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維亞的多維度散文隨筆

莫拉維亞的多維度散文隨筆

  試著觸及人生的多維度。它可以是任何多面體,而不只是一條路。

  讀過兩本義大利作家莫拉維亞的作品《注意》和《同流者》。這部日記體的作品《注意》更讓我領略到了作者多維度的世界體系。

  從其他作品,我們或許會收穫知識、情懷,而讀莫拉維亞的作品,顛覆的是我的整個思維方式。

  我們一直所用的思維方式都是由點到線再到面,而莫拉維亞不是,他是從面開始,思維散射,最後連上邊緣線,形成一個作品體系。

  很多作家,他們的作品之間都有相似性。而莫拉維亞,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互相完全獨立,你找不到任何相似的痕跡。

  以前看過一本小說《謊言家族》,它就是透過一本作品解釋“謊言”的內涵及周邊。

  而莫拉維亞又與此不同。這個作家,他的整個思維就是與眾不同。他選取的一些事例,都比較獨特,或者說他把平常的事物,在他的眼光下,賦予了獨特性。我才理解到什麼是視角獨特。

  再看他的分析,沒有一句平鋪直述。即使是寫他本人心理活動,你也看不出他的觀點。那些貌似“觀點”的語句,就像謎面一樣,把你帶進了更深的謎題裡。

  我又想起我看過的一本推理小說《深夜的文學課》,講的就是文學是一場遊戲的論題,講的作家利用文學作品帶領讀者進入解謎遊戲。

  這就是為什麼,每當我放下了莫拉維亞的一本小說,去做別的'事以後,當我靜下來,我又會忍不住去看他的那本小說。

  通俗地講,這就是小說的伏筆做到了位吧。可又不完全是這樣。因為我有體會,有些小說是透過虐心,讓你忍不住看下去,因為太虐心,你總想看到美好的結局,所以你一直看。可是這樣的小說,往往看的時候驚心動魄,卻沒有任何可回味之處。就像有的愛情,進行的時候驚心動魄,回憶起來除了虐還是虐,不會有收穫,甚至不會感到舒心。這樣的作品,是有人買,有人看,可它不管讀者讀過以後有沒有回味,一味追求情節伏筆,就不是好的作品,也不會傳世。

  莫拉維亞的作品,有一種神秘感。我很好奇作者的這種筆法是如何練成的。不要平鋪直述,不要就事論事,不要表露自己觀點。透過事情的發展,人物的語言描寫,自己的心理描寫,來推動作者要表達的人物的思想變化。人物的思想變化,不是像韓語那樣,動詞加個字尾,這種簡單的處理。不是我說我變了,我就變了。

  讀小說需要研究。初讀小說的人,讀了大量的小說,可能都還停留在表面,比如故事,比如情感,比如摘抄的好句子。當讀的比較多了,會不自覺地開始思考比較,研究。

  人生的多維度,不是你一條路走到底。不是你從哪裡出發,到哪裡結束,不是像韓語的慣用型那樣簡單。

  你站在一點,你的思考就可以在你所在的平面發出射線。你甚至可以鑽入別人的體內。只要你聽到了他在說的話,只要你看到了他。你甚至可以鑽入物體的內部,你可以是櫃子,可以是燈,可以是牆。這樣你感受到的世界才是多維度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