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雪》讀後感

魯迅《雪》讀後感

  《雪》是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集《野草》中的一篇散文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魯迅《雪》的讀後感,歡迎大家的閱讀。

  魯迅《雪》讀後感一

  我比較喜歡讀文學作品,讀的範圍很廣,內容很雜,尤其鍾愛魯迅先生的文章。無論魯迅先生的小說、雜文或是散文,總是這麼令我著迷。

  讀過魯迅先生的散文《雪》,文章寫得很精煉,很隱諱,也很美。魯迅先生對雪的喜愛也是顯而易見的:“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一句話,簡潔而明瞭,但愛雪之情已表露無疑。孩子們呵著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齊塑雪羅漢。這種童趣從另一個角度也可理解成作者自己的,難道不是嗎?魯迅先生從青年時期的離家求學開始,一生奔波,輾轉各地,對於家的想念,對於故鄉的思念,對於那短暫但快樂的兒時之樂的懷念,無時無刻不存在於作者心中。這份想,這份思,這份念,也浸潤在《雪》中。其實不見得江南的雪就那麼好,江南的雪景就那麼美,只是在魯迅心中,有著那麼一股“月是故鄉明”的情誼。你看,“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血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就連分不清是葫蘆還是羅漢的雪人也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黏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短短數語,沒有華麗的詞藻描繪,沒有扣人心絃的講述,然而魯迅感覺的雪景的美,他對故土的眷戀,卻在這字裡行間點點展露開來,延伸出去??

  魯迅先生對雪的喜愛是沒有區域之分的,江南的雪滋潤美豔;塑方的雪花,雖然永遠如粉、如沙,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但是它們在晴天之下,蓬勃奮飛之景也是別有一番韻味的。正如作者所言,那時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雪》是《野草》中即景抒情的名篇之一,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寄託著作者自己的愛憎。他嚮往、讚美南方的雪景,“隱約著青春的訊息,是極健壯的處子的皮膚”,“冬花在雪野中”,活潑的孩子歡快地堆疊雪羅漢。他不喜歡北方的飛雪,“永遠如粉,如沙”,但又為風捲大雪,“瀰漫太空”的壯偉景象所感動,體味著那“孤獨雪”的寂寞。作者雖然身處嚴寒肅殺的北方,然而並未向風沙屈服,更向往著南方的春天和生機。

  《雪》中生動描繪的南北方冬天雪景的圖畫,詩意盎然,情趣橫生,同時蘊含著魯迅所感受到的生活哲理,既有對春意、光明的嚮往,對嚴冬、黑暗的厭惡,也有孤獨戰鬥者的傲岸和寂寞。

  《雪》這篇散文,清秀、幽雅,是一篇很成功的散文。它有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宗旨。該文章的另一特色就是較隱諱,是關於戰鬥者的孤獨,寂寞的。

  《雪》的語言精煉而警拔,有些語句精煉得近乎濃縮;含蓄曲折又是它的另一特色,在含蓄曲折的語言中包含深刻的詩意,發人深思,耐人尋味。

  魯迅先生的文章時而犀利如匕首,時而柔潤似雪,他的精神就像空氣一樣瀰漫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植入樂我們的血液深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精神領域的後來者”。

  魯迅《雪》讀後感二

  魯迅先生的《雪》,沒有繁瑣的語句,華麗的詞藻,只有簡潔的文段,純美的語言,讀完之後勤部,一股真實感瀰漫心頭。

  江南的雪,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滋潤美豔;朔方的雪,是包藏火焰的大霧,冰冷堅硬。江南的雪,蘊含著春溫,在晴日下慢慢消逝,朔方的雪,抗擊著嚴寒,在晴日裡蓬勃地奮飛。兩種截然不同的雪,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魯迅先生更欣賞朔方的雪,這種雪大概就是先生一生命運的真實寫照吧!

  “雪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的閃爍。”這是何等壯麗的景象啊!向我們展示瞭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這極富動感的雪,不正是先生的品質嗎?雪孤獨但卻堅強,這不正是先生處身孤獨而永不頹廢的偉大品格嗎?是的。這正是先生一生的精神品質,在黑暗中渴望光明,在嚴寒中嚮往溫暖,積極向上的精神。

  朔方的雪,是孤獨的雪,是死去的雨,是雨的精魂!這是先生對雪的讚美,更是自己內心的獨白,抒發了先生對光明的嚮往,對黑暗的憎恨,深化了主題。

  朔方之雪,雨之精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