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你的父母》讀後感

《教育你的父母》讀後感

  梁實秋有篇《教育你的父母》的短文,說的是年紀大了的父母,子女應該“負有教育父母的義務。”梁老先生的話,聽起來很刺耳。但在他來講,畢竟是有番道理好講的。

  人老了,不但生理上衰老,身心也同時顯得老邁起來。一般的情形是:

  “人到七老八十,面如凍梨,痴呆黃老,步履維艱,”按照看人先從頭上看起的一般做法,先朝臉上看去,“面如凍梨”,不僅顏色不好看,而且色黑。看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老年不被人待見,似乎這是直接的原因。其實,光是凍梨面色還不算完,往下還有進一步的“痴呆黃老”,這隻能比先前更進了一步,看了也只能令人進一步厭煩。臉色看完了,心裡不得勁,再看腳步,就只有“步履維艱”相配合才協調了。腳步輕健,那是正當年的。老年人不僅面色不好看,連走路的架勢和速度,都無法與正當年的人比較了。也就是因此,只能有令人厭煩的一種解釋了。

  就這樣的人,梁先生問:“還教他學什麼?”是啊,就這樣一副尊容,這樣一種身體狀況,即便教給他什麼,他能夠學會麼?或者說,他對學什麼,接受新知,能感興趣麼?事實上,他能感興趣的,似乎“只合含飴弄孫或只坐在公園木椅上曬太陽。”

  老年人的人生出路,被高明的梁實秋先生找到了,不是哄孫子,就是曬太陽。

  這樣的出路,實際,也未嘗不可。我經常見到馬路邊或街心公園裡,常常聚著一群群老年人,他們呆坐著,頭上頂著太陽。那陽光,使他們的斑斑白髮,顯出一點生氣。不過,他們嘴裡往往嘮叨的,卻是今不如昔,如今的年輕人,遠比不得他們的當年。就這樣的心態,能接受子女對他們的“因材施教”麼?

  本來很難解決的問題,但在大家梁實秋先生的心裡,卻似乎不是不可解的難題。於是,他出的方子是,子女教育父母的'辦法是“潛移默化”。

  解決代溝問題,需要潛移默化。其實,反映在中國新老兩代人區別的,對待金錢,是個非常明顯的標誌。於是,梁實秋先生讓年輕人開導自己年邁的老子這樣說:“你要那麼多錢幹什麼?一個錢也帶不到棺材裡去!一個錢看得像斗大,一串串地穿在肋骨上,就是捨不得摘下來。眼瞧著錢財越積越多,而生活水準不見提高”。

  這樣的話,直通通地一路說出來,老子往往要氣炸了的。尤其是火爆脾氣的主,往往按捺不住,破口大罵道:“小兔崽子,你長能耐了,竟敢教訓起老子來了!”於是,有修養的後生早已閉嘴,灰溜溜地躲到了一邊去。不歡而散是這一出最好的收場。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也就是說,如何才能使老年人隨上新時代的節拍呢?梁實秋先生總還是有辦法的。他告誡年輕人:“要事實上逐步提示新的生活模式。看他的一把坐椅缺了一隻腳,墊著一塊磚,勉強湊合,你便不妨給他買一張轉椅躺椅之類,看他肯不肯坐。看他的衣服捉襟見肘,汙漬斑斑,你便不妨給他沒買一件寬鬆的大夾克,看他肯不肯穿。這當然不免要破費幾文,然而這是個案研究的教學法,教具是免不了的,終極目的是要父母懂得如何過現代的生活,要讓他知道消費未必就是浪費”。

  我以為,梁實秋的方法不錯,有孝心的後生,是儘可以嘗試的。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其實教育的方法還多著呢。梁實秋先生繼續說道:

  “父母絕非低能,大抵也會知道模仿。在公共場所,如果年輕人都知道不可喧譁,他們的父母大概也會不大聲說話。如果年輕人都知道魚貫排隊,他們的父母也會不再攘臂搶先。如果年輕人不牽著狗在人行道上遺失,他們的父母也許不好意思到處吐痰。種種無言之教,影響很大,父母教育兒女,兒女教育父母”。

  好了,用事實去影響和改造老年人,使他們的晚年過得幸福與文明,才是後生教育老年人的根本目的。

  我們大家都站在新時代的門口,只要往裡邁進,總要想到年老的人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為子女操勞了一輩子,讓他們在感受頭頂上新時代陽光的同時,也撫去他們心靈上的塵埃,使他們覺得,時代也在拉著他們,沒有使他們落伍和掉隊的意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