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我的童年讀後感500字

季羨林我的童年讀後感500字

  引導語:季羨林是一位學者、翻譯家、作家,他的作品《我的童年》裡面詳細寫了自己童年往事,

  篇一:季羨林我的童年讀後感500字

  近日閱讀季羨林先生八十年散文作品的精選集,耳目一新,感觸良多。季先生堪稱學界瑞、文壇常青樹,其寫作期之長、創作生命力之旺盛,舉止無雙。

  季先生身處校園、情繫世界,他的社會活動、足跡遍世界,個人生活方面既出入人民大會堂,又住過“牛棚”,基於豐富的閱歷,智慧老人散文中的許多內容,絲 絲淡泊中放出智慧的光芒,對於後來人,這是最好的、最活得歷史。更突出的一點,就是其散文知識之豐富性、活動領域之廣闊多樣性和個人體驗之深切性無縫地融 合在一起,讀來不忍釋卷,季先生的散文更是反映時代風雲的鏡子,也是抒發人們心聲的畫卷。

  執著地追求真知,崇尚真理而不圖虛名,這種精神成為一種性情、一種風範、一種北大人的精神,季老就是其中優秀代表之一。季先生散文的第三個特點,是一種中國真正知識分子正直和責任的自然流露。

  如季老在文章中寫道:“我爬格子爬出來的東西不見得都是精金碎玉,都是甘露吃了能讓人昇天成仙。但是其中沒有毒藥,決沒有假冒偽劣的東西,讀了以後至少 能讓人獲得點享受,能讓人愛國、愛鄉、愛人類、愛自然、愛兒童,愛一切美好的東西。總之一句話,能讓人在精神境界中有所收益……”字字句句表現了對國家、 對民族的責任和潛心探索社會和人類未知的精神。

  一卷書在手,能親近領悟季老的人生感悟和處世風格,更敬佩季老的“爬格子不知老已至,名利於我如浮雲”的精神世界。

  篇二:季羨林我的童年讀後感500字

  按說季羨林在文學界,該算是名家,在網上找到他的'作品,排列得密密軋軋,可在此之前我卻壓根就不知道他,突然讀他,是因為有位密友極力推薦。

  初識季羨林的文字,說不上有太多的陌生,我覺著他的風格或者語風,有那麼點像我,最起碼是初始就有那麼點親近,說這話,我知道自己有些大言不慚,可果真就是這種感覺。

  密友發來了一篇《憶章用》,還一再地推介道:“好,真的好,你先看看這篇。”本來沒什麼心情看什麼人的文字,經他這麼一推崇,便還真的想讀一讀這個能令密友傾倒的人物了。

  開頭的幾句話,就讓我想起我的故事,我覺得,他寫的事離我並不遠,雖然他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是在四六年,那時中國還沒有解放,當然我也還沒出生,但他寫的那些段落,我卻有過太多相同的感受,文字這東西真是可以跨時代的,就像天邊的月亮,有誰能說我現在站在凜風裡所望的,與李白,蘇軾還有朱自清筆下的,不是同一枚月亮呢?文字也是有生命力的,它的穿透力有時更讓人無法抵擋,這人啊,其實有太多相似的故事,無論朝代,無論遠近,無論有無相逢,人總是在不斷的翻版和進步之中。

  我不想在此多說季羨林童年的轉徙、窮苦和童趣了,他的文字擺在那裡,只要你去讀,就會讀出不同的咂味兒來,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視覺和年代裡,咂味自己的苦楚和甜美,我很想謝謝這位密友,我曾一度的放下筆,不想甚或是不敢再提起,因我是那種自願泡在舊事裡不肯出浴的人物,每每會在舊事的某個細節裡泡出個痛來,如此也停了三兩年。

  這期間雖有小寫篇頭即想的時候,卻總是寫寫停停的,就都是半成品擱置在箱底了,現在讀季羨林《我的童年》,卻不曾想,竟讀起自己的舊曆來,當我開啟他的文章,捋著他的文字走下去的時候,他轉徙的經歷和少不諳事的情景就在我的眼前幻化了,陳年舊事就一股腦的都回到記憶中來……唉!誰知這一讀,腦子裡就再也沒能靜下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