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的生活讀書筆記

阿黛爾的生活讀書筆記

  說來也奇怪,我知道這部電影,並不是因為裡面那近乎寫實的性愛畫面,而是蕾雅·賽杜在裡面那一頭藍頭髮。

  那抹藍實在太明亮了,讓人過目不忘。我在想,又一部備受好評(在國外)的同性題材影片,這回又想表達些什麼呢?

  其實同性題材的影視劇看了有不少了,倒不能說窮盡所有並已經研究透了,而是這類題材基本的口徑和認識已經在電影界固定了下來,多多少少也能看到一些規律在裡面。

  一來,單獨給這類影片定一個型別,我一直是反對的,因為這無異於標籤化了某部電影。儘管很多演員和導演一直強調,這無關性別,愛就是愛,但是如果它是愛情片,就歸類於愛情片好了,為什麼非得貼上一個“同志片”這樣的稱號?不過給影片分型別這是美國那邊的事,歐洲就沒有這種說法。

  二來,這類影片常見的兩大主題,就是自我認知和艾滋問題。自我認知包括很多層面,對性向的認識到認同,怎樣去理解愛及認同這樣的愛,如何擺脫迷茫正確對待生活,如何正視自己及這個社會對這類群體的看法等,能引申的範圍很廣。艾滋的範圍則相對較小,人們在病痛中的掙扎與愛情,去爭取權益,去抗爭,去呼籲社會給予關注……

  可能也有例外的,但影片的表現形式不同,即使講述同一個主題,也能帶來許多不一樣的感想,這也是我持續關注這類影片的原因。

  阿黛爾的生活,同理,講述阿黛爾這個人對自我的`探索與認知。歐洲電影,慣用寫實拍攝手法,篇幅長,節奏慢,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觀影者彷彿像是一個偷窺者,目睹了阿黛爾的整個歷程,像是陪著她走過了一段最為迷茫的歲月。

  沒錯,迷茫,影片講述得就是阿黛爾的迷茫。說的籠統一點就是對性向的迷茫,其實是在對自我身份的探索。她一直在嘗試,試著去愛男人和女人,以瞭解自己希望一份怎樣的愛;試著去體驗與愛人在一起的生活,磨合這份愛,找到平衡的點;試著去接觸自己不懂的知識領域,融入與自己格格不入的社交圈子,在這份愛中去付出,儘自己所能投愛人之所好。

  但是,她一直在被牽著走。就像Emma在劇中所說,她可以做一些自己擅長的事,或能證明自己價值的事,Emma也不希望她是一味地迎合自己在生活。但阿黛爾沒有,她在這份愛中找不到自我,她太害怕失去,反而束縛了自己,也讓愛人感到了疲倦。

  她的迷茫點在於,她始終不知道自己想要一份什麼樣的愛情。她與Emma在性事方面很合拍,在這過程中她感到非常愉悅,於是她以為這就是她期待中的愛情。也許她是很愛很愛Emma,但是她從未思考過自己理想中的感情生活應該是怎樣的。生活不能全憑感覺來走的,當Emma想安定下來,想要一個能全面支援自己事業的伴侶時,阿黛爾根本不能滿足她的要求。

  但阿黛爾是幸運的,她遇上了Emma。Emma在她身上注入了無限的柔情,讓她能真正感受到愛不分性別,讓她學會了如何感受愛情。Emma是一個坦蕩蕩的人,對自己的生活有規劃,有事業心,對待愛情有清醒的認識。她是阿黛爾的對立面,她可以成為範例,教會這個迷茫的女孩尋找正確的方向。

  總結起來,最終都是讓我們感受何為愛,如何去認識愛。如果能理解這個層面,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它能受到好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