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練習及答案

《琵琶行》練習及答案

  導語:《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作為一首敘事長詩,這首詩結構嚴謹縝密,錯落有致,情節曲折,波瀾起伏。

  創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譁,藩鎮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貴,於是被貶為江州司馬。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多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於變相發配。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鬥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已兩年,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藝技紅極一時,年老被人拋棄的歌女,心情抑鬱,結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體裁,創作出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琵琶行》練習及答案

  一、雙基夯實

  1.下面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

  A.潯陽(xún)        楓葉(fēnɡ)

  瑟瑟(sè) 遷謫(zhé)

  B.慢捻(niǎn) 霓裳(ní)

  六么(yāo) 嘈嘈(cáo)

  C.幽咽(yè) 暫歇(zhàn)

  乍破(zhà) 轉徙(xǐ)

  D.收撥(bō) 裂帛(bó)

  鈿頭(diàn) 銀篦(bì)

  【答案】 C(暫讀“zàn”)

  2.選出加點詞與現代漢語意義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  )

  ①明年秋 ②委身為賈人婦 ③曲罷憫然 ④今漂淪憔悴 ⑤鐵騎突出刀槍鳴 ⑥整頓衣裳起斂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為長句 ⑨暮去朝來顏色故 ⑩老大嫁作商人婦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⑧⑨ D.④⑤⑨⑩

  【答案】 B(①⑤⑥⑧⑨⑩句中加點詞都屬古今異義,所以選B。)

  3.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

  B.錚錚然有京都聲沛公然其計,從之

  C.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得復見將軍於此

  D.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答案】 C(C項均為介詞,在。A項,助詞,附在詞或片語後構成名詞性“者”字片語,用來指代人,可譯為“……的人”/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B項,形容詞詞尾,……的樣子/動詞,認為……正確;D項,動詞,寫,作/動詞,認為。)

  4.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

  B.是夕始覺有遷謫意自言本是京城女

  C.輕攏慢捻抹復挑商人重利輕別離

  D.低眉信手續續彈勝似閒庭信步

  【答案】 D(兩個“信”字都當“隨意”講。)

  5.選出與其他三項句式不同的一組(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C.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D.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答案】 D(D項為賓語前置句,A、B、C三項均為省略句。)

  6.下列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琵琶女“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是由於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說,也不願見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這個疊音詞摹聲,又用“如急雨”這個比喻使樂聲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語”用了誇張的手法。

  C.“間關”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像“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

  D.“幽咽”之聲,悲抑哽塞,而這種聲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

  【答案】 B(“誇張”不正確。)

  7.詩人用“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來表現琵琶女出場時遲疑不決的心情,意在強調的是(  )

  A.拘於禮法,男女有別,不能見男人

  B.技藝高超,彈奏能手,不屑見官人

  C.深懷怨恨,內心痛苦,無心見生人

  D.世態炎涼,人心叵測,不可見路人

  【答案】 C(琵琶女的遲疑是因為她“無心見生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