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高中語文課本中愛情詩歌的意象

賞析高中語文課本中愛情詩歌的意象

  詩歌是靠意象說話的,詩歌的語言就是意象的語言。古人說“詩言志,歌詠言”,這裡“志”是表達意象的,即“託物言志”,“假象見意”之意(皎然《詩評》)。“物”、“象”就是詩意的載體。

  愛情詩在詩歌藝術的苑囿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雅士為之歌詠。阿里斯托芬在柏拉圖的《會飲篇》裡說,人原來是一體,上帝要懲罰他的罪過,就把他截為兩半,才有男有女,所謂“愛情”就是這已經割開的兩半要求會合還原為一體。愛情是人類本能的情感,也是最高尚的情感。因此作為愛情詩的意象也必然是經過詩人反覆錘鍊的,也是最耐咀嚼的。

  新教材第三冊高密度的集中了古今中外的優秀詩篇,其中直接描寫愛情的就有《我願意是急流》、《邶風 靜女》、《迢迢牽牛星》、《雨霖鈴》、《鵲橋仙》、《一剪梅》等共六篇,涉及愛情的還有《衛風 氓》、《孔雀東南飛》等。要賞析這些詩歌,首先得賞析它們的意象,《我願意是急流》中裴多菲作為抒情主人公對心上人傾訴,願意是“山裡的急流”、是“河邊的荒林”、是“山岩上的廢墟”、是“山谷底的草屋”,只要如同“小魚”、“小鳥”、“常春藤”、“爐火”般的愛人能活得很快樂幸福,而且在詩節的末尾,為襯托已成長為“珊瑚似的夕陽”的愛人的輝煌,他願意是“雲朵”、是“破旗”,在詩裡作者有意把抒情意象設計得非同尋常的破敗、貧瘠、荒涼,可是正是這樣的意象卻收到了比華美、富饒的意象更能打動人心的效果,這樣的甘於奉獻、犧牲,讓哪一個懷春的女子不為之所動?所以三個月後,尤麗亞就和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了。這樣的情感意象表達不光感動了尤麗亞,其實也感動了所有讀這首詩的人。這就是意象的妙用,法國著名作家雨果也曾說過,“詩人應該選擇有‘特徵’的的東西”,也只有“特徵”的東西,才能給讀者深刻、鮮明的印象,迅速真切的喚起讀者的想象、聯想。

  《邶風 靜女》中作者以客觀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古老的愛情的美麗及魅力,在第一章,用了動作意象“搔首踟躇”再現了一個焦急不安的,幸福緊張的痴情小夥兒,同時一個可愛美麗的女孩形象也躍然紙上。接著在第二第三章又透過小夥回憶“有煒的彤管”,“洵美且異的荑”讓我們感到了詩人“寫神寫形之妙”,按常理,彤管肯定比荑草貴重,但是作為表達愛情的信物的“荑”畢竟是她親自跋涉遠郊採來的,物微而意深,禮輕情意重,如果說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戀人紅潤的面容,那種“悅(說)懌”只是對外在美的欣賞;而接受“荑”草,則是對她所傳送的那有著特定內容的真情的理解與珍視,已經超越了對外表的迷戀進入了追求內心諧和的高層次的愛情境界,而且初生的白茅也將長成茂盛的草叢,預示著愛情將會被進行到底。詩歌的最後兩句的獨白揭示愛茅草其實是愛屋及烏,卻也別具真誠、率直的純樸美。對這樣一位痴情的男子的一腔真情,我們能說什麼呢?唯有感動罷了。

  《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中描寫離情比較出色的詩篇,在中國關於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在《詩經》裡已經提到,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在曹植的《九詠》裡“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已經明確他們是夫婦了。而此詩比曹詩略早,意象也定為天上的這一對,其實作者更想表達的應該是地上的無數雙。織女的素手撫弄著機杼,卻淚如雨下,這些動作意象傳神的刻畫了一個因相思而無法勞作的女子形象,那阻隔牽牛和織女的銀河既清且淺,兩人相隔並不遙遠,雖只一水相隔卻相視不得語。於是這既“清且淺”的水就成了阻礙天下眷屬們團圓的不可逆的勢力,是專制,是衛道士的象徵。“盈盈、脈脈”兩句又把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刻畫的逼真又生動。

  《雨霖鈴》是“失意無俚,流連坊曲”的柳永從汴京南下時與戀人的惜別之作。詩歌開始就用“寒蟬”、“驟雨”、送別的“長亭”等意象來渲染了一個清冷蕭瑟的送別之秋。“留戀處,蘭舟催發”,是實話實說,卻也是以精練之筆刻畫了留戀與催發的矛盾,多麼想與心上人再呆一會兒,可惱人的催促不時在耳邊響起。於是就有後面的非常經典的動作意象“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語言通俗而感情真摯,使人身臨其境也恰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後來有很多的寫離情的句子都不及這句的擲地有聲。爾後的“千里煙波”、“沉沉暮靄”又對離別加以著色,使得廣闊遼遠的空間都充滿了濃密深沉的煙靄,也充滿了濃密深沉的離愁別緒。詞的下片有可與東坡相與爭勝的名句:“楊柳岸曉風殘月”。據俞文豹《吹劍錄》雲:“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三個名詞三個意象,構築了一個這樣優美的意境: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氣氛之悽清,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全再現於畫面之中。陳植鍔在《詩歌意象論》一文中說:“

  一首詩歌藝術性的高低,取決於語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詞作之所以被千載傳誦甚至被人奉為至愛,其意象的成功運用確是功不可沒。

  《鵲橋仙》是又一首以牽牛與織女為題材的作品,“纖雲”“飛星”這兩個物象在詞作者眼裡一開始就具有人情味兒,纖雲弄巧為的是展示織女織造雲錦的巧手,飛星也為傳遞他們的離愁別恨而飛馳長空。接下來的相會場面更是驚心動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在盈盈的銀河之畔相會了。“金風玉露”代表冰清玉潔,在這樣的背景下,高尚純潔的愛情自然勝過人間無數。“柔情似水”,那如水一般斬割不斷的柔情,在一年一度只此一次的七夕相聚面前顯得無能為力,只好把心頭的相思愁緒化作一掬清淚灑在這迢迢銀河裡。“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作為結句,使全篇為之一振,是它把悽悽艾艾的別情點化到神奇高尚的精神境界。因而使得此詞的境界遠遠超出同時代的同類作品。

  《一剪梅》也是相思懷人之作,首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中有兩個意象“香殘的紅藕”、“玉簟”,表明了季節,烘托了心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徵。枕蓆生涼既是肌膚感覺,也是淒涼獨處的內心感受。“獨上”二字含義頗豐,點明瞭處境也揭示了離情。“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句中“雁”、“月”是古人常用的意象,鴻雁傳書,憑月抒懷,詞人在這裡同樣也是望斷天涯,神馳象外,她也是盼雲中錦書以至於望穿秋水。下片的“花自飄零水自流”,寫的是落花流水之景,而所喻的則是人生、年華、愛情等,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句寫自己的愁苦之時,還推己及人,可見兩心之相印,足以證明雙方愛之篤,情之深。也正因如此,人各兩地,心籠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如此纏綿婉轉的情感表達,除了作者有自己親身感受的原因之外,使用意象的成功也是至關重要的。

  以上是直接描寫愛情的詩歌,其中涉及到愛情的《孔雀東南飛》中也使用了兩個很典型的意象“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詩句用“蒲葦”、“磐石”來表達對愛情的忠貞與執著,只可惜在強大的阻力面前這種對愛情的表白最後化作一曲悲歌。

  把優美的愛情詩歌選進高中教材也是與時俱進的必然,作為文化遺產或文化傳承中的精華,當代中學生理應汲取,而不是迴避,高中生心理、生理雖未完全成熟,但對於越來越低齡化的“早戀”現象的耳聞目睹,使得他們早就認識接觸到這類個人情感的敏感話題,為避免社會不良文化、庸俗文化對他們的誤導、誘惑,語文學科勇敢地站出來肩負倡導健康、高尚的情感的使命,透過文學藝術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讓學生感受到人類心靈世界的豁達與開闊,人類情感世界的美好與高尚,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