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文學之美

《蘭亭集序》文學之美

  導語:《蘭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作的一篇文質優美的散文,不僅具有頗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同時也有著文學與哲學的價值。

  文學之美

  古往今來,人們多關注《蘭亭集序》的書法藝術之美,往往忽視了文章本身的價值。其實,這篇散文短小精煉,審美價值頗高,也因此得到了教材編者的青睞,人教版與蘇教版都列在必修課文中,文章具有文學與哲學之美,值得我們品味探究。

  一.文字凝鍊 語言恬淡雋永

  《蘭亭集序》短小精悍,語言清雋恬淡,不失為一篇佳作。文章開頭簡單交代了蘭亭集會的時間、地點、事件及人物,接著將筆鋒轉向了寫景。宗白華先生言:“晉人以虛靈的胸襟、玄學的意味體會自然,乃能表裡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瑩的美的意境!”[1]P211我們在此文中就可以欣賞到開闊美妙的意境。作者並沒有大肆渲染,而是採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蘭亭的曼妙景色。如用“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來描寫山,僅八個字就將山峰的高聳、樹多的特點表現了出來;又如寫水“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給讀者展現了溪流清澈、汩汩流淌的畫面;再如描寫天氣為“天朗氣清”,語言精簡,表現力較強,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快樂輕鬆的心情。基於這篇散文四字短語和對仗句較多,節奏感特強,教師在授課時可採用誦讀法,讓學生在誦讀中感知文意,體會作者的高妙筆法。文中多用反覆的手法,在“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只盛”、“俯仰一世”、“俯仰之間”中,“俯”和“仰”共出現了三次,一唱三嘆,增強了散文的音樂性和節奏感,便於抒情。本文僅324個字,但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由樂到痛再到悲,體現了作者對於人的覺醒,對自己的生命和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追求。

  二.悲傷而又豁達,胸襟大美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氣溫與人們的心緒都並不高亢熱烈。作為文人雅集,以文會友,並不講究官位、門第的高低,而是徹底的平等主義。文中對參與人物的介紹僅有八個字:“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摒棄了一般介紹官職的庸俗手法。這首先表現出王羲之清高曠達的品性與心胸。景色的描繪,他只提山、水、林、竹。花季三月的奼紫嫣紅,繁花似錦,在文中卻不見蹤影。這充分表明王羲之的美學情趣,排斥濃妝豔抹,追求清淡雅潔。描寫宴飲,曲水流觴,迥異於豪飲大觴,浮白大觴。這鮮明表示文人之雅。在風和日麗,天朗氣清之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沉浸於大自然之中,面對宇宙遼廓,萬物踴動,既有襟懷的寬闊與開拓,又有勃勃生機之感悟。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皆備,簡直是天造地設,亙古難遇的好機會。這種闊大無比的景象其實就是作者王羲之胸襟的寫照。雖然文中屢見“豈不痛哉”“悲夫”之類的悲慨感傷之詞句,但是作者是從昔、今、後這樣無限闊大的時間背景和天地之寬、宇宙之大的空間背景中來發感慨的,給人的卻是豁達寬闊,無窮無盡的無限境界,是作者俯仰宇宙,巡察古今之後產生的人生之感,大哉壯矣!

  這種胸襟與境界是魏晉名士們,經過建安、西晉的`玄學淘煉,融合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精髓,經歷漢魏、魏晉、渡江等朝代、歷史的頻繁更替和痛苦探尋之後,對自然、歷史、人生有了極為透徹領悟之後的平淡與深刻,闊大與悲壯。

  三.瞬間永恆之間的深刻

  生命無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來一個普遍命題,魏晉詩篇中這一永恆命題的詠歎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審美魅力而千古傳誦,也是與這種思緒感情中所包含的具體時代內容不可分的。在這次天朗氣清的蘭亭集會中,他由廣闊的自然想到了人生,大自然生生不息,而人的壽命卻有限,這與蘇軾在《赤壁賦》中的“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表達的情感相似。作者深知生命的寶貴,在生活中,他透過服食丹藥以求長壽,“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分也”。他並不贊同莊子所認為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否定虛無主義的思想,他提出“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生與死有分別,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作者作此文時已有50多歲,在當時可算高齡,他對生死問題有著自己的理解,對死亡有清醒的認識,他的思考閃爍著智慧與哲理的光芒。

  具體來說,《蘭亭集序》中蘊含的哲思反映了魏晉文人生死觀的矛盾性。王羲之的蘭亭詩中有這樣兩句“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宗白華對此的評價是“寫出了晉人以新鮮活潑自由自在的心靈領悟這世界,使觸著一切呈露新的靈魂、新的生命。於是‘寓目理自成’,這理不是機械的陳腐的理,乃是活潑潑的宇宙生機中所含至深的理”按照宗白華的說法,王羲之所理解的自然的本質是“理”,這同道家崇尚的“道”應當是不謀而合的,聯絡到在魏晉文人中盛行的服藥求仙的生活方式,我們不難發現包括王羲之在內的魏晉文人應當是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的。此外,道家認為死生應當是統一整體,而不是對立面,《莊周夢蝶》透過夢境與現實的交織,提出了“物化”的觀點,從某種程度上說,生與死同樣是“物化”,並統一於自然之道中,死生對於我們來說也就無所謂悲喜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