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舞蹈陳愛蓮

春江花月夜舞蹈陳愛蓮

  陳愛蓮老師的獨舞《春江花月夜》大家欣賞了?是否可以感受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意境呢?

  首先,這支舞蹈的舞臺佈置就非常唯美。猶如深藍絲絨的幕布,幾絲彩雲點綴其間;一輪金黃的圓月剛剛升起,把倒影留在江面;舞臺是一座小島,島上桃李繽紛,繁華競豔,一派春意盎然。隨著一陣悠揚的古箏伴奏,舞者仿若仙子下凡般從雲霧中飄出,邁著凌波微步,起先是以兩把白色羽扇擋住玉容,大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與嬌羞美。

  舞者扮演的少女身著一襲天藍色薄紗衣裙,點綴銀色亮片,彷彿一朵新開的山茶,清香淡雅。伴隨著悠揚的樂器旋律,她遊移在繁花叢中,時而抬頭望月,時而低頭遐思,或輕移蓮步,或撫弄花枝。眼波流轉,顧盼生輝,把少女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嚮往表現得淋漓盡致。雙手持白色羽毛摺扇,舞蹈動作語彙全部採用的是中國古典舞蹈風格的動作、姿態和造型,透過“聞花“、“照影“(對著江水映照自己的身影)、“聽鳥鳴”、“學鳥飛翔”以及“想像中的愛情幸福”等情節,表現出特定的環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這個舞蹈創作演出的成功,除了編導慄承廉具有較深的中國古典舞的造詣和編舞的技巧能力外,還與表演者陳愛蓮出色地駕馭中國古典舞風韻,動律細膩、深情地塑造出一個典型的古典少女的舞蹈形象分不開的。

  其間有一段旋律輕快,舞者手持羽扇隨風舞動,非常優美。在這月色如水的春天的夜晚,良辰美景伴佳人,好一幅美麗的圖畫。陳愛蓮老師的舞蹈功底很深厚,那些下腰,旋轉,她都做得十分到位,腰肢柔軟,舞姿柔中帶剛,但身輕如燕,因此整體給人的感覺是很飄逸的。她隨舞曲擺動雙臂,臂上纏繞的輕紗隨風飄揚,而她也像一隻翩躚起舞的蝴蝶,在百花叢中尋香。

  令人稱道的`還有陳老師傳神到位的表情和眼神。她的一個小小的顧盼,一個淺淺的微笑,一低眉,一眨眼,都把那種少女特有的嬌俏柔媚和羞澀之情刻畫得惟妙惟肖。還有舞臺攝影也很出色,時而的遠景讓我們看到靜謐的夜色中,美麗少女翩翩起舞的美景;近景讓我們跟隨鏡頭的移動,去捕捉舞者精妙無雙的姿態和傳神的表情。

  舞蹈最後,舞者依然如出場一般,在一個旋轉坐地之後,消失在迷霧之中,平添了一份神秘與縹緲的美感,彷如仙子駕雲離去,帶給我們無限遐想和夢幻。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落月 一作:落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