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閱讀課文內容理解要點彙總

四年級閱讀課文內容理解要點彙總

  閱讀理解是高考題目中的重頭戲,在試題中總詞彙量最多,閱讀量最大,在高考英語中起著決定作用。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四年級閱讀課文內容理解要點彙總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一、我的發現:

  ◆爬山虎的腳觸著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

  ◆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牆,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牆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

  ◆如果感到疲勞,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鬚輕微地擺。

  分析:上面的句子寫得具體、準確,說明作者是經過了長期認真、細緻的觀察。

  ▲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如果趕上這麼一場用以耀武揚威的亂子,你就甭想有魚咬鉤了。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分析:上面的三個句子,從字面上看好像作者不喜歡這些小動物,實際上卻表達了深深的喜愛之情。

  ★ 城牆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

  ★ 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

  分析:上面兩句的畫線部分,都是用熟知的事物來比照,讓人容易想像。

  二、畫線部分體會到什麼?

  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解析:這句話表現了榕樹的大,枝幹很多,說明生命力很旺盛。

  2、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解析: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的情景,可見大榕樹有著無窮的生命力,它蓬勃向上,表達了作者讚美、感嘆的喜愛之情。榕樹枝繁葉茂,茂盛,富有生命力

  3、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解析:這句話承上啟下,過渡自然。“站、踏、扶”這三個動詞是說作者已經 身臨其境來到長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說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解析:“多少”表示無數;“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突出了長城之長,與開頭“一萬三千多里”相呼應;“才”在這裡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麼的不容易。整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讚歎之情。

  5、“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有什麼深刻含義?

  解析:爬山虎因陽光照耀而綠,“我”因葉老的教導而深受鼓舞,作者每當想起葉老的教導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樣,總是充滿生氣和活力,所以說“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麼綠著”。

  6、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解析:原本指人想像中的神仙道士的法力。現指支配自然的能力。

  7、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解析:古時候的“千里眼”成了現在的望遠鏡、影片、可視電話。它能讓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

  古時候的“順風耳”,成了現在的電話,它可以讓兩個相距很遠的人很快聽到對方的聲音。還有手機、錄音機都是神話中的“順風耳”。

  古代的人想騰雲駕霧,沒能實現,只能幻想,而現在我們可以騰雲駕霧了。你只要坐上飛機就可以了。

  8、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解析:原意是指大雪好像梨花般盛開,形容事物的生機和蓬勃向上的態勢。這裡借古詩來20世紀的科學技術發展迅猛。

  三、課文道理(體會)彙總:

  1、《爬山虎》作者:葉聖陶

  道理: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就會有所發現。

  2、《巨人的花園》作者:王爾德(英國)

  道理:讓我們體會到,快樂應當和大家一起分享。

  3、《去年的樹》 新美南吉(日本)

  道理:讓我明白了做人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諾的道理。

  4、《卡羅納》體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關愛。

  5、《給予是快樂的》體會:明白了給予是快樂的道理。

  6、《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體會:我們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為祖國做貢獻。

  7、《烏塔》體會: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克服依賴,要有自立精神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四、課文事物(特點)彙總:

  第1單元課文(寫景)

  1、被稱為 天下奇觀 的 錢塘江大潮。我喜歡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2、世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

  3、鳥類眾多的《鳥的天堂》,作者巴金。

  4、絢麗多彩的 火燒雲。

  第2單元課文(觀察)

  1、嫩綠的 爬山虎。

  2、不肯隨遇而安的 蟋蟀。

  3、不輕易改變自己想法的 魏格納。

  第3單元課文(寫童話)

  1、任性,冷酷無情的巨人。

  2、努力去尋找幸福的青年。美麗善良的智慧女神。

  3、珍惜友情,信守承諾的鳥兒。

  4、笑嘻嘻的小木偶。狡猾的小紅狐。

  第4單元課文(寫動物)

  1、高傲,架子十足的 白鵝。

  2、全是海軍上將派頭的 白公鵝。

  3、性格古怪,淘氣可愛的貓。

  4、慈愛盡職的 母雞。

  第5單元課文(世界遺產)

  1、長、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的 長城。

  2、風景優美的 頤和園。

  3、規模宏大、型別總眾多、個性鮮明的 秦兵馬俑。

  第6單元課文(人間真情)

  1、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 鄉親們。

  2、不顧個人安危,急他人所急的李博士。一心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臺灣青年。

  3、失去母親的 卡羅納。

  4、關愛弟弟,只求奉獻不求索取的 小男孩。

  第7單元課文(成長的故事)

  1、有著遠大抱負,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 周恩來。

  2、平易近人,堪稱楷模的 葉聖陶。

  3、熱愛生活的 烏塔。

  第8單元課文(科學技術)

  1、呼風喚雨的 世紀。

  2、神奇、方便舒適的 電腦住宅。

  3、型別眾多的 恐龍。

  五、資料袋(摘自課本):

  1、雅魯藏布的發現,是我國幾代科學家長期艱辛努力的結果。20世紀末,眾多科學家曾先後八次進入這個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並在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首次實現了人類徒步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舉。科學家經過精確的測繪計算呵科學論證,確認雅魯藏布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過去曾別列為世界之最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長370千米,最深處2133米)、秘魯的科爾拉大峽谷(長90千米,最深處3200米),都比不上雅魯藏布大峽谷。

  2、法布林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他迷戀昆蟲研究,曾經用自己的積蓄買了一塊荒地,專門用來放養昆蟲。在這塊荒地上,他對昆蟲進行了長達30年的觀察,揭開了昆蟲世界的許多秘密,創作了著名的《昆蟲記》。《昆蟲記》既是一部嚴肅的科學著作,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讀起來饒有趣味。

  3、童話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作家創作的,著名的有丹麥的安徒生童話,德國的豪夫童話,英國的王爾德童話,中國的葉聖陶、張天翼寫的童話等。另一類是在人民群眾中口頭流傳,後經有心人蒐集、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話》。《格林童話》共有210篇,蒐集整理者是德國的格林兄弟。

  4、截至2003年7月,我國已有29處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文化遺產共21處:北京故宮、長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孔府、孔廟、孔林、孔廟、武當山西藏布達拉宮、北京頤和園、北京天壇。

  5、《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的兒童小說,原名《心》。作者在序言中說:“這部書是特地奉獻給9歲~13歲的小學生的。”書中以小學生的口吻,記述了發生在四年級學生中的一百個動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學生,還有老師以及學生的父母親等平凡的人。他們都具有高尚的品質。小說寫出了他們對祖國和人民、對父母和兄弟、對老師和同學深厚而真摯的愛。小說在1886年發表後,轟動了義大利文壇,先後被譯成許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

  6、遼西地區是個化石寶庫,被譽為“白堊紀公園”。那裡發現的恐龍化石門類之多,儲存之好,舉世罕見。特別是 1996 年以來,那裡多次發現留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有前肢很長的原始祖鳥、後肢修長的尾龍、體態臃腫的北票龍、滿嘴利牙的中國鳥龍和身體小巧的小盜龍。其中有的恐龍身披纖維狀的原始羽毛,有的身披真正的羽毛,為我們提供了部分恐龍向鳥類演化的依據。

  六、課文內容要點彙總:

  1、《觀潮》 趙宗成、朱明元

  寫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浙江海寧鹽官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哆嗦再到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告訴我們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2、《雅魯藏布大峽谷》 楊逸疇

  講了 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8844米),有一個世界最深(6009米)最長(504米)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那裡的水“千姿百態”,自然景色奇異,被譽為“植物型別博物館”和“動物王國”;告訴我們要有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3、《鳥的天堂》 巴金

  講了 作者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一株500多年樹齡的古榕樹,廣東新會)的所見所聞所感,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告訴我們要熱愛和讚美大自然和諧美好的生命力。

  4、《火燒雲》 蕭紅

  講了晚飯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告訴我們要善於觀察火燒雲和遐想它瞬息萬變的奇妙景觀。

  5、《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 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文學家、藝術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講了 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的景象;告訴我們 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遊山西村》 陸游(號放翁),南宋詩人;講了豐收之年農村歡悅一片的氣象、鄉間的風光習俗、農民淳樸和好客的品性;告訴我們不管陷入什麼困境都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

  6、《爬山虎的腳》 葉聖陶

  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告訴我們要有探究的願望,要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就會有所發現。

  7、《蟋蟀的住宅》 (法)法布林

  講了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築住宅的才能;告訴我們要學習認真觀察事物,並用富有情趣的語言來表達。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講了 1910年,魏格納在病房的世界地圖上發現,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東海岸形狀十分吻合,從而推測太古時代地球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巨大板塊,後因大陸不斷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個大陸。為了證明自己的發現,他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工作,找到了許多事實,提出大陸漂移的假說。告訴我們要勇於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9、《巨人的花園》 (英)王爾德

  講了 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裡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園裡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春夏、秋都不肯光臨,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裡。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起來,春天也就跟著孩子們來了,園裡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孩子們再次被趕出花園,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小孩的啟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團,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告訴我們快樂應當和大家一起分享,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10、《幸福是什麼》 (保加利亞)埃林·彼林

  講了三個孩子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去尋找和認識幸福;告訴我們 要想獲得幸福,就要透過辛勤的勞動,給別人帶來方便和好處,讓別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11、《去年的樹》 (日)新美南吉

  講了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給樹唱歌,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樹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後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於是,它心裡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告訴我們做人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諾和保護大自然。

  12、《小木偶的故事》 呂麗娜

  講了 老木匠做了一個小木偶,並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上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以為只要會笑小木偶就會永遠快樂;接著寫小木偶在著急、生氣、委屈甚至是痛苦、傷心時也總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後寫小木偶在女巫的點化下,擁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時他發出了內心的.感嘆:“要是隻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告訴我們: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的快樂。但生活是複雜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之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不同的事情會引起我們不同的情感態度,要用我們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生活,面對生活。

  13、《白鵝》 豐子愷

  講了 一隻引吭大叫音調嚴肅鄭重、步態從容不迫非常傲慢、吃相擺架子非得有人伺候的鵝;告訴我們要熱愛生活關愛生命和學習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14、《白公鵝》 (俄)葉·諾索夫

  講了 一隻有海軍上將派頭、走路慢條斯理、走路優美、生活得自由自在的白公鵝;告訴我們要學習抓住特點對事物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

  15、《貓》 老舍

  講了 一隻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性格古怪的貓;告訴我們要學會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要熱愛生活,要學習表現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

  16、《母雞》 老舍

  講了 一隻先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淺薄、媚欲;後又負責、慈愛、辛苦有“偉大的雞母親”形象的母雞。告訴我們要學習對動物特點的表現方法必崇敬母愛。

  17、《長城》

  講了 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一萬三千多里長,遠看如長龍,近看高大堅固,凝聚我國勞動人民血汗與智慧的萬里長城;告訴我們要了解長城,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要有民族自豪感,以及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事物的方法(從不同的觀察點,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地觀察,並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18、《頤和園》

  講了 長廊、萬壽山和昆明湖等處處都有美麗景色的北京大公園頤和園;告訴我們要學會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和園林藝術的魅力,以及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

  19、《秦兵馬俑》

  講了 在我國西安臨潼出土,規模宏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秦兵馬俑;告訴我們要學會從整體到部分、從一般到重點的觀察方法和列數字的說明手法。

  20、《古詩兩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講了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好朋友孟浩然到廣陵的事;告訴我們要珍惜友誼。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講了 孟浩然的朋友元二將要遠赴西北邊疆,孟浩然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送行;告訴我們學會感受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和積累詩句熱愛祖國的詩歌。

  21、《搭石》 劉章

  講了 一條無名小溪里人們擺放的,任人走,任人踏,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情感的一排排搭石;告訴我們要能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人性美,和學會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竹林

  講了 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有著美好的情感,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有著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

  23、《卡羅納》 (義大利)亞米契斯

  講了 小男孩卡辦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告訴我們要能從講述的故事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真誠理解、互相關愛,以及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進行細緻描述的方法。

  24、《給予是快樂的》 (美)丹·克拉克

  講了 聖誕節前夜,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告訴我們要助人為樂、無私奉獻。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陳沚

  講了 少年周恩來在租界耳聞目睹中國人受洋人欺侮的事;告訴我們要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將自己的學習生活與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大業聯絡在一起。

  26、《那片綠綠的抓山虎》 肖復興

  講了 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發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 學作文應先學做人、學習透過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和作文修改方法。

  27、《烏塔》 汪曉潔

  講了 “我”在羅馬遇到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她趁暑假遊歷歐洲,而且是獨自一人,費用也是她用三年時間打工所掙;告訴我們一是要獨立生活、自立自強,二是想要全面認識世界,必須親身經歷。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講了 (去信)張國強同學認為同學們嫉妒他獲獎,因而疏遠他,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寫信向柯巖老師讀者,希望得到柯巖老師的幫助。(回信)柯巖老師在回信中透過合理的推斷,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誡國強:只有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才能飛快地進步。告訴我們避免犯類似的問題,以及學習如何用書信進行交際。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路甬祥

  講了 先用設問的方法指出人類用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蹟,接著用今昔對比的方法,具體介紹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最後,作者指出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著美好的生活;告訴我們要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要熱愛科學。

  30、《電腦住宅》 蔣豫浙

  講了 一棟位於日本東京市中心建築面積370多平方米,由東京大學教授坂村健設計內部安裝有100多臺電腦的,實驗性綜合電腦住宅;告訴我們 電腦能給人們帶來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適的生活,我們要憧憬未來和探索科學技術。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徐星

  講了 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現了儲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人們想象恐龍飛向藍天、變化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告訴我們要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變過程,要體會科學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的執著與艱辛;要熱愛科學、探索未知。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許龍

  講了 經過航天旅行的植物種子所發生的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以及選育之後果實的實用、藥用及他用;告訴我們 瞭解科學實驗和科學天空的神奇作用,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初步學習說明文的基本表達方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