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考語文複習指導之鑑賞古詩詞形象

有關高考語文複習指導之鑑賞古詩詞形象

  鑑賞古典詩詞的藝術形象,要分析、判斷它們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會意義,可從以下幾點去考慮:

  1、是現實中某種品格、品質、精神的象徵。

  一般的詠物詩常藉助這種形象,用象徵或託物言志的手法來表現作者的思想;而這些形象就成了某種品格、品質、精神的象徵。如:

  菊

  【唐】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溼秋香滿地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詩中作者以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高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裡,菊花被人格化,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羨名利的思想品質。菊花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

  2、是現實某種心情、情感的折射。

  現實中許多情感都要藉助詩歌去抒發,並透過詩中塑造的形象讓人去感受。如:

  春夜聞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這首詩是詩人謫遷江淮時的思婦之作。前兩句,寫在寒夜,軍中有人吹笛,彷彿是那羌笛淒厲地呼喚春歸大地,風光恰似塞外。這笛聲激起士卒的鄉愁,遷客(詩人)不禁悲傷輪流淚,渴望立即飛回北方中原的家鄉。後兩句,寫大雁北飛,這裡突出了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飛的心情,也表明遷客(詩人)羨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飛的自由。詩歌透過刻畫“笛”、“遷客”、“雁”這些形象,表現了詩人的哀怨、思念和遺憾之情。

  又如:

  畫眉鳥

  【宋】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詩中為我們塑造了畫眉鳥的形象:啼聲婉轉,在山花樹叢中自由飛翔,充滿了對自由生活的熱愛之情,體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是現實中某種理想、志向、追求的寄託。

  自古志士仁人就不乏有遠大的理想,宏偉的抱負,不懈的追求。他們的表達方式不同,一些人往往是把這些情感寄託在詩歌當中,而詩歌中的形象通常是這些情感的寄託。如:

  【仙呂】後庭花

  【元】呂止庵

  功名攬鏡看,悲歌把劍彈。心事魚緣木,前程羝觸藩。世艱難,艱聲長嘆,滿天星斗寒。

  這首元曲,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深夜不寐、憂慮國事的志士形象。他攬鏡自照,鬢髮已斑。青春年華,卻消磨於官場,此刻自哀華年已逝,功業無成。仕途艱險坎坷,願望無法實現。進不能實現救世濟民的志向,退又不能忘情國事,進退兩難。他一生的理想追求,功業志向在艱難的世道面前化為烏有,只落得一聲長嘆。而滿天的寒意,正是他的悲哀。

  4、是現實中某個階級、階層的代表。

  白居易的`《賣炭翁》裡的賣炭翁,他好容易燒出一車炭、盼到一場雪,一路上滿懷希望地盤算著賣炭得錢換衣食。然而結果呢?他卻遇上了“手把文書口稱敕”的“宮使”。在皇宮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書和敕令面前,跟著那“叱牛”聲,賣炭翁在從“伐薪”、“燒炭”、“願天寒”、“駕炭車”、“輾冰轍”,直到“泥中歇”的漫長過程中所盤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為泡影!詩人以個別表現一般,透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有力的鞭撻。賣炭翁這一形象,可以說代表了受剝削、受壓迫的廣大人民。

  【模擬練習】

  1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長信秋詞五首》(其一)

  【唐】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問:詩歌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析。

  【解析】

  該題考查對詩歌形象的分析,主要是對詩中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前三句寫景,多重鋪墊,後一句寫人,水到渠成。由遠而近,由戶外寫到室內;表現手法是借景抒情,以景託情。詩中的環境所抒寫的井邊梧桐、秋深葉黃、夜深霜重這些景象都暗合“秋詞”的要求。其作用不難看出,一是向讀者暗示,這是一首怨怒詩;二是渲染烘托氣氛,奠定感情基調。這首宮苑詩為我們刻畫的形象,可以透過“無顏色”和“臥聽清漏”兩處來表現。“無顏色”既是說明了室內用具的灰暗和夜已深了,更向讀者暗示了主人公心情的黯淡。“臥聽清漏”“漏”前加“清”字,由於心境悽清,愁恨難眠,才感覺到漏聲悽清、漫長。回答上述問題,先要明確詩歌所寫之景與詩人之情,然後再結合景及相關的詞語具體分析,這次作答的核心。

  【答案】塑造了一個怨怒的人物形象,作者先用環境井邊梧桐、秋深葉黃、夜深霜重,渲染氣氛。點出“無顏色”、“臥聽”可見作者的怨怒之情。

  2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西樓

  【宋】曾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問:此詩描寫了什麼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解析】從表面上看,該題考查的是詩中描繪的景色和詩人流露出的情感,實際上是間接考查對詩歌形象的分析,主要是對詞中意象的分析。意象是詩人情感的載體,詩人往往藉助典型意象來渲染或張揚個人的情感,閱讀古詩要抓住詩中典型的意象,透過意象的開拓,理解和把握詩人的情感。

  詩中“海浪”“烏雲”“北風”“群山”“煙雨”等這些典型意象,再加上“如雲”“去卻回”“吹起”“急”“臥看”等相關詞語,從視覺聽覺角度描繪了一幅海濱暴雨即將來臨的自然景色。而此時的詩人卻很悠閒地躺臥在窗旁的榻几上,觀賞倚於天邊高聳入雲、蜿蜒巍峨的群山,他想看看急雨傾注在峻嶺大海的壯觀,這是何等的豪情!回答這類問題,基本方式是先指出所用意象,然後透過意象分析開拓意境,最後揭示詩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連天的海浪隨著陣陣雷聲洶湧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這種壯美景象的描寫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從而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