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邊城抒情散文

行走在邊城抒情散文

  青春的風鈴已經在歲月的拍打下,開始嘖嘖發響。所謂的年華卻是彈指間稍縱即逝,如此的不堪一擊。而今,當我繼續匍匐著身軀行走在這青春的末梢時,滿目的年華盡歷歷浮現在我的眼前,似乎在告知著我那不諳世俗的心與那嚮往自然的淺淺愛憐。

  對於邊城,我是有一股深深的愛的,早年在沈從文先生的《邊城》一書中,大概瞭解到了故事的梗概,對於邊城裡所描繪的場景自是別有憐愛,後來,轉輾至湘求學,雖無求聖之心,隨著歲月的蹉跎也開始漸漸淡忘。然而,人至一定歲數,心中思念便開始不絕,尋求邊城的決心就開始漸漸地變得濃厚起來。

  我是在清明節日,踏上西行的火車的,那時也算的上是個好日子。在瞻仰先人的同時,也聊表晚輩的一股崇拜之意。然而,事實卻並未如此,一路的舟車勞頓,我們在疲憊與細雨中來到了鳳凰,來到了傳說中的邊城,在踏入這片土地的時候,我曾一度懷疑自己的眼睛,畢竟所有的新鮮事物讓我瞬時間晃了眼,我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境地,很多時候,當我遊蕩在城裡的一角時,我的心總會莫名的感受到一種力量,那種力量是我在那座賴以生存了兩年多的城市裡所未能感覺到的一種愛,而這種愛所帶來的人文氣息卻讓人有種本質的感受。

  鳳凰的美,在沈從文的《邊城》中早已可以看到清晰的輪廓。這座“與世隔絕”的古城,無不透入著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

  我們在清晨坐上了前晚鳳凰的大巴,沿途的風景除了連綿的高山就是錯落的幾座的古民房。當我們邁著歡快的步伐走進這座城的'時候,映入眼簾的莫過於依山傍水的景色,這種景色在很大程度上給了我一種視覺上的衝擊,偶有幾個當地女子,坐在船上,吆著歌喉,吸引了兩岸眾多的圍觀者。

  此時,我們早已是迫不及待,早早趁著人群湧入城中,由於正值清明,此時的邊城早已是人滿為患,窄窄的小巷早已被擠得水洩不通,我踱著步伐,沿著沱江漫步而行,兩岸的商鋪合著一股現代化氣息,與這湘西特色完美的結合了起來,在行走間突然感到了一種文化的衝擊與享受。

  古城的商鋪是許多遊人的駐足點,不過我似乎從來對這都不是很感興趣,有時偶爾停下腳步,卻多半是因為古城裡的書籍。因為在我的記憶深處,最初的印象也是漸漸由先生的《邊城》而漸漸彌散開來。所以此行的目的,除了領略這“邊城”風光的同時,也試著去拜訪一下先生之冢,以表敬意。然而事與願違,古城的遊客早已是將路堵得嚴嚴實實,考慮到行程問題,卻只好作罷。

  遊蕩在古城的一角,我們靜靜地聆聽的小城的各種吆喝,在先生的故居,我們看到了先生的真跡,復古的房屋構造讓人頃刻間感受到了一種特別的美,也許正如先生在談及《邊城》時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如翠翠與儺送間的純純情愛、祖孫之間的真摯親愛。而他的一生,正是用他的筆,完美的呈現出了一個真實自然的社會形態,美麗與野性同在的世外桃源——邊城。

  也許,當我們在思考時,在欣賞時,更應該深刻的體會到這種愛。縱使陰陽兩隔,也不忘保持著一份純真的情感,而這種情感無不透入出那獨有的民族特色與文化習俗,正如如那吆著歌的沱江女的唱得那樣,在山、水、路之間流露出人性最美的一面。

  行走在邊城的一角,聽到的是山的歌、水的歌、還有那對唱的情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