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讀後感

太平廣記讀後感

  《太平廣記》有這麼一部書,被譽為是北宋以前古代社會文化的小百科全書,甚至有人認為它將是“古代小說殆盡”它,就是北宋年間李昉等十二位大臣奉宋太宗之命編纂的《太平廣記》。

  它是一部上起先秦,下至北宋初年的短片小說集,全書共五百卷,九十二大類,輯集了約七千個故事。特別的是這本書專門記錄了先秦兩漢至北宋初年期間的野史、筆記、傳奇等作品,透過簡潔洗練的文字,記錄了一件件妙趣橫生的事情故事。我國現代大文豪魯迅在《破〈唐人說薈〉》一文中指出的:我以為《太平廣記》的好處有二:一是從六朝到宋初的小說幾乎全收錄在內,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別買許多書;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類一類的分的很清楚,聚的很多,可以使我們看到厭而不厭,對於現在談狐鬼的《太平廣記》的'子孫,再沒有拜讀的勇氣。”“國學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中國人這所以為中國人的學問。”這是毛佩琦先生為這部集合宋代之前的小說總集寫的序的第一句。

  《太平廣記》的編者把神仙、道術放在異僧、釋證等類的前面,顯然有尊崇民族的宗教文化的意思。作為小說,宣揚佛法靈驗和因果報應的故事雖然可以誘惑一部分讀者,但藝術性實在不如神仙故事。唐代小說裡往往講仙女下凡,又有靈丹度世,還有許多神奇靈異的變化,更能眩人耳目。當然,所有神仙鬼怪的故事,都是幻想的產物,一般帶有消極出世的宗教迷信的宣傳,都需要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唐代小說的代表作,還應該數那些寫人間現實生活的作品寫得最好,如完全不帶有神怪成分的《柳氏傳》、《鶯鶯傳》、《李娃傳》等,寫作方法更接近於現實主義的道路,讀後感。

  中國的小說成熟於唐代。唐代小說的絕大部分收集在《太平廣記》裡,明清人編印的唐代小說集卻往往是改頭換面的偽書,所以魯迅指點讀者看唐人小說還是要看《太平廣記》。當然,《太平廣記》裡收的不只是唐代作品,還有不少是漢魏六朝的作品。其中單篇流傳的唐代傳奇大多已經收入了新的選本,如魯迅編的《唐宋傳奇集》、汪闢疆編的《唐人小說》等書,比較容易見到。但不少已經散失的小說集還很少有經過認真整理的版本,我們要了解宋代之前中國古代小說的全貌,也只能通讀《太平廣記》。《太平廣記》對後來的文學藝術的影響十分深遠。宋代以後,話本、曲藝、戲劇的編者,都從《太平廣記》裡選取素材,把許多著名故事加以改編。例如演張生、崔鶯鶯故事的《西廂記》,有各種不同的劇本,這個故事差不多已經家喻戶曉了,可是最早儲存在《太平廣記》裡的它的素材《鶯鶯傳》,卻很少人知道。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小說的一個寶藏,很值得閱讀。但它到底是古代的作品,文字障礙很多,還不便於向廣大讀者推薦。現在高光、王小克、汪陽等同志發願為年輕一代的讀者掃除障礙,架設橋樑,費了很大工夫,把全書譯為現代漢語,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太平廣記》這部被認為“囊括古今,可為格物知之一助”的文化料富礦,不僅可以使古人看到厭而不厭,更使得今人可以從其別具一格、絢麗多彩的豐富想象中,從其或基於浪漫主義、或基於現實主義的多風格床卓筆法中,從其氣韻的生動、簡潔洗練的敘述文字中,受到啟發,開闊視野,得到別樣滋養。時光匆匆流去,轉眼間,《太平廣記》已經流傳了千年。千百年來,其以巨大的藝術魅力,深受人們的喜愛。經典需要傳承,讓我們一起徜徉在《太平廣記》這座光怪陸離、豐富多彩的知識城堡當中,一起感受其中的神妙、奇異,和書中的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去領略經典國學所擁有的特殊魅力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