,把兩個半圓的麵皮捏緊,一個鼓鼓的小船就“遊”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揚了我,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幾年了,每當清明節,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鍋貼的情形!

  每當清明節來臨時,所有的炎黃子孫用不同的方式祭拜祖先,寄託自己的哀思。我們家也不例外。

  清明節的那天,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換上樸素的衣服乘車回老家,在路上下著雨,使我想起一句名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經過長途跋涉,我們回到了老家,來到了二伯家,準備一家老小一起上墳。

  我們踏著泥濘的山路,一步一步艱難的往上爬,大約過了半個鐘頭,我們來到太婆和太爺爺,爺爺,婆婆的和墓,我們先一人拿支香,點燃鞠躬,不知道為什麼,這煙能使人情緒低落,我不經傷心起來,上完香後我們給太婆和太爺爺,婆婆,爺爺燒鬼票子,鬼票子是專門為死去的親人在陰間裡花的鈔票,爸爸知道太婆。爺爺。太爺爺愛抽菸,婆婆愛打麻將所以多給他們燒了些鬼票子,然後給他們鞠了幾個90的躬,在家鄉,每個來上墳的男女老少。老少爺們都要和死去的親人說心裡話,我第一個說:“太婆。太爺爺。婆婆。爺爺你們都走的那麼早。”說到這裡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連面都還沒見著,你們就撇下我不管走了,難道你們不想見我?自打我出生,就只能對著薄薄的遺像為你們祈禱,為你們祝福……”說完後我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一個勁的往下流,輪到爸爸了,爸爸先恭恭敬敬的的舉了一躬,獻上了一把花,開始和爺爺。婆婆。太爺爺。太婆婆說話:“爹,娘,爺爺,婆婆,咱家打小就窮,你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為了上我們好好學習,你們隱瞞了病情,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了我們孩兒不孝!沒有照顧好您老人家,我在這給你們賠不是了……”

  在場的人都哭了,願死去的親人在陰間好好生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句詩在我耳邊響起,我就頭涔涔淚潸潸……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們學校和往年一樣,上山掃墓,早七點三十分,我們全校同學來到操場上集合,整隊出發。

  因為我是今天清明祭掃活動的主持人之一,所以,在去掃墓的路上,我的心情既緊張又沉重。緊張是因為一會忘詞了該怎麼辦,而沉重是因為今天是緬懷先烈的日子,一想到先烈們為了祖國不惜生命的偉大精神,實在是令我敬佩。我們今天之所以有這樣的幸福生活,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們應該“吃水不忘挖井人”這都是先烈們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

  到了目的地,我們開始了祭掃烈士墓的活動。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五四中隊齊誦《正氣歌》。五四中隊的同學們每個人都精神抖擻,氣勢震動全場。也牽動我的心。是啊!在中華民族最困難的時候,烈士們奮不顧身,也湧出了許多英雄人物。王二小、劉胡蘭、江姐,許雲峰等。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最後,當趙老師帶領我們呼號時,我的心隨之被震動。此時,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副副英雄烈士們和敵人激烈戰鬥,寧死不屈的畫面。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我為烈士們而感到欣慰,因為他們的接力棒將會在我們手中繼續傳遞下去。這次清明掃墓,同學朗誦、唱隊歌。都激起了我的鬥志。

  在回來的路上,我默默想:作為一名小學生,我一定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但是,我現在還沒有能力像先烈們那樣為國家做出大的貢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豐富知識,成為祖國的棟樑。

  我堅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這二字會被叫得越來越響亮。先烈,你們安息吧,我們一定會實現你們未能完成的夢想,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