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導遊詞15篇

新疆導遊詞15篇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遊,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遊詞,藉助導遊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我們應該怎麼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疆導遊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疆導遊詞1

列位團友:

  各人好。

  本日我們要去的處所是妖怪城。 “妖怪城”在內地蒙古語稱為“蘇木哈克”,哈薩克語稱為“沙依坦克爾西”。這些都是指妖怪出沒的處所。烏爾禾妖怪城在克拉馬依市以北100公里處,和布克塞爾縣以南30公里處。該城區周遭10平方公里,海拔350米閣下。搭車至此,面前一亮,可見妖怪城縱橫交織,垛堞理解,儼然一座古城堡;可見狼豺豺狼,牛馬羊犬,可見高包臺崗,奇石怪巖。逐步走近它,才知道在這城中,寸草不生,鳥獸絕跡,時而悄然無聲,一片死寂;時而暴風驟起,黃沙迎面,遮天蔽日,悄然的古堡發出淒厲的吼聲,如泣如訴,讓人感想可怕和荒唐,感想隱秘和驚奇,感想莫測和高妙,更感想了焦急和不行思議。而零間隔打仗的感受卻截然差異,剛走到這些奇形怪狀的土丘眼前,放眼望去,會發明這裡"堡"群林立,聯貫無際,人似乎立在一片曾經樓市林立的都市廢墟眼前,滄桑感油然而生。當人們險些都仰著頭走到這些土丘之間的安定上時,又發明這些龐然大物廣泛突起有三四層樓高,有的被風化成城堡狀,危臺高聳、垛堞理解;有的呲牙咧嘴,狀如怪獸;有的像古歐洲氣魄威風凜凜的構築殘骸,亭臺樓閣、簷頂宛然;尚有的像美少女的側面像,眉宇舒張、唇帶微笑。落日西照,一座座荒蕪的土丘在地上投下了長長的陰影,似乎一隻只飢餓的暗中之手正向人們腳下移動,讓人禁不住脊背發麻,避之不及。

  妖怪城在1億2萬萬年前的白堊紀,曾是一片淡水湖泊,這裡湖泊遼闊,天氣暖和,植被繁茂,是恐龍家屬的樂土。這裡曾先後發明白“克拉馬依龍”、“烏爾禾劍龍”、“準格爾翼龍”的化石。但跟著光陰的流逝,湖泊消散了。龐大的地質結構行為把深埋地下的岩石抬升成高山。湖地升起為陸地,湖底被水浪千百次打磨過的山或礁石,突然見上了陽光、風雨,成了陸地上活的雕塑。這些由泥板岩、砂岩等構成的小山,和裸露的湖底,經風的手指、雨的手指、太陽的手指年年代月的撫摸、打磨,在沙漠荒野成型之時,青海導遊詞,土色的裸山也成型了……顛末億萬年的風削雨蝕,水刷雪浸,烏爾禾妖怪城也就呈現了。

  烏爾禾妖怪城在妖冶的陽光下,一片光輝燦爛光輝,披髮著大西北男性的美,陽剛的氣質;在陰雨氣候,一片晦暗迷濛,凝結了諸多可怕與傷害,似乎墜入了巫婆佈下的迷魂陣。而到了冬天,烏爾禾妖怪城溘然變得那麼溫柔,穿戴皎潔的衣裳,蓋著銀色的雪被,像一個孩子一樣睡著了,夢裡閃現出天堂……只有暴風吹來的時辰,妖怪城才感動得失去理智,癲狂不已,飛沙走石狂舞,狼嚎虎嘯怪鳴,像瘋了的"西毒"歐陽鋒,讓你畏懼戰慄,只想遠遠地逃避。

  妖怪城地表突兀怪異,地下儲藏著富厚的優質石油和自然瀝青,是故國的一塊寶地。跟著克拉瑪依油田的成長和擴大,這塊蠻荒之地再不是"妖怪"們的樂土而是已被勘察開劈的新油田。高聳的井架,一株株挺撥的採油樹,石油工人豪邁的笑聲,使這迂腐的城堡佈滿當代化的氣韻和無窮活力,預示著這裡將建成新石油出產基地和當代遊覽勝地。

新疆導遊詞2

各位遊客:

  在參觀高昌故城後,我們再去交河故城。與高昌故城一樣,交河故城歷史上也是絲綢之路上的交通重鎮,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的都城,唐朝安西都護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漢代班超父子、唐代玄類法師及邊塞詩人岑參等都曾到過這裡,留下千古佳話和不朽詩章。“交河城邊飛鳥絕,輪臺路上馬蹄滑”,昔日繁華的交河城,如今僅存城基及斷壁殘垣,但當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歷歷可辨,下面就讓我們前去考察吧!

  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歷史

  遊客們,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西10公里的雅爾湖鄉,處於雅爾乃孜溝中30米高的巨大黃土高臺上,東西環水,狀如柳葉,為一河心小洲。故城南北長約1650米,東西最寬處約300米,四周為高達30餘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崖下是已近乾涸的河床。故城建築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當地人也稱其為“崖兒城”,城的建築以崖為屏障,不築城牆,又因河水在臺地首相交,故有交河的城名。另據《漢書西域傳》記載:“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

  接著我來介紹一下交河的歷史。交河系車師人所建,建築年代早於秦漢,距今已有兩三千年。車師又稱為姑師,是最早生活在這裡的原始居民。公元前120_年(漢元帝元封三年),漢將趙破奴攻破姑師,分立車師前、後國,交河就是車師前國的國都。公元450年,車師前國被北涼所滅。車師前國滅亡後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歷代高昌王國轄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兵滅高昌王國後,在此設交河縣,並於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設定了安西都護府,交河城成了西域軍事要塞。公元8世紀中葉至9世紀中葉,交河城曾一度為吐蕃人所據。後又成為回鶻高昌王國屬地,設交河州。公元13世紀下半葉,西北蒙古貴族發動戰爭,率領鐵騎12萬進攻交河,交河城損失慘重。1383年,交河城在戰火中消亡。

  從時間上來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歷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紀建立的,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從故城中發掘出的殘存陶片,即可證明車師人已從原始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逐步過渡到定居和農業生產的基本格局。

  交河故城遺址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了交河故城遺址。故城的建築佈局別開生面,獨具一格。這不禁令人想起了明代吏部員外郎陳誠出使西域來到交河,登臨古城寫下的那首詩:“沙河三水自交流,天設危城水上頭,斷壁懸崖多險要,荒臺廢址幾春秋。”這首《崖兒城》詩,精練而生動地道出了交河故城的特點。

  縱覽交河故城,全城只有南門、東門兩座城門。古城中央有一條連線南門和佛教大寺院的南北向子午大道,長350米,寬3米,城內建築以大街為中軸線可分為三個區,東區為官署區,西區為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區,北部為佛教寺院區,下面我們沿著中心大道進入故城進行參觀。

  中心大道兩側被縱橫交錯的短巷分割成一個個高原土垣的坊市,向我們展示了千百年前這裡作為車師前王國的國都曾經有過作坊眾多、商市繁華的盛景。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城內全部的房屋院宇一半在地下挖掘,一半在地面構築而成,這種別出心裁的建築格式,是為了防禦外來侵略?還是為了抵擋炎夏的酷熱高溫?這給我們留下了千古之謎。

  我們先來參觀一下東區,只見東門高高矗立在高達十幾米的黃土崖岸上,城門遺址儲存完好,兩側巖壁上設定的門額方孔、放哨瞭望的角樓哨所遺址清晰可辨,幾口大型深井,星羅棋佈。東門南方,有一座地下庭院,氣字不凡,佔地約3000平方米,頂上有11米見方的天井,天井東門通道設有四重門柵。天井北面,有一條寬3米、高2米的地道,長達60米,與南北交通幹道相連通。從這裡出土的文物中分析,此處很可能就是車師前國王宮和唐代安西都護府的衙署所在地。

  再看西區,建築比較密集,從發現的陶窯遺存來看,可能曾是車師國的手工作坊區和居民住宅區。遊客們,在剛才的參觀中,您是否覺得城中縱橫連線的街巷把建築群分割為若干小區,頗似內地宋代以前城市的作坊和街巷?這種建築佈局足以說明,交河在唐代曾進行過一次有規劃的重修改建。如今遊客到此,仍可以走街串巷,穿堂入室。像這樣歷史悠久、儲存完整的古城遺址,在國內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寺院→增林遺址

  位於交河子午大道北端的那幢佛教寺院,是全城規模最大的建築物,它與東面的官署區,西面的手工作坊區、居民住宅區呈“品”字結構,鼎足而立。現在我們已來到寺院遺址前,它南北長88米,東西寬59米,主體建築面積達5200平方米,由山門、大殿、僧房、庭院、鐘鼓樓、水井等組成。寺院佛殿中央是一方形柱塔,大殿東、西兩廂是僧房,寺院左前方,有一座10米土質高臺,站在臺上,整個城市景緻一覽無餘。各位猜一下,這個土臺以前是做什麼用的呢?有人說是佛塔,有人說是鼓樓,也有人說是烽火臺,究竟哪種說法對,還有待考證。傳說,漢代名將班超和他的兒子班勇曾在這裡交河之水飽蘸濃墨寫下了他們戎馬生涯中的重要詩篇呢!

  大殿東北面,還有一組排列整齊壯觀的塔林遺址,總面積約200平方米,中央有一座長方形的大佛塔,高約5米,巍然屹立。塔林西北方不遠處是著名的地下佛塔寺院,寺院分地上、地下兩部分,上部已夷為平地,下部內有殘存壁畫,這些可貴的歷史遺存,為西域佛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

  遊客們,當你們登高俯視交河故城時,可以發現這座古城的建築幾乎全是從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最高建築物有三層樓那麼高,古城也因此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也是儲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望著這呈柳葉形的古城的雄姿,吟詠起古人“黃昏飲馬傍交河”,“紫駝夜渡交河月”的詩句,不禁使人思緒聯翩,感慨萬千……

新疆導遊詞3

  吐魯番的石窟寺群多達十餘處,合稱高昌石窟,和新疆的龜茲石窟,以敦煌石窟、雲崗龍門石窟為代表的中原石窟,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阿旃陀石窟齊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石窟藝術的四支代表之一。

  柏孜克里克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現存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它曾經是高昌回鶻國的王家寺院。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柏孜克里克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區東北約40公里的火焰山峽谷木頭溝河西岸。

  “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中有“山腰”之意。窟群散佈在河谷西岸約一公里範圍內的斷崖上,分三層修建,現存洞窟83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儲存壁畫總面積1200平方米。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孜克里克石窟群始鑿於麴氏高昌國〔499—640年〕時期。其中18、29、48號洞窟屬於這一時期。18號洞窟為中心柱式大型洞窟,是該窟群現存能看清壁畫內內容最早的一洞窟,前室及甬道和隧道下部在高昌回鶻國前期重新修繪,僅隧道上部和頂部完整地儲存了早期壁畫內容,即繪鬥四式平基圖案,側壁繪著圓領通肩式袈裟的千佛,兩手在腹前相握的手勢有別,頂部和側壁交界以寫實的手法,仿木結構繪出檁、枋等形象逼真。

  在歷經了麴氏高昌王國的發展之後,柏致克里克在唐西州時期名叫“寧戎寺”,是新疆地區重要的佛寺中心,久負勝名。北庭大都護楊襲古曾重修寺院,從這一事實說明,柏孜克里克石窟在當時已發展成為西庭地區的一處佛教聖地。屬於這時期的洞窟有16、17、25、27、31、42、69號窟。以上洞窟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十一世紀以後重新修繪的,這一時期壁畫題材主要是發源於中原地區的大型經變畫。盛唐的新畫風進入了高昌石窟,將用線造型的.藝術技巧推向高峰,畫面線條簡潔流暢,剛勁有力,寥寥數筆,形神兼備。

  高昌回鶻國時期,寧戎寺成為王家寺院,歷代高昌王大都在此建有洞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以高昌回鶻時期的遺存最為豐富,屬於這一時期比較典型的洞窟有14、20、31、33、39、41、82等窟。壁畫題材比以前更豐富,有諸佛,千資百態的各種菩薩像、大型經變畫、說法圖、千佛洞、供養菩薩行列,天龍八部、四大天王像、供養人和供養比丘像及各種裝飾圖案,並出現了反映釋尊前生無數世誠心供佛,終於自身成佛的本生因緣故事,塑繪結合的“鹿野苑初轉法”以及密都諸題材。

新疆導遊詞4

  今天,我們要登上讓人神往的天山,看那微波粼粼、秀麗無比、美如少女的天池。

  天山奇冷無比。本來我只穿了短袖,剛登上天山,感覺就像到了冬天一樣,跟在火焰山的感覺有天壤之別。我立刻裹上了一件厚厚的運動衣,即使這樣,我仍然感覺很冷,一說話就可以看見撥出的一團團白色氣體。

  只見幾隻蒼鷹在天空中翱翔,一圈圈地盤旋著,金色的陽光照射在它們棕褐色的雙翼上,為它們平添了一股英武之氣。我好羨慕啊!真想像它們一樣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天山上樹木茂盛,層巒疊翠。鳥兒唱著歡快的歌兒。來到天池平臺上向下觀望,天池就像大地母親一隻藍寶石般秀美的眼睛深情地望著我們。只見水面微波粼粼、清波漾漾,有的地方呈淺藍色,有的地方呈深藍色,就像一片美麗無比的拼圖。微風吹來,湖面漾起波紋,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湖面就像漂浮著一層華麗無比的金色碎片。雖然深淺不一的湖水遮擋住了魚兒的身影,但我知道,它們現在一定成群結隊地在湖底嬉戲、暢遊,生活地無憂無慮……

  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登上天山山頂,我想那裡一定非常雄偉壯觀;我也沒有看見世上罕見的神奇美麗的天山雪蓮,也沒有親眼看見那終年不化的積雪,這真是美中不足啊!

新疆導遊詞5

  位於新疆博樂市境內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蒙語稱“賽裡木卓爾”,意為“山脊樑上的湖”。賽里木湖風景區是以塞裡木湖為中心,包括湖周圍風光旖旎的山地森林和湖濱草原,組成一個湖泊型風景名勝區。

  賽里木湖,是一個山間大湖,湖中有一個小島,要不是能看見遠處雪山延綿,真會以為它是茫茫大海。黃昏的湖水呈灰褐色。雖然太陽已經下山,但天邊還泛著金黃,在落日餘輝的映襯下,山色很美,剪影分外美麗。到天色漸黑的時候,山頂處一條紫紅色的鑲邊將山脈和天空分開,給人一種莫名悽美的感覺。

  湖水像海浪一樣拍打著岸邊,譁!譁!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古老而又悽美的哈薩克愛情故事(傳說賽里木湖是由一對為愛殉情的年輕戀人的淚水彙集而成的)。

  湖泊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454平方公里,水深86米,湖略呈卵圓形,湖南海拔2073米,蓄水量210億平方米。賽里木湖水面坦蕩,碧綠清澈,四周群山巍峨,幽林繡草。湖面黃鴨群集,水鳥啾鳴,天鵝掠水,魚翔淺底,充滿盎然生機,四周漫山遍野層層疊疊的松柏蒼翠墨綠,湖濱碧草繁花,氈房星點,馬嘶羊咩,風景如詩如畫。湖周有烏孫墓、巖畫、石刻分佈。

  賽里木湖長期以來流傳著湖怪、湖心風洞,旋渦與海底磁場等傳說。這裡還有的節慶活動——賽里木湖那達慕大會,每年7月底、8月初,當地的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牧民,都要在這裡舉行。那時是您到這裡觀光旅遊的好時機。

新疆導遊詞6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臨來到我們新疆的可可托海風景區。希望各位能在可可托海風景區度過美好、愉快的一天。

  首先,由我來介紹一下可可托海風景區。

  新疆可可托海風景區位於新疆東北部的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境內,由額爾齊斯大峽谷、可可蘇里、伊雷木湖、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組成。以決谷河流、山石林地、礦產資源、寒極湖泊和地震斷裂帶為自然景觀,融合地質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風情於一體,是自然觀光、休閒度假、特種旅遊、科普考察等為主要內容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額爾齊斯大峽谷,是可可托海風景區的主景區。額爾齊斯問河從峽谷深處發源,沿河對峙連綿排列的花岡巖群峰,號稱“一百單八峰”一山一景一世界。山峰中尤以相對高差三白百六十五米的阿米爾薩拉峰――神鐘山令人叫絕,為阿勒泰山景之最。峽谷內原始森林茂密,溪溝縱橫交錯。浪漫濃情白樺林,花香彌谷水磨溝,神奇奧妙鐘山韻。山、水、樹、石、人遙相呼應,置身其中,猶如夢幻仙境。

新疆導遊詞7

  交河城址,位於吐魯番市以西約13公里的亞爾鄉,吐魯番市西郊10公里牙爾乃孜溝兩條河交匯處30米高的黃土臺上,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儲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築城市,也是我國儲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蹟,唐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交河城址儲存相當完好,古城南北長1600餘米,東西最寬處約300米,分為寺院,民居,官署等部分。古城總面積47萬平方米,現存建築遺蹟36萬平方米。城內建築物大部分是唐代修建的,建築佈局獨具特色。該城保留著宋代以前我國中原城市的建築特點。

  全城象一個層層設防的大堡壘,人行牆外,像處在深溝之中,無法窺知城垣內情況,而在牆內,則可居高臨下,控制內外動向,城中佈防,也是極為嚴密的。交河故城的佈局大體分為三部份,一條長約350米,寬約10米的南北大道,把居住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並以它為中心構成北部寺院區。城北上還建有一組壯觀的塔群,可能是安葬歷代高僧的的塔林。東南方,有一座宏偉的地下宅院,頂上有11米見方的天井,天井東面南道,沒有四重門柵,天井地面,有一條寬3米,高2米的地道,長60米,與南北大道相通。據考察推測,可能是安西都護府的住所,後為天山縣的官署衙門。961年國務院公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最佳旅遊時間交河故城屬於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大,日照時間長,四季皆適宜旅遊。歷史文化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蓮花瓦當、蓮花經卷等。最近,考古工作者,在故城保護性發掘中,首次發現一座地下寺院和車師國貴族墓葬,並出土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貴文物。中國當代藝術大師吳冠中二十年前的一幅彩墨畫《交河故城》,以4070萬的天價重新整理了中國大陸當代藝術家國畫拍賣的最高紀錄。這幅畫和它的姐妹篇《高昌遺址》所描繪的兩座古城,立即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新疆導遊詞8

  一:引言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中道上,吐魯番地區有兩個著名的姊妹故城,一個叫高昌,一個叫交河,它們曾經在歷史上創造出燦爛的文明,今天我非常有幸帶領各位參觀其中的一座——交河故城。

  二:位置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以西13公里的雅爾乃孜溝中,當地的老百姓稱它為“雅爾和圖”,我們乘車15分鐘就可以到達。

  三:名稱的由來和交河故城的形狀

  交河一詞最早的由來見於班固《漢書.西域傳》:車師前國,王治交河,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交河故城外觀的土崖因河水切割呈柳葉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南北最長1650米,東西最寬處300米,因四周河谷環繞,讓人覺得它更像一艘被擱淺的歷史巨輪。

  四:歷史沿革

  ①由於這是一塊天然的、地勢險要的黃土臺地,因此,公元前3世紀左右,姑師人為了躲避戰亂、洪水、猛獸,選擇了這裡定居下來。②自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在交河與匈奴進行了5次大的戰役,史稱“五爭車師”。到公元前60年,漢在西域設定了西域都護,從此交河歸屬於中央王朝的管理。③兩晉南北朝,吐魯番的政治經濟中心偏移到了高昌,交河成為了一個陪都。④公元640年,唐滅高昌曲氏王國,並設西州,安西都護府的旗幟一度在交河上空高高飄揚。唐代詩人李頎的“白日登山望峰火,黃昏飲馬傍交河”應該是這一歷史時期的真實寫照。⑤公元840年,回鶻人西遷,公元866年,一支回鶻人在這裡建立了高昌回鶻國,交河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軍事重鎮。⑥1275年,由於蒙古族後裔海都、篤哇的攻打,守城半年之久的高昌回鶻國被攻破,交河也隨著高昌一起毀於戰火之中。⑦1442年,明朝吏部侍郎陳誠遊歷交河,寫下了“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設危城水上頭。斷壁懸崖多險要,荒臺廢址幾春秋。”由此可見,當時的交河已經被廢棄多年。從此,交河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五:佈局

  交河故城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子午大道,把交河分成了3個區域,交河故城總面積約43萬平方米,以現在的建築來統計,建築面積大約在22萬到30萬平方米,現在的交河是它鼎盛時期的規模,大體為唐代遺存。子午大道的東側為東區,主要有民居、官署、練兵場、嬰兒墓和一座東門,建築面積約78000平方米,西區分佈著許多手工作坊,當年的集市一定是在這裡,北區也就是子午大道的最北端,以大佛市為主體的有大佛塔、西北小佛塔、西南小佛塔。城北區還有一組十分壯觀的塔群,可能是安葬歷代高僧的塔林,塔林的中央是一座土坯壘砌的金剛寶座式大塔,上部曾有塑像,現在已蕩然無存,四角各有25個小塔,排列縱橫成5的方正,總計101座塔。

  六:建築特色

  ①交河故城是一塊天然的黃土臺地,離兩側河谷高達30米,所以沒有城牆,是這個城市的特色之一。②古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依賴天險而保護自已。進入故城,房屋的建築很奇特,尤其是東區的居民區,可以看到古代的百姓利用“減地法”簡單而且迅速建造了自已的家園。③除了用大量的“減地法”建造民居外,北部的寺院區,多用“乾打壘”的形式,所築的板夾泥垛牆,也是交河故城的建築特色之一。④交河故城在不同的區域間有寬大的街道相連,但奇怪的是,在街道兩側的土崖上,竟然看不到一扇門和一扇窗,相必這也是古代的百姓為了防止敵人入城之後而設的保護手段吧!

  七:幾大亮點

  ①和平時期城中的百姓可以開啟東門進入河谷中取水,戰亂時怎麼辦?據考古工作者考證,交河故城有古井300多處,至今仍有多處古井依然有水,這就解決了戰時整個城池百姓用水的問題。②歷史上許多人一直認為交河故城只有南門和東門,但最近這些年的考古證明,交河故城還有第三座城門:西門。南門古時是運送糧草之門,是座可操作的吊橋,戰時收起,與對岸隔絕,東門是進入河谷東岸取水之門,此門還有一軍事設施——甕城,看得出來,戰時這裡也成為誘敵和殺敵的場所。西門因為是在西側的斷崖處,最近幾年才被考古工作者發現,據說是古代戰時凱旋的將士們進入之門。③位於東部官署區練兵場西側,有大大小小200多個嬰兒墓穴坑,這為我們留下了交河的千古之謎。

  八:結尾

  當漫步在這黃色高大的迷宮中,感受故城的殘缺之美,咀嚼歷史的厚重,歲月的無情,它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幽思。

新疆導遊詞9

各位遊客:

  大家好!

  終於來到了傳說中的天池了。相信各位定不需此行。

  昌吉位於烏魯木齊西北35公里處,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北疆重鎮,它著名的名勝古蹟和遊覽勝地有天池、五彩灣、巖畫。

  這是一座在兩百餘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海撥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池古稱“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作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傳說天地是西王母梳妝檯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絛繞的雲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腳盆……,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給優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季,這裡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盛地。遊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覽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世人將天地的自然風光概括為“石門一線”、“龍潭碧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現松”、“海峰展“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天地都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

  龍潭碧月

  龍潭是指位於天池下方約2千米,海拔1660米,盤山公路西側的“西小天池”。傳說是西王母當年用的洗腳盆,實則它是天池湖水透過地下湖壩粗大的冰漬物滲漏下來的泉水,在山嘴交匯的低窪處形成的一個積水深潭。池周塔松競秀,滿山蒼翠,每當夜幕降臨,皓月當空,山峰樹影和碧月一器倒映潭中,靜影沉壁,月影微顫,有詩讚曰“一弘碧流成龍潭,青松白雪鑲翠盤,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廣寒。”

  定海神針

  傳說天池之中有一個水怪,經常亂施淫威,興風作浪。攪的天池之水瀑漲,淹沒左右居民,百姓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忘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悅,發威洩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頭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水之寶。這棵由王母娘娘頭上的碧玉簪變成的榆樹就被後人稱為“定海神針”。

新疆導遊詞10

  喀納斯景區位於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中段,地處中國與哈薩克、俄羅斯、蒙古國接壤的黃金地帶,自然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始終保持著原始風貌而被譽為“人間淨土”。根據《大喀納斯旅遊區總體規劃(2005-2020年)》,喀納斯旅遊區以北緯48°13′為南部邊界,東以禾木鄉為界,西北至國境線,規劃面積10030平方公里,包括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布林津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納斯村三個原始圖瓦村落等國內外享有勝名的七大自然景觀區和三大人文景觀區,其中喀納斯湖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湖泊”。

  喀納斯旅遊區在地質、地貌、生物資源、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生態環境效益和產業經濟發展潛力;在景觀美學、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在地緣優勢方面,未來喀納斯口岸的開發,將成為中國西部國際貿易領域中最具潛力的國際貿易合作區。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評價喀納斯的資源品位和開發價值為“中國一絕,世界一流”。

  春天的喀納斯山花爛漫、芳草萋萋,夏天的喀納斯鬱鬱蔥蔥、湖波盪漾,秋天的喀納斯層林盡染、水色碧玉,冬天的喀納斯銀裝素裹、冰清玉潔,喀納斯的風景四季不同、隨氣候變化而氣象萬千。正如一位聯合國所說:“這裡是地球上最後一塊未被開發的地方,她的存在證明人類過去有著無比美好的棲身地”。

新疆導遊詞11

  天山天池,古稱“瑤池”,位於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內,博格達峰的北側,這裡距烏魯木齊市約110公里,是新疆著名的旅遊勝地。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這裡還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處達105米,湖面倒映著博格達峰,周圍雲杉環擁,風景猶如仙境。景區內囊括了高山湖泊、溼地草甸、森林峽谷等自然景觀。20__年,景區還被國家評為國家地質公園。

  天池景區內共有三處水面,除主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天池”)外,在東、西兩側還有兩處水面。東側是“東小天池”,又名黑龍潭,位於天池以東500米處,潭下為百丈懸崖,有瀑布飛流直下,像一道長虹而降,景點名“懸泉瑤虹”。西側是“西小天池”,又稱玉女潭,位於天池西北約兩公里處,因池狀如圓月,池周圍塔松環抱,如遇到皓月當空時,靜影沉壁,所以得名“龍潭碧月”。池側也飛掛一道瀑布,高數十米,水流如銀河落地,景稱“玉帶銀簾”。池上有聞濤亭,在亭中觀賞瀑布,別有情趣。景區內各景點之間,均有棧道連線,可步行到達。

  在天池的東岸,有西天王母廟,始建於元朝,目前看到的是1999年在原廟址上重建的建築,裡面供奉著王母娘娘,所以也稱“娘娘廟”。區間車下車點靠近天池的東岸,沿著棧道步行到西岸的王母廟大約1.5小時。和天池景區美麗的自然風光比起來,這個廟不是非常值得花時間去遊玩。

  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底會舉辦“天山天池冰雪風情節”,屆時遊客可以前往風景區附近的天山滑雪場進行滑雪及其他的冰雪專案。

  景區內哈薩克族的帳篷可以住宿,但一般遊客都是遊玩結束後當天返回市區,疆外遊客多數是從烏魯木齊出發前往天池遊覽,當天就可以返回烏魯木齊市區住宿。景區內有就餐點,但價格高於景區外,食物的品質也比景區外差點,建議遊客自帶食物,等待返城後,在城內再享用新疆美食。

新疆導遊詞12

  阿爾泰山脈為西北至東南走向,西起西西伯利亞,經阿勒泰地區,東至蒙古,綿延20_公里左右。阿爾泰山處於溼潤的西風氣流迎風面,西南的溼冷氣流帶來了豐沛的雨雪。雪水順坡南流,匯成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兩大水系,滋潤了千里草場,成為新疆畜牧業的重要基地。阿爾泰山有冰川...

  四百二十條,總面積293平方公里,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峰嶺全年冰封,山下卻繁花似錦,植被、土壤的垂直分佈非常明顯。阿爾泰山西麓生長著茂盛的溫帶落葉針葉林,主要是西伯利亞落葉松,伴生西伯利亞雲杉、白樺等,不少珍禽異獸出沒其中,著名的喀納斯、布林根、卡拉麥裡山、福海、金塔斯等眾多的自然保護區隱身其間,神秘莫測。在這座山脈峻峭偉岸的岩石上,有20_-3000餘年前的古代遊牧民族留下的巖畫。從吉木乃縣、哈巴河縣直到阿勒泰地區最東部的青河縣,每處山上幾乎都有巖畫。這片山脈因此被稱為“阿勒泰山千里巖畫長廊”。阿爾泰山岩畫是由一代代遊牧民族不斷補充而成的藝術鉅作,分為巖刻和彩繪兩種。

  內容多為狩獵,放牧、舞蹈、宗教活動及家畜和野生動物形象。巖畫分佈較為集中且交通也方便的有位於阿勒泰市西南約25公里切木爾切克鄉的“玉依塔斯”巖畫群,這裡有一幅巖畫長15.6米,高2米,為目前阿爾泰山我國境內中最大的一幅;另外,位於阿勒泰市正南約30餘公里汗德尕特蒙古民族鄉的雀爾海和多拉特溝巖畫也十分出色,內容多為狩獵、征戰、舞蹈、放牧及虎、狼、狗、牛、馬、駝、鹿等動物形象。

新疆導遊詞13

  卡拉庫裡意為黑海。卡拉庫裡湖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部的幕士塔格冰山腳下,該湖在群山環保之中,湖畔水草豐美,常有柯爾克孜牧民在此駐牧。遇到晴朗的天氣,碧水倒映銀峰,湖光山色渾為一體,景色如詩如畫,使人沉醉迷戀,依湖建有旅遊接待站,備有帳篷蒙古包、遊艇、駱駝、馬等供遊人之需。

  卡拉庫裡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泊。湖的四周有冰峰雪嶺環抱,特別是周圍的公格爾、公格爾九別峰和慕士塔格峰更為這個湖增添了神奇而美麗的色彩。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皚皚銀峰、綠色草原和湖邊畜群倒映在湖中,異常優美。每年夏秋季節,這裡是登山旅遊者的大本營,也是過往旅客參觀遊覽的場所。景色如詩如畫,使人沉醉迷戀,依湖建有旅遊接待站,備有帳篷蒙古包、遊艇、駱駝、馬等供遊人之需。

  湖畔的蘇巴什草原上水草豐茂,牛羊成群。有塔吉克人的氈房和木屋,還有專設的登山營地,湖的北面30公里處有布侖口運輸站,也為遊客提供食宿。

  湖邊有氈房、木板房可供旅遊者下榻,就餐,包括新鮮蔬菜在內的風味餐,岸邊還有小橡皮船可供人們在湖中自由蕩遊,欣賞帕米爾高原的大好風光。

新疆導遊詞14

  接待各人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各人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各人旅行嬉戲,下面我起首各人先容一下。

  由於地處風口,妖怪城四序暴風不絕,最大風力可達10―12級。強勁的西冬風給了妖怪城“名”,更讓它有了妖怪的“形”,變得奇形怪狀。遠眺風城,就像中世紀歐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巨微小的城堡林立,高坎坷低參過錯落。千百萬年來,因為風雨剝蝕,地面形成深淺紛歧的溝壑,裸露的石層被暴風雕琢得奇形怪狀:有的呲牙咧嘴,狀如怪獸;有的危臺高聳,垛蝶理解,形似古堡;這裡似亭臺樓閣,簷頂宛然;哪裡象雄偉宮殿,傲然屹立。真是千姿百態,令人浮想聯翩。在升沉的山坡地上,充滿著血紅、湛藍、皎潔、橙黃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遺珠,更增加了若干隱秘色彩。風城地處風口,每當風起,飛沙走石,慘無天日,怪影迷離。如箭的氣流在怪石山匠間穿梭盤旋,發出尖厲的聲音,如狼嗥虎嘯,天愁地慘,若在月光灰暗的夜晚,附近肅索,氣象更為可怕。

  妖怪城一帶,還儲藏著富厚的自然瀝青和深層地下石油。

  新疆的妖怪城除了上述的烏爾禾妖怪城尚有奇台妖怪城,它位於奇臺縣的西北偏向。從縣城出發,沿著通向北山煤礦的公路走90公里,顛末邊防站再前行3公里後,轉入去青河偏向便道,約60公里的旅程後進入將軍沙漠,再顛末50公里的波動才氣達到。它的面積達84平方公里,首要由“青壯年”雅丹群構成。

  其它,尚有兩處妖怪城,一處位於奇台將軍沙漠北沿,另一處是吉木薩爾北部的五彩城。

  妖怪城呈西北—物件走向,長寬約在5公里以上,周遭約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閣下。據考查,約莫一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這裡是一個龐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發展著繁茂的植物,水中棲息繁衍著烏爾禾劍龍、蛇頸龍、恐龍、準噶爾翼龍和其餘太古動物,這裡是一片水族歡聚的“天國”,其後顛末兩次大的地殼變換,湖泊釀成了間夾著砂岩和泥板岩的陸地瀚海,地質學上稱它為“沙漠臺地”。

新疆導遊詞15

  新疆的吐魯番有兩座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遺址,1961年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高昌故城和河故城,被稱為吐魯番盆地中一對風格不同的“姐妹城”。它們在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後,如今雖然只留下斷壁殘垣,然而當年高聳的城牆依然氣勢恢弘,深陷的護城河輪廓仍歷歷在目。下面讓我們帶著訪古探勝的心情,先去參觀一下高故城吧:

  高昌故城的得名→高昌王國的歷史

  遊客們,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以東45公里處的火焰山南麓,即木頭溝河的三角洲地段,這座馳名中外的西域古都,曾先後為麴氏高昌王國和回鶻高昌王國的都城,歷盡繁華,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和重要門戶。在前往故城的途中,我先來介紹一下它的得名和歷史。

  高昌故城,維吾爾語中稱為“亦都護城”,也就是“王城”的意思。《北史高昌傳》中稱它因“地勢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

  高昌故城遺址→ 高昌的對外交流→ 高昌文化

  漢唐以來,高昌是連線中原、中亞、歐洲的樞紐,它既是經貿活動的集散地,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薈萃地。當時波斯等 地的商人,從他們國家帶來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寶石和駿馬來到高昌城,又從這裡帶走中原的絲綢、瓷器、茶葉和造紙、火藥、印刷術。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後經高昌傳入內地。當時的居民先後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躍、最發達的地方。

  高昌王國鼎盛時期;還孕育了豐富的高昌文化,成為高昌的珍貴遺產。麴氏高昌王國十任國王都是漢人,因此漢文化對高昌的影響顯而易見。但高昌畢竟屬於雜胡地帶,車師、回鶻、突厥以至後來的吐蕃、蒙古等多民族雜居,因此當地人會數種語言,語種形態豐富而有趣。此外,高昌人的服飾也十分講究,並擅長製作美食。馳名中外的高昌古樂,更是高昌人的驕傲,它以濃烈的異域風情和豐富的藝術語彙在漢唐時流行,被列入唐朝十部大樂之中,成為中西融合的文化瑰寶。可以這樣理解,高昌故城的魅力,在於其深厚的文體底蘊,使之成為代表西域歷史的典範和標本。

  講經堂遺址→ 唐僧玄奘與高昌

  遊客們,高昌故城廢棄以後,被開墾為耕地,大部分地面建築蕩然無存,遺址儲存較好的除城牆外,還有外城西南角的一座寺院,下面就讓我們乘著“驢的”前往參觀。

  各位遊客,請看這座大佛寺遺址,佔地近1萬平方米。仔細觀察,這座佛寺的山門、講經堂、大殿、藏經樓、僧舍等建築佈局,仍歷歷在目。從建築特徵和殘存壁畫上的聯珠紋圖分析,其建築年代屬麴氏高昌中期,約為隋代所建。

  說起這座佛寺,鼎鼎大名的唐代高僧玄奘還曾到此講過經。相傳公元629年(唐貞觀三年),玄奘29歲時,為了提高佛學水平,不畏艱險,從長安出發西行,沿絲綢之路到佛國印度遊學取經,歷時17年。由於玄類取經起初並未得到唐朝政府的支援,他只能夾在西域商人中出行,因為沒有政府發給的公文,路上還曾受到緝拿。然而玄類在克服了重重困難以後,不僅從印度取得了佛經,而且返回故土,著書立說,糾正了國內僧侶對佛經種種不正確的解釋,成為最具聲望的一代高僧。

  回國後,玄奘的境遇與出國前迥然不同,他受到了唐朝政府的高度重視,唐高宗李治在為紀念母親而建的慈恩寺內造了一座大雁塔,專門用來供放玄奘帶回來的歷7部佛經。玄奘在西行路上,途經伊吾(今哈密),當高昌王麴文泰得知東土大唐不遠萬里來了一位求法的高僧時,便派人把玄類請來,專門安排在王宮內居住,與玄奘結為兄弟。他還苦口婆心地勸說玄奘留在高昌當“國師”,但不能動搖玄類西行探求真經的堅志大願。高昌王無奈,只好請玄類講經一月後再走。

  臨行前,高昌王為玄奘寫了24封致西域各國的通行文書,還贈送了馬匹和25名僕役。出發那天,全城夾道相送,高昌王鞠義泰抱住大師失聲勵哭,親自送至100公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別。唐僧玄奘和高昌王麴文泰的故事為我們留下了一段舌古佳話,以致吳承恩的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就有以火焰山等為場景而衍化出的美麗傳奇。

  各位遊客,高昌故城的參觀即將結束了。望著這屢經歲月剝蝕的故城,在領略它的古老、蒼茫和凝重之餘,您還將作何觀感呢?“曾經的輝煌將永遠讓人銘記”,或許這就是歷史給我們的啟迪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