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魯迅先生讀後感

回憶魯迅先生讀後感

  回到宿舍,隨手翻翻,發現最後一篇是她寫的紀念魯迅的回憶錄〈回憶魯迅先生〉。讀之欣欣然,竟然先把這最後一篇給一氣呵成地讀完了。大家不妨來看看回憶魯迅先生讀後感,歡迎閱讀和參考!

  回憶魯迅先生讀後感篇一

  當我細細讀過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我不禁驚訝道,魯迅先生,這是你嗎?原來你的笑聲是明朗的,原來你對美學這麼有研究,原來你也懂幽默……

  一直以來,我對你的印象就是語文老師給我們講授《孔乙己》《藥》等作品時所描述的你:魯迅,原名周樹人……那是為喚醒大眾的反抗意識而棄醫從文的你,留下許多深奧難懂又“枯燥無趣”的文字的你,一個在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你……或許因為你的文筆是那麼犀利尖銳,我腦海中的你不苟言笑,正義凜然,有著方正的髮型、濃密的鬍子和一張一直板著的臉……

  但是,這篇文章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你。開頭的第一段就寫道:“……魯迅先生笑得連菸捲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這也是你!原來你並不總是板著臉的,你在平日的生活中不會只表現出你的批判現實的冷峻的一面。這讓我想到了你寫的《社戲》。《社戲》中的你也是樂觀的、開朗的,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你,也是如此。這才發現是你的《孔乙己》《藥》令我模糊了對你曾有的印象;是你的震撼人心的、喚醒民族精魂的文字讓我忘記了寫過《故鄉》的你……慶幸的是,蕭紅把你——那個生活中平易近人的你又一次地呈現在大家面前,讓我們在深入研究你的作品之時,也讀懂了你。

  文中有一句話說道:“周先生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來,他是在開玩笑。”這一段把魯迅先生寫得太可愛了。原來,這也是你。一個在生活中充滿幽默、充滿歡樂的你。

  對於我來說,你是偉人,你是那麼遙不可及、高高在上。而《回憶魯迅先生》一文讓我明白,原來偉人也有喜怒哀樂,同樣可親可敬。

  不會忘記那個醫救中華靈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嚴肅的你,更不會忘記那個“很喜歡吃油炸的東西”“走路很輕捷”“笑聲是明朗的”的你。因為,這也是你。

  回憶魯迅先生讀後感篇二

  前些天我在翻閱蕭紅散文時,讀到了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這次閱讀感受很獨特。讓我對蕭紅這位“有掀天之意氣,蓋世之才華”的`才女的又有了一份理解和崇拜,也為呼蘭河能養育蕭紅而感到驕傲。也許是時代造就了魯迅,魯迅造就了蕭紅,才使現代文學史的天空上出現一道美麗的彩虹。

  蕭紅不僅能夠駕馭多種文學體裁,也有擅長回憶、酷愛回憶、從記憶深處挖掘寫作素材的靈性。一方面,她把生命灌注到她所回憶的人物身上;另一方面,回憶又使她的生話充滿了春日陽光般的溫馨。

  《回憶魯迅先生》,作於魯迅先生逝世3年後。在此文中,她透過擷取魯迅日常生活的片段,勾畫出了一個充滿智慧、幽默、爽朗、平易,同時又無比關愛他人的魯迅形象。可謂用筆之細膩,敘述之傳神。

  《回憶魯迅先生》的四十五個片斷在內容上沒有嚴格的邏輯順序,材料與材料之間互不關聯,形成某種斷裂,有些片斷即使倒置似乎也無礙於文章的連貫,這是一篇非常情緒化的文章。作者動筆之前對於全篇的佈局似乎漫不經心,全無預設。動筆之後,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噴湧的泉水,飛湍的激流,盡情傾瀉揮灑,形諸筆墨而成為藝術結晶。那些讓人感到有詩意潛質和傾訴衝動的內容,她斷斷續續寫出,用感情的紅線將素材的珍珠逐漸織成一幅清晰的畫面。這是一種罕見的火一樣的文字,是一種任憑心緒召喚的詩性文字,是一種理性中夾雜著情緒性的文字。

  文章開頭就是神來之筆:“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裡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麼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菸捲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寥寥幾句,一個樂觀爽朗、平易近人的魯迅形象便躍然紙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無情”的魯迅形成了鮮明對照。這是蕭紅用自己心靈感受的非常個人化的魯迅,是一個使常人敢於走近並能夠伸手去觸控的可親的魯迅。

  蕭紅在選材上的獨到之處是將自己與其交往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剪裁提煉,組織成文。魯迅先生的習慣動作如:“走路很輕捷”,“他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表現出魯迅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性格:“如魯迅“喜歡吃油炸的東西,喜歡吃硬的東西”,表現出魯迅剛毅倔強的個性。審美情趣:“如對作者的裝束評頭論足,表現出魯迅先生對美的獨到感悟。對青年的關愛:“如與“販賣精神武器的‘商人’”馮雪峰的交往,堅持看青年給他投去的信,表現出魯迅先生那種博大的愛心。正如同歷史學家往往要透過一枚枚石斧、石箭、燧石刀來研究史前學一樣,人們都期待著魯迅的同時代人能多提供為局外人所無從瞭解的生活細節,透過魯迅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來感受這位文化巨人的脈搏,來接近一個真實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偉人。蕭紅恰恰是透過女性作者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中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表現出魯迅的個性,情趣,魅力,氣質,從細微處顯示了魯迅的偉大思想和人格。

  蕭紅的這篇懷人散文兼備“史”與“詩”的雙重因素,既具有散文的審美特質,又具備傳記的基本特徵——以真實人物為記敘物件,剪裁提煉。由於作者蕭紅跟回憶物件魯迅之間有著直接交往,對回憶物件充滿著緬懷崇敬之情,素材又來自於親歷、親聞、親見,因此作品不僅富於史傳性,而且也富於文學性。

  回憶魯迅先生讀後感篇三

  在家中閒來無事,看到書架上有一本簫紅的集子,順手就把它取了下來。翻看了一下其中內容,發現最後一篇是她寫的〈回憶魯迅〉,便細細品讀了起來。

  我曾讀過回憶魯迅的文章,而簫紅的這一篇卻令我十分難忘,因為它為我們展示了魯迅先生獨特的一面。

  在讀完這篇讀後感前,我曾以為魯迅是冰冷的。因為他用他的文章與敵人作鬥爭,深深擊中了敵人的心臟,如一個殺手般。然而在讀完這篇讀後感,才發現魯迅其實不是這樣的。魯迅和魯迅的文章並不是完全是這樣的。蕭紅把魯迅——那個生活中平易近人的魯迅呈現在大家面前,讓我們在深入研究魯迅的作品之時,也讀懂了他。

  簫紅在文章的開頭就寫魯迅的笑:“魯迅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裡的喜歡。”下面還有寫他的笑的:“魯迅的笑聲衝下樓梯來,原來有幾個朋友在樓上也正談的熱鬧”。原來這也是他!原來魯迅並不總是板著臉的,魯迅在平日的生活中不會只表現出它的批判現實冷峻的一面。這讓我想到了寫的《社戲》。《社戲》中的魯迅也是樂觀的、開朗的,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他,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生活中的魯迅細緻,周到。有一次魯迅傷風初愈,夜裡十二點談話後,仍然堅持要送簫紅。臨別時,他提醒簫紅下次再來時辨認門的方法。簫紅出門後回頭看時,魯迅先生那一排房子黑黑的,若不是告訴的那樣清楚,下次來她怕要記不住的。

  在感到了他的平易近人之時,也被這樣書中的一段話十分感到了魯迅的不同,“魯迅先生不遊公園,住在上海十年,兆豐公園沒進過,虹口公園這麼近也沒有進過。……。”這句話說明魯迅先生熱愛時間,珍惜時間。魯迅是一個熱愛時間人,他的這種熱愛時間,珍惜時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我看來,珍惜時間即珍惜生命。而反觀身邊許多人,每天都沉浸在娛樂之中,這何嘗不是在浪費時間,浪費自己的生命。

  不會忘記那個惜時如命、“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嚴肅的魯迅,更不會忘記那個“很喜歡吃油炸的東西”、“笑聲是明朗的”、細緻地生活著的魯迅。因為,這也是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