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大師梁實秋的故園情結

文學大師梁實秋的故園情結

  梁實秋生於亂世長於亂世。他原名治華,祖籍河北沙河,1903年1月6日生於北京。1915年就讀於清華學校,1923年赴美國,先後就學於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1926年回國,由於戰亂,梁實秋四處奔走,從北平到青島,從青島到廣州,從廣州到四川,再從四川到北平,飽受顛沛流離之苦。1948年梁實秋從北平移居臺灣。二女一子,只有小女兒梁文薔隨他入臺,大女兒梁文茜和兒子梁文騏留在大陸。梁實秋到臺灣後一去就是三十年,一直沒有再回過大陸。山川阻隔,骨肉分離,飄泊旅,因此在梁實秋的散文作品裡,濃烈的故園之思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思鄉和念舊,是梁實秋散文情感的主旋律。他的這份鄉愁到了晚年越是熱烈,因思鄉心切,他一會兒想喝北京的豆汁兒,一會兒又想吃故鄉的栗子,可由於兩岸未實行三通,這些均成泡影。梁實秋幾乎有半數的散文小品都是念舊之作,他的好友、舊交、文壇故人、亡妻,都如生地出現在他的作品裡。“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對家鄉和往事固執的懷念,就形成了梁實秋揮之不去的思鄉情結。

  “過年時須要在家鄉里才有味道。旅淒涼,到年下只有長吁短嘆的份兒,還能有半點歡樂心情?”晚年的梁實秋是一個典型的漂泊無依的老人,得了嚴重的“思鄉病”。對故園強烈的思念使得梁實秋提筆寫下了大量的帶有濃郁思鄉情結的文章,《雅舍談吃》即是代表。《雅舍談吃》所寫的都是作者 30 多年前足跡所至的大陸生活,即北平、上海、青島、武漢、重慶和廣州等地當年的美食,尤其是對於北平四時八節的`飲食風尚,名樓飯莊的佳餚名廚,街頭巷尾的零食小吃,不斷流露出讚賞之情,寄託著對故土家鄉的眷戀和嚮往。作者曾說:“偶因懷鄉,談美食以寄興。”道出了寫作的真意。事實上,也確實是“借一飲一啄,品味久歷人生,回首追憶過去的美好時光,著文談吃以遣懷寄興來過癮,作一番回鄉的夢和精神漫遊。

  梁實秋生長在北京,凡是與北京有關係的,他講起來無不如數家珍,且充滿了一脈深情。他對北京的名吃、風味瞭如指掌。在描寫京城美味中,有全聚德、便宜坊烤鴨;正陽樓、烤肉宛的烤羊肉;致美齋的鍋燒雞、煎餛飩、爆雙脆;東興樓的芙蓉雞片、烏魚線等等。在談到這些名吃時,他經常是旁徵博引,用一些古詩文的名句來證名菜的美妙。對北京小吃,從“豌豆黃”“熱芸豆”“鐵蠶豆”到“爬糕”“油炸花生仁”等等,他均能一一說出它們的製作方法,味道特點。還有許多因歷史沿革的關係原義已經失去的街道名稱,他也記憶猶新。例如,“肉市”已不賣肉,“米市衚衕”已不賣米,“鴿市”已無鴿等等。足以看出梁實秋對自己的故鄉有多麼熟悉,而在這種娓娓細語中又透露出多少的親切。“除卻巫山不是雲”之感悠然而生,一句話說到家,他太熱愛自己的故鄉了!

  《雅舍談吃》是真正的“意在吃外”,或者說在“吃”中隱現著一股濃郁的鄉愁,透露其思念故土的文化情懷。如《火腿》,分述三個片斷性的回憶:一是在上海吃火腿,鮮明似火的瘦肉,依稀透明的肥肉,“至今思之,猶有餘香。”具體地描寫了火腿的色、香、味。而色越鮮,味越濃,越想吃,又吃不到,思鄉之情就越濃。二是回憶在民國十五年冬,在南京與友人共享的情景。而今與友人天涯各一方,何時才能相見呀,思鄉的心情變得惆悵起來。由吃火腿想到人,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一種無可奈何的浪跡天涯的遊子的思鄉之愁躍然紙上。三是憶抗戰時,與張道藩在重慶留春塢吃的那頓火腿。吃火腿的地點由上海轉到南京,由南京吃到重慶。接著來到了臺灣,偶得一隻真的金華火腿,去切割時,老闆的舉止言談把文章推向了高潮。當老闆把火腿劈成兩截時,他驚叫道:“這是道地的金華火腿,數十年不聞此味矣!”離鄉有年,火腿勾起了他故土的情懷。細細地品著來自內地的火腿,“言外之意”是他心中不解的思鄉情結,濃烈、迴盪。

  1987年梁實秋先生故去,家人把他的墓碑面向隔海相望的大陸,大就是為了使這位文壇宿能在九泉之下遙望魂牽夢縈的故鄉吧!

  (來源:凱風網江蘇頻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