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陝甘會館導遊詞陝西導遊詞

山陝甘會館導遊詞陝西導遊詞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遊,常常要根據講解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的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我們該怎麼去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山陝甘會館導遊詞陝西導遊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段美妙的旅程,少不了導遊精彩的解說詞。暑假到來,小編第一件事就是想去旅遊,去哪裡旅遊呢?先來看看下面的這段關於山陝甘會館導遊詞吧。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您來到山陝甘會館,大家一路上辛苦了,我是您這次行程的講解員,大家叫我小劉就可以了,非常榮幸能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夠給大家帶來一段愉快的旅程。

  那麼現在展現在大家面前的這座建築就是照壁了,他素雅大方,雄偉壯觀,高8.6米,長16.5米。照壁又稱照牆、影牆,俗稱“影壁牆”,它主要是作為建築物前的屏障,擋住外人的視線,使之不能對院內的情況一覽無餘,同時又作為人們進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此外,照壁還具有兩個功能,防止金錢外漏和擋住小鬼進屋,因為傳說小鬼只會直著走,用照壁的形式擋他一下他就進不來了。那咱們會館的照壁呢從上到下分為三個部分,最上面是廡殿頂。廡殿頂是中國建築等級最高的一種屋頂形式,在故宮當中很多建築都採用這種形式的屋頂,它是由一條正脊和前後左右四坡相交而成的四條垂脊構成,所以廡殿頂又叫做四阿頂或五脊頂。咱們會館的木雕、石雕、磚雕技藝精湛、內容豐富,被成為“會館三絕”,其中磚雕就主要表現在照壁上。咱們順著房簷向下看一點兒,那四個突出的圓圓的叫做壽字紋梁頭,它們將此部分分成了5個部分,中間又有兩個龍形耍頭把每個部分又分成了三個部分,所以磚雕的區域從左到右一共為15個部分。那我們先從左往右數,在第二個區域中呢,我們看到一朵牡丹花插在花瓶當中,大家都知道,牡丹是富貴之花,那花瓶呢?在中國語言中啊有一種特殊的現象,就是我們把音相同的字認為是同意字,因為“花瓶”的瓶與平安的“平”相諧音,所以呢,牡丹花插在花瓶當中呢,就是富貴平安的意思了。那我們往右看第三區的位置,我們看到一隻小獅子馱著一個寶瓶,“獅子”的“獅”與“世代”的“世”音相諧,所以獅駝寶瓶就是世代平安了。還有它旁邊的那幅,也就是第四區的位置,我們看到兩本書。其實這是古代商人記賬所用的賬本,上面開著的是進賬的賬本,下面合著的是出賬的賬本,進賬賬本壓著出賬賬本,代表只進不出,也是表達多多賺錢,好運連連的願望了。從左往右數在第六個區域當中我們看到花瓶之後出現了一把寶劍,那這也很好理解,就是保平安的意思了。商人們在外經商,尤其是像咱們會館都是山西、陝西、甘肅的商人可以說不遠萬里的來經商,出門在外,當然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家宅平安、財產平安了。那咱們接著向下看,就能夠欣賞到咱們會館的石雕了。相信大家看到照壁的第一眼就已經看到照壁中心的這個圖案了。它是一幅二龍戲珠圖,這幅圖裡面是圓的,外面是方的,外圓內方呢這也是對古人天圓地方說的一種具體反映了。我們看這兩條龍爪託著的這顆“珠子”呢既不是珍珠也不是寶珠,也不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月明珠或者火焰珠,那如果大家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它是一隻有眼睛有嘴巴而且還倒掛著的蜘蛛。這蜘蛛,在古代又稱為“蟢子”,是中國傳說當中的喜樂之神,二龍戲蟢子,寓意著喜從天降、喜事到來。還有一種說法是蜘蛛吐絲結網,這同商人的商業網路是非常相似的,也表達了商人網羅全國的願望。旁邊的“忠、義、仁、勇”四個大字是我市著名的青年書法家也是我市的副市長陳國楨先生精心書寫的,這四個字也是對關羽一生的高度概括,說的是關羽一生對國忠、待人義、處事仁、作戰勇,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千百年來崇尚關羽關聖帝君的原因了。大家看身後的這座建築,上面寫著關廟倆字,其實呢這座山陝甘會館最早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由山西和陝西的商人共同集資修建的,後來隨著光緒年間甘肅商人的加入,於是改名為山陝甘會館。會館的主要收入是靠商戶的捐攤,其次就是靠房屋和土地的租賃收入了。當時的山陝甘會館共計有房屋300多間,土地200多畝,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就是關帝廟的部分,還不到當時的五分之一。

  參觀完照壁後咱們繼續向前走。穿過甬道後我們看到的左右兩邊對稱的建築就是鐘鼓二樓了。古代重鎮和大型的寺院內都設有鐘鼓二樓。咱會館這鐘鼓二樓平面呈正方形,通高12.14米,是由四根通柱擎撐,二層以上又設有12根柱子,為重簷歇山頂,十分的華麗。咱們山陝甘會館的是開封經過戰亂水禍後唯一儲存下來清代鐘鼓樓,建於清道光年間,您在其他景點看到的都是後來才建造的。我們知道,古人是沒有鐘錶之類的計時工具的,所以人們就以早晨敲鐘、晚上擊鼓的方式提醒人們時間,這就會讓我們自然而然的想起“晨鐘暮鼓”,又彷彿回到了那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那鼓樓啊還有一個特殊的用途。據記載,鼓樓最早是北魏年間由縣令李崇所建,當時是作為擒賊捉盜時傳遞資訊的工具來使用。那咱們都知道烽火狼煙,它和鼓樓的作用也是相同的,但是卻沒有鼓樓這麼方便。可以說,鼓樓是咱們中國人在資訊傳遞上繼烽火狼煙之後的又一大創舉。

  那看完鼓樓二樓以後呢,咱們回過身來看看咱們身後的這座建築。剛才透過甬道時咱頭上面的這個呢就叫做戲樓,上面的就是戲臺了。一般較大的會館都會有戲臺,古代的戲臺分為兩種,一種是三面開口凸出式戲臺,長什麼樣子呢,就是咱們會館戲臺的樣子。觀眾可以從三面觀看演員的演出。另一種為一面開口鏡框式戲臺,跟咱們現在舞臺非常的相近。那咱們會館的戲樓也有它的特別之處,它分為上下兩層,上面演戲、下面可供行走,有行走演出兩不誤的功效。清代和民國的時候有許多名角都在這裡演出過,尤其是在清代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三、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都會在這裡演大戲來祭祀關羽。大家來看,這座建築上最有意思的就是旁邊的這兩幅對聯了:“幻即是真,世態人情,描寫的淋漓盡致;今世猶古,新聞舊事,扮演的毫髮不差。臺上笑,臺下笑臺上臺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由此看來戲樓確實演繹了人間百態。那我們會發現咱站在這裡看戲呢時間久了就會感到脖子痠疼、非常不舒服。一向以建築結構合理著稱的中國古典建築怎麼會犯這種錯不是錯誤,那麼最佳的觀賞位置又是在哪裡呢?那我在這裡先給大家買個關子,答案咱們待會兒揭曉。

  繼續往前走,左右相向而立的建築就是東西廂房了。屋頂明面上飾有黃色坊心,民間稱為“黃氣沖天”。那咱們剛才說到會館的磚雕、石雕和木雕被成為會館的三絕。在照壁那裡咱們欣賞了磚雕和石雕,現在咱們就來欣賞一下會館的木雕。

  首先我們看到的這幅是九獅戲繩圖。畫面上是九隻活潑可愛的小獅子在玩耍嬉戲一根麻繩。我們可以發現這根麻繩的紋理非常清楚,兩端還打有繩結,很多人就問這是不是工匠用一根真的繩子糊弄過去的,但我們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根木雕的繩子的。那工匠的雕刻水平咱不用多說,反正現在這樣的能工巧匠是沒有了。“九獅”的“獅”與“世代”的“世”音相諧,“繩”又與“茂盛”的“盛”諧音,那九獅戲繩就是代表九世和諧、和和睦睦的意思。那我們現在四世同堂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過去的人們就算結婚早一點,九世在一起也夠不容易的.,那為什麼偏偏要用“九世”呢?首先呢,“九”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中是最大的數,代表多的意思,這就是商人希望自己多子多福,多子多孫的意思。看完這個後呢我們再來看第二幅。這幅圖叫做“遊船小暢”。畫面的中心是一位抱著琵琶端坐著的女子,她旁邊有位穿紅衣服的女孩子,她們兩個一個彈一個唱,那她們兩個彈的好不好、唱得又妙不妙呢我們只能從旁邊人反應上看出一二了吧!您看左邊,她們不僅吸引了騎著高頭大馬的達官貴人,還吸引了玩著紙扇的公子哥,同時您稍微往右邊看一點,在橋下有張石桌,桌子旁邊坐著兩個石匠,手中還拿著工具,他們肯定是手中的活計還沒做完就被姑娘的歌聲吸引過來了,可見啊,這兩位姑娘不僅歌兒唱得好,長得也是非常漂亮的。那最右邊亭子下還有一位老奶奶,她手拿掃帚,還眯著眼睛,就好像票友一樣一邊聽又一邊輕輕的唱著。工匠們用高超的技藝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三幅。中國的建築啊講究居中為正,是說像這樣五間的建築,中間的這幅雕刻就一定是最好的。這幅圖上雕刻的是八仙醉酒圖,圖上一共有16位人物,八位仙人以及服侍他們的八位童子。相傳他們在參加完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之後個個盡興而歸、酩酊大醉。那我們肯定會認為這八仙醉酒圖肯定是醉八仙了,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這八仙醉酒實際上治醉了七仙,您能不能猜猜看是哪位仙人呢?咱們從右手邊查第二位,那位穿黃衫手持荷花還站立著的就是何仙姑了。那為什莫只有何仙姑沒有醉呢,對這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過去男尊女卑,女子地位地下,上不了席面,還有一種的說是女子不喝則已,一喝驚人,說不定真喝起來酒量比男子的還大呢。那我們知道,中國民間是非常崇尚八仙的,就是因為他們個個都是真性情的神仙,絕對不會像別的神仙那樣道貌岸然的說教、拒人於千里之外。我們把八仙放在中間是因為對八仙的崇尚,但也有人說啊,這第四幅圖才是雕刻得最好的圖,因為您看那屋頂,特別的具有立體感,就彷彿真實的小閣樓擺在那裡一樣。這幅圖叫做街頭即景,講述的是北方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象,那它與其他幾幅不同的地方呢就在於它是以一種畫軸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咱們知道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張藝謀導演就巧妙的運用畫軸這種表現形式征服了全世界的觀眾。這幅圖的右邊是一位即騎驢將出門的老人家,旁邊的那位呢就是他的老伴兒了,還趁機叮囑了他幾句,我想無非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下話語,比如咱們出門在外要少喝酒多吃菜,注意安全、早點回來之類的,說不定還會再加上一句,這路邊的野花啊是千萬不要採。畫面的中間位置我們看到一個正在奔跑的小孩兒,他的頭上頂著一個葫蘆,那他在幹什麼呢?咱們仔細觀察一下,在這個小孩兒的身後呢,有一位老人家在追趕他,可見,這個小孩子非常的調皮,他趁老人不注意啊,偷了老人裝酒的葫蘆。講到這裡呢,我們是否都能夠想起我們小時候做下的荒唐事呢?那除了這些呢,最右邊的酒樓當中也有尋常又不尋常的事情發生。您看酒樓中一共有三個人,一個在喝酒,一個在勸酒,還有一個人頭伸出窗外,他呀,是不勝酒力在醒酒呢。您可能會說這有點不太雅觀,可是這一方面表現了咱們北方人喝酒的豪爽的性格,咱可是一直都有“感情深一口悶”的說法的。另一方面這又是當時最平凡的工匠用自己的目光觀察這個社會所表現出來的普通社會情境了。中國的建築還講究左右對稱,那最後的這一幅呢,它同第一幅表現的內容是一樣的,不同的是這幅是九獅戲帶圖。那“繩”和“帶”都有傳承的意思。這裡我們就不再多說了。

  這廂房中呢,是根據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所復原的立體模型,下面呢,我將為大家講解這幅《清明上河圖》。

  在人民大會堂上掛有一幅汴繡,不用說您也知道是《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曾經作為國禮,送給馬來西亞的貴賓。那為什麼千百年來人們對這幅《清明上河圖》都倍加推崇呢?因為當我們展開畫卷時,迎面而來的就是一股生民之氣、一股祥瑞之氣、一股和諧之氣。張擇端為北宋時期人,正是這位偉大的畫家第一次將全體畫師的目光由宮廷苑囿和花鳥魚蟲轉到平凡的市民生活中來,從而描繪了這樣一幅我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景象。咱們從這邊看起。在城外的官道上出現了一頂轎子,我們可以想象,裡面一定是坐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後面跟著的是一匹白馬。那女子坐轎在前,男子騎馬在後,這與中國婚禮的風俗是截然相反的。轎子上插著的柳枝點明瞭時間了時間--清明時節上墳歸來。因為墳地的陰氣比較重,所以需要男子走在後面。這隊人馬前面的家丁在驅逐著路上擋道兒的一頭小豬,這頭小豬受到了驚嚇,沒頭沒腦的狂奔起來,於是它就驚倒了這個客棧裡拴著的這匹小馬駒。小馬駒不明情況,仰天長嘶,那它又驚嚇到了路這邊的小孩子,小孩子連忙哭著跑向他媽媽的懷抱。有趣的故事從這裡開始。隨著人口的增多呢,我們也彷彿聽到了各種各樣的叫賣聲。這條河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汴河了。汴河是溝通黃河和淮河的一條漕運要道,引黃河水入淮河。那我們都知道,黃河水是號稱“一碗水半碗沙”的。所以這汴河要是一年到頭都通航的話河道一定會淤積得非常快。所以呢北宋東京就有這麼一條政令,說每年的十月份到來年的二月份汴河之上是不允許通航的,這個時候就專門用來疏浚河道。那來年開春第一批船隻到達開封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呢?正是清明節前後。這也就是張擇端為什麼不選端午、不選重陽而偏偏選擇清明時節的一個要原因了,

  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精彩而溫馨導遊詞可以拉近與遊客之間的距離。給大家推薦的山陝甘會館導遊詞,大家是不是有種想要馬上去旅遊的衝動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