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杜甫草堂的記敘作文

關於杜甫草堂的記敘作文

  導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下面是小編說蒐集整理關於杜甫草堂的作文。歡迎閱讀及參考!

  篇一、關於杜甫草堂的記敘作文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市西郊浣花溪,它有著“詩聖之地”的美稱,在1500年後的今天,這裡仍是一片鳥語花香、山清水秀之地。它是唐代詩聖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修建的一個草堂,歷代文人墨客前來瞻仰這一聖地數不勝數,杜甫建在成都,這是作為成都人的我十分自豪。所以今天我就來到了這夢寐以求的聖地。 來到這裡,只見一個碩大而醒目的牌子“杜甫草堂”映入我的眼簾,進入草堂寺的山門,就像進入了一個人間仙境一般,這裡的陽光、綠樹、青□任何地方更閃亮。我穿梭在彎彎曲曲的石徑小道上,兩旁綠樹成蔭的古樹為我護航,感到了它的幽靜以及它的神秘。

  在園中漫步,處處都是一片翠綠,陽光透過樹葉穿到了地面,斑斑點點的撒在地上,心想:杜甫的故居真美啊。看見四周有音響機,放著一些清雅、優美的音樂。進大門往右拐,看見一幅楹聯“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

  牆上寫著“草堂”抬頭一看,一位石像正坐在亭子上,呀,這不杜甫嗎?他雕刻的如真人一般,坐在石椅上,兩手停留在半空中,正在與對面兩位朋友交談什麼。看見杜甫那憂愁的神態和直視的雙眼,彷彿在向我傾訴衷腸。遊客們逐漸增加,他們有的拿出相機拍照,有的拿出筆紙畫畫,隨後,一群群參觀者來到這裡,擋住了我的視線,好不容易從人群中擠了出來,看見他身後那用到操作的房子,長滿青苔的石椅。沒想到詩聖杜甫在簡陋的地方川創作了一部部詩集讓我十分敬佩與崇敬。我走到杜甫身邊,看見牆上刻著一行行文字,一位老遊客告訴我說:“公元前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靠親友的幫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修建茅屋。這成了他詩歌創作的天地,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但是杜甫畢竟是一位有遠大抱負,愛國的詩人,因此憂國憂民的詩歌作品仍是他創作的一部分。當聽完故事,我感慨萬分,一位隱居的詩人,心中仍不忘祖國、不忘勞苦大眾,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來反映勞苦大眾的心聲,用自己的豪言壯語來讚美民族英雄,用冷漠的態度來唾罵叛國賊。走出杜甫草堂,我受益非淺。風景如畫的杜甫草堂啊!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篇二、關於杜甫草堂的記敘作文

  當人們提到杜甫時,儘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對了,今天我們就要去杜甫草堂瞧一瞧。

  媽媽在騎車的時候,給我講了講杜甫草堂的來歷,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落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由隴西入蜀,靠親友的幫助,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建茅屋居住。

  到了杜甫草堂門口,我快步走了進去,啊,真是世外桃源呀!一走進門口就能看見清清的河水流淌著,河水清澈見底,都可以見到機靈的小魚,古樹參天,高得看不見樹尖,竹子又粗又高,粗得比過手腕,高得直入雲霄,茂密的竹葉把竹尖都壓彎了,這時的竹子就像剛被老師批評過的孩子,垂頭喪氣,綠色的藤條把亭子打扮成用碧玉做的綠房。沒走多久就到了池塘邊,稀稀落落的幾枝荷葉晃抖著珍珠般的露珠,有些乾枯的荷葉低下了頭,像被誰欺負了一樣。當我撒下一把魚食之後,周圍的魚兒都游過來搶著吃。走著走著,來到了一道門面前,我好奇地跑了進去,一看,到處都是畫,而且非常逼真,活潑。走出去,看見對面也有房子,便又跑了過去,一看,裡面則擺滿了陶瓷之類的,上面有簡單而奇異的花紋,漂亮極了!這時,從遠處傳來了淙淙泉聲,便循著聲音走了過去,當我穿過竹林,眼前便有了一道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正如李白所說的那麼壯觀,它的水波光粼粼,照得發亮。

  一天之行讓我告訴你吧:杜甫草堂風格古樸典雅,溪流縈迴,小橋相連,竹樹掩映,即莊重,又清幽典雅。

  篇三、關於杜甫草堂的記敘作文

  一個週末,我去參觀了杜甫草堂。

  一進大門,只見眼前一派生機,鬱鬱蔥蔥。有一根根高聳的翠竹,一顆顆挺拔的大樹,還有一簇簇五顏六色的花朵。耳邊迴盪著鳥兒清脆的鳴叫聲,還不時有著一兩隻蝴蝶停留在花朵上,我不禁想到杜甫的一句詩詞:“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草堂還很幽靜,進入草堂便遠離了城市的喧鬧,這裡只有鳥兒的鳴叫與風吹竹葉的“莎莎”聲。

  接下來便是草堂舊址,杜甫的很多著名詩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比如大家熟知的《春夜喜雨》、《絕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繼續往前走,就是杜甫曾經居住過的茅草屋了。看見茅草屋,我彷彿看見了當時的兵荒馬亂。杜甫為了躲避“安史之亂”來到了草堂,從此過著簡樸的生活,但就算是在這簡樸的生活裡,杜甫也一樣時時刻刻為了人民著想。

  來到了工部祠,我才知道杜甫曾是朝廷的工布員外郎,所以這個地方才叫做工部祠。工部祠內有這三座雕像,中間的是杜甫的,兩旁的分別是陸游和黃庭堅的。在後院裡,有著臘梅、茶花等花卉。給工部祠添加了幾分幽雅。

  在回家的途中,我暗暗感嘆道:“杜甫不是也像歲寒三友中的梅花一樣嗎?一生都飽經風霜而又憂國憂民嗎?”

  是啊,杜甫是偉大的!是高風亮節的!

  篇四、關於杜甫草堂的記敘作文

  杜甫草堂本不在遊覽範疇之內,可我覺得既然到了成都,沒有理由帶著遺憾回滬。所以當天我起個大早,花100元遊覽了心中的聖地。我還是非常幸運的,因為我從出租司機處得知遊草堂最喜雨後清晨,我竟然誤打誤撞上了。

  杜甫是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歌影響深遠,被稱為“詩聖”,他的'詩又被稱作“詩史”。參觀杜甫草堂,很多人都會想到他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裡“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句子,因為即便是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也不能說人人能夠“居著有其屋”。在論及發展房地產重要性方面,杜甫走到了歷史的前列。

  我撐著輕便的雨傘,吸著清新的空氣,聽著滴答的雨聲,沿著幽深的竹徑,慢慢來到草堂前。草堂前有個不大不小的院子,裡面嘉木繁蔭,翠色襲人。我試著尋找那顆棗樹,因為杜甫曾在《又呈吳郎》中寫過“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的語句,可惜沒有。走進草堂,我發現這是五間房子,從臥房、書房、客房、廚房到茅房都有,我有點驚訝於杜甫生活的“奢華”。不過看得出來,這都是今人的傑作,因為裡面還亮著電燈呢!不過已經很幸運了,至少我們知道杜甫確定在這裡待過,這還要感謝五代詩人韋莊,是他尋找並重建杜甫草堂的。

  五間房子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書房,裡面還有書櫃。我不知道杜甫剛來成都時的窘態,但他特意建了一間書房,這令我很感動,因為我想到了中國頂級知識分子的風骨。

  中國人講 “勢”,主張順勢而為,講究經世致用,因此有了“盛世學文,亂世學武”的說法。讀書,最大的價值莫過於考科舉為官,否則,就是無用的。杜甫剛來成都時,正是“安史之亂”鬧得最兇的時候,中原戰火連天,朝廷朝不保夕,哪還有時間組織科考呀?既然讀書的終極結果已經不存在了,他為什麼還要顧及過程呢?杜甫本可以丟下書卷,將更多的時間花在經營自己的生活上,相信以他的聰明才智,也許早就富甲一方了。現實是,杜甫把自己關到書齋裡苦讀,並將自己的滿腔愛國之情化入詩句中,還在戰事剛結束就匆匆出蜀,最終客死江湖。

  亞聖在《孟子·盡心上》中講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指明瞭中國知識分子要儒道互補的處事原則,同時也為他們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鎖。從“窮”到“達”,到了唐朝就是科舉,基礎是讀書。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我國很多文學大家普遍在政治上不得意,如韓愈被貶潮州、柳宗元被貶柳州、蘇軾被貶儋州等。杜甫的一生談不上“達”,他始終在“窮”的邊緣掙扎,即便如此,他也要“獨善其身”。即便自己身處困頓,他依然心憂國運,同情那些比自己更可憐的人,真的令人可敬、可嘆、可憐。

  生前的杜甫顛沛流離,死後的杜甫廣受追捧,湖北、河南、四川等地都以杜甫的名義建起了紀念館。當然,帶給他安定生活的杜甫草堂名聲最隆,我認為這是成都應得的,因為它曾經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包容了一個極度落魄的詩人。在我還沒離開時,過來一個五、六十人的大團,他們拍完合照後,就急急地離開了。

  努力、自律、有才卻不能成功,是成功的標準出了問題,或是還缺少成功的其它特質?比如機遇之類的。沒人告訴我答案,而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在一遍遍的追問中蹉跎了人生,空留一聲聲嘆息和一首首令人共情的詩句或文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