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詩秋詞

劉禹錫的詩秋詞

  劉禹錫的這首詩不僅僅表現出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響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全詩如下;

  秋 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

  萬里晴空,一隻鶴凌雲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註釋】

  ①悲寂寥:悲嘆蕭條。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開。

  ④碧霄:青天。

  【劉禹錫詩鑑賞】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這兩句是對當年曆史的回顧。公元279年(西晉咸寧五年),司馬炎為完成統一的大業,下令伐吳。在東起滁州西至益州的遼闊戰線上,組織了數路大軍,向東吳發動了全面進攻。當時身為龍驤將軍的王濬,在益州造戰船,“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處門,其上皆得馳馬往來”(《晉書·王濬傳》),此即詩中所言之“樓船”。船造好後的第二年,王濬帶兵從益州出發,沿江東下,很快攻破金陵,接受了吳主孫皓的投降,從此東吳滅亡。

  詩人把這場歷時五個多月紛紜複雜的歷史過程全部刪去,只截取了王濬發兵和吳國滅亡這兩個開始與結束的場面,便集中概括了歷史的全部過程。“下”與“收”二字,連貫而成,相互呼應。前者表明王濬兵來之迅猛;後者寫出東吳政權覆滅之命運,冠以“黯然”,更見慘悽。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是承上聯具體地寫出金陵政權“黯然收”的景況和原因。“千尋鐵鎖”是東吳在西塞山下江險磧要處的設防。它包含有兩層意思:一是表明孫皓政權儘管腐敗,但還是不願輕易失國,而進行拚死抵抗的;二是渲染王濬的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當時的東吳,為防禦晉武帝的討伐,曾在西塞山一帶築營壘,設江防,並用鐵鎖鏈橫截長江,以阻擋王濬的樓船。但王濬用木筏數十,上載麻油火炬,燒融了鐵鏈,直抵金陵城下,迫使吳主孫皓舉“降幡”投降。從歷史上看,當時的東吳,非兵不多,將不廣,城不固,地不險。只因孫皓不修內政,荒淫誤國,致使“上下離心,莫為皓盡力”(《三國志·吳書·孫皓傳》),所以必然要導致“鐵鎖沉”“降幡出”的下場。這個歷史教訓是深刻的,不能不令人感慨深思。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兩句是詩人觸景生情,對歷史上的興亡,發出傷心的慨嘆。眺望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聳立,其下的長江在寒秋中滾滾東流。可是當年在金陵的帝王都不見了。“往事”二字,包蘊深沉,它指自東吳以後在金陵相繼建都的.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這些政權的滅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們總不接受歷史的教訓,在迴圈往復地因襲著前人的失誤而不自省。

  正如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說:“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具有政治家頭腦的劉禹錫,對這一點自然理解得很深,所以他積極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集團,奮起改革時弊,力求挽救衰敗的唐王朝。可是殘酷的現實,使自己的願望不僅不能實現,反而使自己與集團其他諸人都屢遭迫害與打擊。所以這裡的“幾回傷往事”,不僅有對前朝興亡的感嘆,也有對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訴。一個“傷”字,充分表現了悲痛之情。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是全詩的主旨。詩人對往事的“傷”是根於當世的憂,傷往事是次,憂當世是主。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後,雖然表面上還維持著統一的局面,但是幾代皇帝都寵信宦官,排擠忠臣。藩鎮割據愈演愈烈。如詩人認為,這種情勢若繼續維持下去,必然要加速衰敗,重蹈歷史的覆轍。所以“今逢四海為家日”既是詩人欣喜唐王朝這個暫時還統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這個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壘蕭蕭蘆荻秋”大概將會成為唐王朝未來的真實寫照。後人會和此時的詩人一樣面對前朝的故壘遺蹟,在一片秋風蘆荻的搖曳之中而傷心嘆喟。如此在內容上則深化了詩的主題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幾回傷往事”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西塞山懷古》一詩敘說的內容是歷史上的事實,狀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實景,抒發的感嘆是詩人胸中的真情。詩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襯,相長相生,營造出一種含蘊半瞻的蒼涼意境,給人以沉鬱頓挫之感。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公元805年(永貞元年),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劉禹錫也參加了這場革新運動。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鎮、官僚勢力的強烈反對,以失敗而告終。順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賜死,劉禹錫被貶。可貴的是,詩人在遭受嚴重打擊後,並沒有消沉下去。劉禹錫貶到朗州(湖南常德)時,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卻被趕出了朝廷,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做事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詞二首》就是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寫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