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傳的讀後感

馬克思傳的讀後感

  馬克思的一生也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思想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響,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個人性格,愛情,生活,事業,等等。這些可以被認為是偶然因素,終歸也將是必然因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馬克思傳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馬克思傳的讀後感1

  讀罷《馬克思傳》的學生時代這一部分,說實話,裡面的很多內容我都沒有看懂,可見我是一個多麼淺薄的人。對於哲學,我知道的少得可憐。唯一一次接觸有關哲學的書籍,就是大一是同學推薦我看的《蘇菲的世界》,但很可惜,我看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就放棄了。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在走迷宮,不停地繞啊繞卻怎麼也繞不出來似的。這滋味並不好受,所以讀《馬克思傳》,我也只讀到了他的學生時代。

  以前對馬克思的瞭解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識,可以說是零。從小學到大學,所有老師都讚揚、崇拜馬克思,都用“偉人”一詞來形容他。說他思想多麼先進,見解多麼獨到,為整個社會人類進步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但是很少有老師對我們說一些馬克思的生活瑣事,好像他是一個聖人,高高在上。

  麥克萊倫筆下的馬克思不僅降低為凡人,而且也降低為凡夫俗子。作者從思想、生活和性情等多個不同角度給人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生動且有血有肉的馬克思形象。馬克思既是偉人,更是一個平凡的人,凡是平凡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他都具備。

  書中描寫馬克思孩童時代的情況就很少。她的姐妹們說馬克思早先的時候是“令姐妹們害怕的暴君。他全力地奔跑著把她們當作他的馬從特里爾的馬庫斯上坡上‘驅趕’下來,更壞的是,他堅持讓姐妹們吃他用骯髒的生麵糰做成的而用更骯髒的手拿著的‘蛋糕’。她們毫無怨言地忍受著‘驅趕’、‘吃蛋糕’,因為卡爾將會講故事來酬勞她們的順從”。看到這裡,我就覺得好好笑。原來馬克思小時候這麼頑皮,甚至還有點邪惡,讓姐們對他又愛又恨。但不可否認,他也的確很聰明,知道如何讓投其所好。要明白,讓他人順從自己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這段話中,我也猜出馬克思小時候一定讀過很多書。因為肚子裡有東西,才講得出很多生動有趣的故事。調皮、聰明、愛讀書,我想馬克思小時候的性格應該就是如此的吧!

  等馬克思上了中學,他的性格更是讓很多人愛恨交織。愛他是因為他可以隨時開始男孩子式的玩鬧,怕他是因為它能夠毫不費力地寫諷刺詩文嘲笑他的對手。他曾輕蔑地談到:“有一些農村來的笨人,他們準備投考教會學校,大多數人領取助學金。”這一句話讓我想起來上次在校內上看到某一位徐彙區同學的狀態簽名:“雙休日過得真快,又要去松江那破地方見那些鄉下人了。”我想無論哪一個人看到,心裡都會不舒服的.吧!所以馬克思在學校期間沒有交到長久的朋友,這也怨不得別人吧。馬克思在離開學校前的一個行為讓我很有共鳴。他因為討厭當時的副校長,所以在向所有老師辭別是唯獨沒有理睬那個校長。其實作為學生,我們都有類似的經歷。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所以他佈置的作業老師馬馬虎虎地完成,上課也不會像其他課那樣認真聽講,教師節也不會寫張賀卡送給他。也許這種行為看起來很幼稚,但這的確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抗議。

  馬克思也有很多缺點。他只要一旦有了錢,便生活“奢逸”。他不善於理財,對生活安排的沒有條理,房間裡十分雜亂、骯髒,充滿菸草味。年輕時的馬克思酗酒,好打鬥,曾被學校關禁閉。而其中,揮霍是他最大的毛病。他的母親一直勸他適度地消費酒、咖啡和胡椒粉。“我們可敬的兒子不顧一切協議,不顧一切慣例,一年花了七百塔勒,好像我們是闊佬,可是,就算是最富有的人花的錢也不超過五百。”他的父親如此埋怨道。事實上,有關馬克思大學生後的最後一份資料宣稱他曾幾次求債,並表明他在學校的五年中至少改了十次地址。而他後半生的經濟來源,也大都來自於恩格斯的幫助。我也不明白他是如何養成愛花錢的習慣的,甚至不考慮家中的經濟條件。或許是因為參加了俱樂部,又或許是因為壓力太大。但有一點很肯定,馬克思從來不曾想過如何節約一點生活開支。

  馬克思與他父親之間的關係算是比較糟糕的吧。除了經濟方面的原因,思想方面也是有很大差異的。馬克思曾把一些詩歌獻給他的父親,但都不怎麼附和父親的口味。老馬克思甚至鼓勵兒子努力寫一首滲透德意志精神的頌詩。但馬克思的榜樣是海涅,歌德和席勒。他的詩歌包括了德國浪漫主義的,除政治上反進步和名族主義之外所有的著名主題。老馬克思也曾激烈地批評兒子“在昏暗的油燈下胡思亂想,蓬頭亂髮,雖不在啤酒中消磨放任,卻穿著學者的睡衣放蕩不羈;離群索居、不拘禮節甚至對父親也不尊重。與外界交往的藝術僅限於一間骯髒的房間,在那裡,也許在異常混亂的情況下,燕妮的情書和父親的可能是噙著眼淚寫的、善意的告誡......難道在這麼一個荒唐的、漫無目的的知識作坊裡,你和你所愛的人神志清爽的果實能成熟嗎?”可見他對馬克思是失望透頂了。儘管馬克思與父親意見並不合,而且玩世不恭,但馬克思並沒有與家庭斷絕往來,也並沒有因此而討厭父親,而是一直保持著對父親的熱愛。愛琳娜道:“他從來都是不知疲倦的談論他,他一直帶著他父親一張上了年紀的照片,從來不把照片給別人看,他說是因為它已經很不像原來的樣子了。”其實就像我們和父親的關係一樣,我們所選擇的興趣、職業、朋友也許不符合父母的要求,從而產生了誤解和矛盾,但是,在各自的心裡都還是深深愛著對方的。只是各自的方式不同了。

  誰也不能否認馬克思是一個偉人,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只是一個凡夫俗子。1841年4月15日,馬克思被耶拿大學在缺席的情況下授予博士學位。對此,作者甚至認為,耶拿大學比柏林大學級別低,比較容易拿到學位,加之那裡又有熟人,所以拿到學位,並不費多大勁。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耍小聰明的伎倆嗎?我們不能太注重“偉人”這個光環而忽視了人性最真實的一面。世上無完人,有瑕疵才會顯得真實,才會讓人有興趣去深入瞭解。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把這本《馬克思傳》給讀完,但是最起碼我對馬克思性格方面的瞭解又進了一步,這不也是一種收穫嗎?

  馬克思傳的讀後感2

  今年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得到了《馬克思傳》這本書,一時興起花了一個多月看完了這本書,獲益匪淺。馬克思不再是書本上的馬克思,不再是一種思想,他只是一個人,一個平凡無奇卻又讓人敬仰的人。下面讓我來帶大家更深入瞭解馬克思。

  從小到大,我就被灌輸作為共產主義的先驅者和締造者的馬克思是多麼的偉大。總覺得他是那麼高高在上,是我們無法所觸碰到的“聖人”。然而,看了這本書,才發現馬克思是如此的接近生活,如此的實在。他也是一個在正常不過的人,和我們一樣吃喝住行、有戀人朋友家人、愛情親情友情;他和我們一樣也有缺點,人格不完善、受感情限制等等。

  馬克思的一生也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思想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響,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個人性格,愛情,生活,事業,等等。這些可以被認為是偶然因素,終歸也將是必然因素。總體印象,馬克思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一個“自由撰稿人”,而且很多時候在“不太寬容”的“論戰”中,他與報紙、刊物結緣,以此為陣地,發表自己的生活見解。

  在書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畢生都在孜孜不倦學習的革命導師。馬克思也說:“沒有知識從來也不能幫助任何人”。他在倫敦最初十年間,即使生活艱難,他也每天去圖書館如飢似渴的進行學習和研究。他所積累的知識非常淵博,包括經濟學、法學、宗教學等各個領域,他也熟識德、法、英三種語言。他之所以能掌握如此多的知識,除了天資聰穎外,更重要的是因為他的勤奮拼搏、對知識的忘我追求以及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這種嚴肅的學習態度、驚人的學習毅力、刻苦的學習精神貫穿他的一生,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我們同時看到了一個為實現個人理想而忘我工作的革命導師。事業中的馬克思是執著的、專橫的、偏執的、尖銳的。他在中學時就確立了自己服務人類的個人理想。從此在漫長的鬥爭歲月中他積極努力奮鬥。即使被國家政府驅逐,生活窮困,顛沛流離。他在批判的同時,他也不斷的吸收、改進。他曾說:“我還有這樣一個特點:要是隔一個月重看自己的東西,就會感到不滿意,於是又得全部改寫”。法拉格曾回憶說:“馬克思對待著作的責任心,並不亞於他對待科學那樣嚴格。他不僅從不引證一件他還未十分確定的事,而且在他尚未徹底研究好一個問題時,他也絕不談論這個問題。他絕不出版一本沒有經過他仔細加工和琢磨過的作品。也不能忍受把為完成的東西公諸於世的做法。”嚴謹治學是人類的崇高品質和優良傳統,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

  然而,整本書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馬克思的那些個理論著作,為革命勝利奮鬥的不懈精神,而是馬克思這個人的本身。他原來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他和我們一樣有缺點。他的生活是“奢逸”的(一旦他有了錢的話),不善於理財,對生活的安排顯得沒有條理,房間裡雜亂、骯髒,充滿菸草味。年輕時馬克思酗酒、打鬥,因此曾被學校關禁閉;作者甚至認為,因為耶拿大學比柏林大學級別低,比較容易拿到博士學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裡,因此馬克思在缺席的情況下被授予了博士學位。馬克思不修邊幅,外衣的紐扣時常扣錯。他性情急躁,對人有時愛發脾氣,甚至大發雷霆。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干涉他三女兒的婚姻,結果三女婿是位登徒子,導致三女兒40多歲就自盡。如果馬克思地下有知,必定會痛恨不已。

  但這些都不足以否認馬克思是一個偉人,馬克思博聞強志、興趣廣泛、記憶驚人,他對文學、歷史、經濟、天文、地理、哲學等都有濃厚的興趣和精深的研究。尤其佩服馬克思嚴謹的治學態度,他說要廣泛閱讀,要收集和弄懂目前所研究的資料和水平,然後才開始寫作。

  馬克思是位精神的偉人,但在物質方面卻是貧困的一踢糊塗,常常典當自己的傢俱,燕妮的嫁妝,甚至連自己的上衣也典當。幸好,遇見了一位慷慨大方,又能夠欣賞他才華的恩格斯。恩格斯為了賙濟馬克思一家,不得不去他不怎麼喜歡的工廠去任職。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真的是足以驚天地,泣鬼神,人世間的楷模!馬克思在他的自白上有這麼一些我認為應該單獨列出來的:馬克思說他對幸福的理解是“鬥爭”,他對不幸的理解是“屈服”,他喜歡的格言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所喜愛德箴言是“懷疑一切”。他認為自己的特點是“目標始終如一”。

  過去我們總是把馬克思這些偉人看成神一樣的人物,但讀了他們的傳記才知道他們和我們如此貼近,即使他們的思想境界離我們很遠。在瞭解這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生中,讓我領悟到他的思想之所以如此偉大,是和他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這些偉人們的優點,提高個人的修養,拓寬知識面,不斷努力,從而成為一個有理想的好青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