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大全四年級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大全四年級

  入宋之後,清明和寒食逐漸合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同時,上巳節“上巳春嬉”的節俗也被合併到了清明節。到了明清以後,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個清明節。下面我們為你帶來清明節手抄報圖片大全四年級,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清明節手抄報篇一

  清明節的黑板報內容可以分為五大欄目。

  第一欄目:主圖+清明節的概念

  主題:清明時節

  清明節,為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歲時百問》有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另外,清明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如今發展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主要表現形式為祭祖和掃墓。

  第二欄目:清明節的傳說和由來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朝,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用“清明”二字慶祝水患已除,天清地明,天下太平。然而這個時候又是春暖花開、春光美景、春色迷人、春意闌珊、陽光燦爛、萬物復甦的季節,正適合春遊和踏青,於是唐朝的那個時代開始便有了清明時節踏青這個習慣。

  由於春回大地、春暖雨多,特別適合農耕,古代農耕時就有諺語:“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到後來,清明由最開始的只是一個節氣,發展成踏青和耕種的大好時節。不過,因為清明節與寒食節日子接近,而寒食節是人們祭祀祖先的日子,後人便把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併成一個節日,故清明時節禁菸火,祭祖和掃墓,只吃涼的食物。給清明節增添了許多重要意義和生活情趣。

  第三欄目:清明時節——我們的`節目有哪些呢?

  清明節掃墓

  俗稱上墳,是祭祀已逝的親人和革命先烈的活動。按照舊的清明習俗,人們掃墓時,攜帶菸酒、糖果、食物(多為主食)、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將紙錢焚化,還為墳墓除去雜草,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踏青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每年陽曆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在古時,春遊還叫踏青、探春、尋春等。這個時節適合參加體育活動來防止冬季殘留的寒氣傷身,除了踏青,還有古時候的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

  清明節放風箏

  許多人喜愛在清明節的時候放風箏。因為人們也會在夜裡放風箏,還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一盞盞小燈,被稱為“神燈”,特別好看。傳說有這樣的習俗,把風箏放上天空後剪斷牽線,任憑春風把他們吹向各地,可以除病消災,祈求帶來好運。

  第四欄目:清明詩詞欣賞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第五欄目:大家一起學學清明諺語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

  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

  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

  清明節手抄報篇二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