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好看的小學生端午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簡單好看的小學生端午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是不是也要畫手抄報呢?下面一起看一下例子吧。

  端午節的傳說

  1、紀念屈原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紀念伍子胥說

  端午節起源傳說相關人物:屈原與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3、紀念孝女曹娥說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節是在過什麼?

  (一)祭祖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從這四個節日的特質來看,我們就會發現:最重要的中國節日,都是與祭祖緊密相連的。春節的回家、清明的上墳、中秋的團圓,全都有祭祖的禮俗和儀式,全都要銘記祖先的教導與貢獻。

  端午亦然。據聞一多先生考證,端午節最初是源於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而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所以才相應產生了將粽子投入江河祭祀龍神、以龍舟作為競渡進行悅神的吃粽子、賽龍舟等節日習俗。

  那麼,中華民族一直自稱是龍的後代、龍的子孫,端午節對於龍的祭拜,就相當於是中華民族的一次盛大祭祖。

  這種對於祖先的禮敬,究其本質,是對祖先經驗智慧的崇敬、對先輩家國貢獻的尊敬。不忘先賢,不忘祖輩,才能開拓明天,才能傳承文明。

  (二)敬天

  中國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之道,所以傳統節日也都與時節、自然相對應。比如,九九重陽的重陽節,就是在農曆九月初九、雙九疊加之日的一種情懷舒展;而端午節,處在農曆五月初五,雙五,也是一次陽數的疊加,所以端午節也叫“端陽節”。

  “端”是“初始”的意思,也就是說,每個月的初五日,都可叫做“端五”;但是農曆五月,正是地支順序裡的“午月”,所以五月初五才慣稱“端午節”。除此以外,還有“重五節”、“五月節”等稱呼。

  在四季的每一個季節裡,都可分成初、仲、暮三個階段,而五月就正處於仲夏階段。在這樣炎熱的盛夏時節,正是蚊蟲開始肆虐、毒物逐漸活躍的時候,所以醫療水平低下的古人,就順應自然界的規律來預防可能隨時在暑熱天氣興起的瘟疫、對抗即將流竄於盛夏日夜的蛇蟲。他們採摘蘭草沐浴、懸掛艾葉驅蚊、飲雄黃酒防蟲、佩戴香包辟邪,透過對大自然的感知和對大自然的採擷,以此來除瘟、驅邪、求吉祥。

  端午節,和很多傳統節日一樣,是懷揣禮敬之心、秉持禮儀之感,對天地自然的一次隆重呼應。

  (三)愛國

  端午節之所以會在後世成為一個故事感極強、影響力極大的節日,還要追溯到屈原與端午的傳說。其實,端午節的'起源傳說遠不止在五月初五日投江身亡的屈原這一個人物,比較盛行的端午說法,還有曹娥說、伍子胥說等等。但是,唯獨戰國時代的楚國大夫屈原,卻如他抱石投汨羅江而殉國的壯舉一般,沉澱為歷史長河中最具分量的一種精神緬懷與集體追述。

  出身楚國公室貴族的屈原,具有一種本能性的愛國熱情和理想化的清正堅守,所以即使終生身處禮崩樂壞的戰國亂世、即使後來身受楚王及權貴排擠而遭逐流放,他也不改自己所開闢的“香草美人”式的忠君愛國之心與堅守理想之志。

  也許,屈原的時代是錯誤的。他對內主張變法改革、對外堅持聯齊抗秦,然而那不再是楚王英明、楚國崛起的強國時代,末世君主和營狗權臣的眼界、胸襟、魄力都接納不住一個忠臣的良策。“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錯誤的時代,屈原的理智卻在高呼。

  也許,屈原的楚國是悲哀的。在強秦走向征戰列國、統一天下的狼煙征程中,齊楚兩個大國本有機會依靠合縱抵抗秦國的鐵騎,楚國本有屹立不倒而令敵者生畏的勝算。然而屈原的政見堅持卻使他兩度遭受流放,最終流落在聽聞秦國攻破楚國都城的汨羅江邊。一個無能為力的愛國者,最後的選擇就是陪祖國一同沉沒。“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悲哀的國情,屈原的心志卻在堅守。

  然而,屈原的文學是幸運的。屈原一生作品頗豐,尤其盛產於他被迫害流放的人生階段。彼時,他的政治生涯是慘淡的,他的文學成就是燦爛的。屈原創作了“楚辭”的詩歌體裁,與先秦時代流行的《詩經》作品,並稱為“風騷”二體,是後世詩歌的活水源頭。而且,《詩經》是一種屬於集體智慧結晶的民風之歌、宮廷之詞、廟堂之聲,而與之並重的楚辭形式,卻主要得益於屈原的一人之力。所以屈原的了不起就在於,他標誌著中國詩歌史進入到了一個從集體創作到個人創作的全新時代。屈原也由此被譽為是“中華詩祖”、“辭賦之祖”。“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幸運的文學,屈原的浪漫文才與美政理想在詩歌傳唱中長存。

  而且,屈原的中國是幸運的。歷史長河滔滔向前,在今天,秦國也好楚國也罷,早已融合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不再有家國紛爭。但是國雖煙雲消亡、屈原卻永世不朽的原因,就在於他穿越時代變遷依然令人動容的精神價值、就在於他沉澱在歷史河流中大浪淘沙方顯真金的熱血風骨。“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幸運的中國,屈原的憂國憂民之情與忠誠愛國之心在每一個仲夏時分都被一次次熾熱地提醒、都被一代代人江河長歌般地傳承。

  愛國,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絕對不改的價值理念,都必須堅守的民族精神。

  所以,端午節,它超過其他節慶的價值所在,就因為:

  端午節,不僅是民俗的節日,更是英雄的祭日,是民族的紀念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