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陸游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的原因

簡析陸游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的原因

  前言:

  陸游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生活年代介於北宋末和南宋的初、中期。這一特定的歷史環境影響並造就出他的作品中所洋溢位的愛國主義情懷,本文將簡要分陸游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的原因。

  正文:

  陸游出生在北宋滅亡之際,他的一生經歷了宋宗、欽宗、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六朝。南宋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可恥的時代之一,統治者為能苟且偷生地保住自己的半壁江山而不斷地對金採取奴顏婢膝地獻媚政策。由於每年要向金進行歲貢,無形中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持續了一百多年的宋金戰爭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在國破家亡、動盪不安的歷史環境中,陸游激昂慷慨、悲壯沉痛的愛國主義詩詞作品便隨之產生了。

  1. 陸游年幼時的經歷

  陸游出生後的第二年(1127年),北宋被金所滅,朝廷南遷,統治者不謀收復之事,只求保住自己的小朝廷,民心士氣隨之萎,老百姓生活在重稅的壓迫和官吏的橫暴之下。

  年幼的陸游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靖康元年,他隨家人南歸,沿路滿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情形。“我生學步逢亂世,家在中原亂奔竄,淮邊夜聞賊馬嘶,跳去不待雞號旦,人懷一草間伏,往往經旬不炊[1]。童年的所見所聞給陸游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這些經歷一直存留在他的腦海中,對日後陸游寫同情和哀傷中原老百姓疾苦生活的詩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父親和前輩的影響

  陸游愛國主義精神的形成,和他成長的家庭以及所受到的家庭薰陶是密不可分的。山陰陸家可謂名門望族,陸家人才輩出:陸游的高祖陸軫曾做過會稽太守;祖父陸佃,少從王安石學經,屬於王氏新學人物;其父陸宰師承陸氏家學,很有學問,也能寫詩,曾做過淮西常平使者等官職。陸宰與投降派勢不兩立,因此受到投降派的排擠,在建炎初年(1127年)陸宰回到山陰後,奉祠家居,但仍不忘國事,與士大夫的主戰派多有來往。這些人中有周侍郎、給事中傅卿和參知政事李光,他們都是陸宰的好友,在政治上都反對賣國求和,因此受到秦檜的迫害。[2]陸宰和前輩憂國志士之間的言行對兒時的陸游影響甚遠,他們慷慨激昂的交談,憂國憂民的情緒,給少年時代的陸游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紹興初,某甫成童,親見當時士大夫,相與言及國事,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苦,人人自期以殺身翊戴王室,雖醜裔方張,視之蔑如也,卒能使虜消沮退縮,自遣行人請盟,會秦丞相檜用事,掠以為功,變恢復為和戎,非復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憤入地者可勝數哉!今觀傅給事與呂尚書遺帖,死者可作,吾誰與歸?”[3]

  “一時賢公卿與先君遊者,每言及高廟盜環之寇,幹陵斧柏之憂,未嘗不相與流涕哀慟;雖設食,率不下嚥引去。先君歸,亦不復食也。”[4]

  3. 曾幾對陸游的影響

  陸游十八歲時認識了曾幾,曾幾是宋代著名的學者,他繼承了胡國安的春秋學。[5]曾幾和陸游可說是忘年之交,陸游詩歌的形成,得益於曾幾的教誨,在愛國主義思想的形成方面,陸游也受到了曾幾的影響。

  “發似秋蕪不受耘,茶山曾許與斯文,回思歲月一甲子,尚記門牆三沐春。”[6]曾幾這一年五十九歲,他對陸游所起的影響是異常之大,陸游對曾幾也是崇拜之極。“兒時聞公名,謂在千載前,稍長誦公文,雜文韓杜編,夜輒夢見公,皎若月在天,起坐三嘆息,欲見亡由緣……”[7];“憶在茶山聽說詩,親從夜半得玄機,常憂老死無人付,不料窮荒見此奇,律令合時方帖妥,功夫深處卻平夷,人間可恨知多少,不及同君叩老師。”[8]曾幾是江西派的代表,而且主張抗金,反對議和,因遭秦檜的忌恨,被罷官寓居會稽跡寺,陸游經常去拜見曾幾,“見必聞憂國之言”[9],陸游跟從這樣的老師學詩,自然就會受到潛移默化地影響。

  4. 愛國將領對陸游的影響

  南宋統治者的腐敗、無能和軟弱讓金不斷肆意南侵,而南宋卻一直用求和的方法去維持小朝廷的短暫安寧,這種動盪的局面造就了一批愛國將領和愛國文人的出現,他們相互影響,相互聯絡,逐漸形成了對金採取奮勇抵抗的主戰派。其中以張浚、王炎對陸游的影響最大。張浚身居要職且是陸游的長輩,而當時陸游的官位卻較低,但相同的志向使兩個人成了忘年交。陸游竭力支援張浚積極備戰,反對議和。由於受到奸臣的迫害,張浚最終抱恨而終,他在遺囑中說“吾嘗相國,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即死不當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這種臨死前仍不忘國破家恨的愛國主義思想深深地影響著陸游,對張浚的離世,陸游悲憤萬千,“張公遂如此,海內共悲辛,遺虜猶遺種,皇天奪老臣。”[10]

  後來陸游到南鄭後,在參知政事、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為官。陸游積極地為參戰作準備,並提出了“經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始,當積粟練兵,有釁則攻,無則守。”[11]的進取之策,但南宋時戰時議的搖擺政策使大批愛國將領無所適從,不久之後朝廷更將王炎調離至其他地方,最後竟在政治舞臺上銷聲匿跡。但陸游對王炎的知遇一直感激不盡,在後來的詩句中都多次提及過。

  另外還有周必大、李石、陳山、劉儀鳳、王十朋、張孝祥、王、韓元吉等人,都是陸游紹興三十年到臨安為官後結識的朋友,他們意氣相投,友誼篤厚,在對敵抗戰恢復大計上都有共同的'語言。[12]

  在南宋,還有一位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辛棄疾,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更是一位上過沙場、不畏敵人的英勇戰士,曾多次參加過抗金的戰鬥,因此陸游對辛棄疾是懷有一份深深地敬意之情。晚年陸游閒居山陰,辛棄疾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兩人來往甚密。“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13],稼軒對陸游的影響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