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不容易讀後感(精選11篇)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精選11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大不容易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1

  《長大不容易》的作者是家喻戶曉的“知心姐姐”盧勤。讀這本書就像在與“知心姐姐”聊天,傾聽她的育兒經驗,但更羨慕的是她能走進孩子的世界,在多年與孩子打交道中積累下來了一些育兒的智慧,更透出了一個真理:優秀的孩子來源於母親的優秀。我看的非常感動。

  知心姐姐盧勤從一個小孩尚在母腹中開始寫,到分娩的那一刻,到一個月,兩個月,六個月,一年,進幼兒園,進小學,上初中,上高中,讀大學,談戀愛,結婚,生子,再寫到面臨至親的人去世。其中有無數個讓你催人淚下的故事。全書的主旨也是要告訴我們,尊重孩子,尊重人的自然天性,要快樂!要有陽光的心態,而不是愁眉苦臉!要儘自己所能幫助身邊的人,而不是冷漠地袖手旁觀。書中有著大量作者自己親身經歷的案例,曾經冰封的心靈被陽光所溶解,對父母的仇恨化作了理解。“關愛無國界”,,一批批美國的、歐洲的中學生來到中國最貧窮的地方進行幫助,這些養尊處優的小老外們面對中國學生在貧窮中的發奮讀書,流下了眼淚。書中的鮮活事蹟比比皆是,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舟舟的故事,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等等。

  看書的過程中,無數次淚水模糊了眼眶。合上書本的那一刻,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明白了心態對於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響。但是,要說最大的體會,還是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心父母,孝敬父母!我不會讓“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

  這是一本全天下父母和兒女都該看的書!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但什麼對孩子好?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從別人的經驗中科學地學習,長大雖不易,我們還是能陪著孩子“慢活”,一起快樂地成長!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2

  近期讀了一本書《長大不容易》,本書中一節“小學生活留下的6大財富” 給我指明不少教育學生的方法,也更加的瞭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書中以例項 幫助老師、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以孩子為本,培養出有快樂、愛心、友誼、 信心、責任心、夢想的孩子。它帶我們每一位父母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解讀成 長的煩惱,講述與孩子良好溝通的技巧,為父母提供陪孩子長大的實用方法,絕 對是父母和即為父母之人的必備,作為小學老師,該如何真正做到“收穫小學生 的六大財富”呢? 盧勤老師把人生比喻成一棵大樹,這棵大樹上快樂還是痛苦,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還是枝葉稀疏、缺花少果,取決於大樹的根生粗還是細,根扎的是深 還是淺。童年就是人生的根,給孩子們快樂的童年,也就給了學生最寶貴的財富。

  在上次學校對我們新教師業務考核試卷上有一題,讓孩子在小學階段主要培養學生,我毫不猶豫的選擇學習,而後,對照書本,才知道我們小學教 師主要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解說和盧勤的書籍,我明白了 小學生並不是把知識當作最重要的學習目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是早晨的 太陽,祖國的花朵,當他們學習環境氛圍不快樂不友好,那麼他們的各種學習、生活基礎能力又能掌握的多優秀呢?快樂的小學生活,能夠促進右腦的開發,讓 學生的右腦五感得以自由轉動,這也是一種內心自由的體驗。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3

  這個寒假媽媽有意無意常和我到書店逛逛,每次我都貪婪地看著各種各樣的書籍。其中老師推薦知心姐姐的《長大不容易》這本書深深地感動我們母女倆。我們索性買回拜讀個痛快。

  《長大不容易》主要講了一個生命從母親腹中孕育到出生,而後一個月,兩個月……到成人並結婚生子,乃至面臨與至親生離死別的人生成長曆程。整本書主要告訴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尊重自然天性,不要讓仇恨住滿心間,要以積極、陽光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人生。文中引用許多事例闡述“關愛無國界”的例子,比如有來自歐美國家的中學生來到我們國家最窮困的地方,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把平時生存條件優越的他們培養成發奮讀書,與以往判若兩人的鮮活事蹟。還有耳熟能詳的舟舟的故事,等等。

  我們母女倆,常常讀著讀著,感人的事蹟就讓我們熱淚盈眶。我不時幫媽媽抹去眼角的淚水,一邊悄悄俯在媽媽耳根說“媽媽不哭,媽媽不哭,……長大了我會好好孝順你。”媽媽長長地舒了口氣,喃喃自語說“這不正是我們讀這本書最大地收益嗎?”,接著又破涕為笑地拍拍我肩膀說“孩子,讓媽媽陪你慢慢地成長!”

  這是一次難忘的親子閱讀經歷。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4

  初讀此書,頓生諸多感慨,甚有相見恨晚之感,深入的讀下去,發現自己對兒女的教育的認識還是相當膚淺的,而此書給我帶來的收穫頗豐,畢竟作者實用一生的細心觀察和教育實踐,才寫出如此細膩的文字。

  曾幾何時,感覺自己還未曾長大,可轉眼間寶寶已將漸漸長大,在共享寶寶成長喜悅的同時,更覺對寶寶的教育與培養責任重大。事實上,無論從生活、學習以及教育培養方面,每個父母都付出了全部精力,沒有誰會比誰更少一些,這種付出是“愛+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的綜合。可是教育的結果卻不一而同,這就是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造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對孩子而言至關重要,因為長大雖不容易,但我們依然盼著孩子長大。陪著孩子成長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吧。我們想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就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引導她,塑造她。一邊讀,一邊回想著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自己在教育孩子上付出的點點滴滴,感觸是很深的。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失誤,而此書卻正好寫出了我們迫切需要的。

  在家庭教育中,因為我們做家長做長輩習慣了,往往會用自己的喜好來代替孩子的喜好,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孩子、要求孩子,用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掌控孩子、左右孩子。尤其是當面臨某種選擇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用家長的意願取代孩子的意願。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稍長大一點就學會了叛逆,到了青春期就逆反的水火不相溶了。或者會成為一個不會獨立思考、無主見,依賴性極強的孩子。這兩種結果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尊重孩子就是尊重人的自然天性。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感到快樂,孩子才會擁有陽光的心態。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時也會有堅強的表現。我們不提倡張揚的個性,因為張揚的程度很難把握。 我們也不提倡泯滅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毫無新意的“書呆呆”。 性格培養和習慣的培養同樣重要。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了讓孩子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來適應以後的生活和學習。還要讓孩子的全面發展。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習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方面,孩子的身體健康、人格品質、勞動能力、陽光心態等都更值得我們關注。所以我們不僅要鍛鍊他們的身體,也要注重培養他熱愛勞動、樂於助人的好習慣。在家裡,該讓她承擔的事情一定讓他承擔,而且要讓她們分擔一下我們的勞動。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遇到工作才會心理上沒有任何負擔,她只會感覺到生活中有太多的樂趣,逐漸學會苦中作樂。

  《長大不容易》這本書,幾乎囊括了幾代人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精髓。書中以數百個生動、鮮活的例項,以故事的形式,還有作者的'點評,讓我們深刻的理解了“成長有規律,長大不容易”。孩子長大的確不容易,但只要我們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不苛刻,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起來。感謝作者。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5

  《長大不容易》這本書從孕育生命開始,一直到孩子成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盧老師還是以幽默風趣的語言給我們講述瞭如何去對待孩子,如何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要生“蜜月寶寶”,盧老師用實際的例子很生動的為我們講述了為什麼不要“蜜月寶寶”,說的很好“如果你想生個健康快樂的寶寶,一定要等到自己健康快樂的時候再懷孩子”,是啊,誰不想要個健康快樂的寶寶,這對我們未婚女性是多麼重要的勸告。

  心情影響長相,盧老師也是以自己的兒子以及孫兒為例,說明了為什麼心情會影響長相,非常生動,也很容易理解。這點不僅僅是對孕婦和寶寶來講的,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壞情緒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敵人”。所以後面盧老師還講解了好心情從哪裡來,這個對我們來說太有用了,其中說到“延長快樂、縮短煩惱、篩選記憶”,還有很多針對準媽媽如何保持好心情,生出漂亮寶寶的秘訣。後面也有講到準爸爸需要做點什麼:胎兒最喜歡爸爸的聲音和愛撫。當妻子懷孕後,丈夫可經常隔著肚皮輕輕撫摸胎兒,胎兒對爸爸手掌的移位能做出積極的反應。男性特有的低沉、寬厚、粗礦的聲音更適合胎兒的聽覺功能,也許是因為胎兒天生就愛聽爸爸的聲音,所以胎兒對這種聲音的都表現出相應的反應能力,這一點是媽媽無法取代的。懷孕期間,不僅準媽媽要微笑,準爸爸也要微笑,因為爸爸的情緒,會影響到妻子的情緒。所以愛子先愛妻。盧老師不僅僅教我們如何愛寶寶,也教我們如何愛身邊的人。

  我想很多的年輕夫婦都想過以後寶寶呱呱墜地了以後應該如何以身作則,成為好的啟蒙老師,成為好的榜樣,但是盧老師說道德教育從胎教開始,想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從孩子在母腹中孕育的那天開始,就應該是孩子的榜樣和老師了。下漫漫人生中有多少人總想如何改變一些壞的習慣,但是總是無法堅持,但當有另一個小的生命在催促著自己的時候,往往我們可以改變很多東西。

  天下的父母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龍成鳳,但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力,甚至如何培養孩子的天賦,也許是這是困惑所有父母的問題。盧老師首先講述到媽媽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當讀到這裡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情緒力量之大,不僅影響孩子的長相,就連孩子的智力也深受影響。不僅如此,盧老師說人是情感性的動物,準媽媽的情緒將左右胎教的成敗,其實對於我們來說情緒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工作質量等等,可見擁有好的情緒是多麼的重要。為了讓準媽媽和寶寶的生活都有規律,甚至盧老師還給了一些成功媽媽的作息規律表。因為有規律的生活,才會使人保持愉快、平靜的心情。對於天賦的培養盧老師也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也是透過一些優秀孩子的成長經歷給我們論證了天賦是可以培養的,同時也展示瞭如何培養天賦,語言很簡單,但卻說的很明白。

  身邊也有很多準媽媽,也常常看到他們給孩子播放胎教的音樂,但是對如何選擇胎教的音樂,我想很多的父母都是茫然的。盧老師在這個章節的最後給我們列舉的在什麼時間播放什麼樣的音樂,以及一些注意事項,同時也再三強調了音樂的重要性,我想有了音樂寶寶和媽媽也就有了更多的快樂吧。

  準媽媽不僅僅孕育了生命,同時也孕育了幸福。我讀到了做父母的不易,也讀到了生命的意義。

  之前也總有人說我們的生日是媽媽的受難日,可是每次過生日從來都是媽媽做一桌子的好菜,媽媽總是在背後默默無聞的為我們慶祝著,讀了盧老師的寶寶出生第一天,才知道媽媽受了多少哭,當真是“生日,父憂母難日”。以前一直說名字只是個代號,從來沒有想過一個人的名字有那麼重要,可能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成長,甚至左右了一個人的一生。其中盧老師也給我們講解了如何給孩子起名字,包括孩子第一次自己的主見被大人採納,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多麼重要的事實。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6

  暑假中,我認真拜讀了知心姐姐的《長大不容易》。它講了一個生命從孕育到組建一個新的家庭的成長曆程。感觸很多,原來以前與學生相處當中,我很多的做法都是值得堅持下去的,愛、理解、包容、鼓勵、肯定,這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只是有多少人真正在生活中做到了呢?我也沒有,如果我對所有人都能像對我的學生一樣,這世界是不是又會更美好呢?孩子需要不斷的鼓勵和肯定,需要得到源源不斷的愛,需要理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的爸爸媽媽又何嘗不是呢?在鼓勵和肯定中長大的孩子更自信,在鼓勵和肯定中生活的爸媽呢?——無疑會更欣慰及感動。在生活中以“太好了”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生活會越來越好。無時無刻以感恩的心去生活,人間處處充滿愛!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及所從事的職業,對以下幾個觀點頗感興趣:

  (一)眼光教育

  眼光可養人也可殺人。有的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許多人都說我的孩子不行,我該怎麼辦?”不管別人怎麼說你的孩子不行,你都應該始終堅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行。因為,上臺演講的人之所以那麼有激情,是因為下面聽眾那一雙雙讚許的眼光,就是一份份營養大餐,讓人心情舒暢,精神愉悅。培養孩子的環境不僅僅是居室的大小,物質豐厚還是匱乏,而是看孩子周圍的大人,給予孩子的是什麼樣的眼光在讚許的目光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樂觀活潑;在信任的目光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會充滿自信。反之,在挑剔的目光中長大的孩子,特別容易嫉妒,在懷疑的目光中長大的孩子,心裡就比較陰暗。所以,讚許、 信任 、欣賞,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大的財富。

  (二)懲罰教育

  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是,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知錯改錯才是目的。那麼,什麼樣的懲罰才有用呢?

  辦法一:面對一個打架的孩子,首先要查清事實,才能不冤枉他,讓他心服口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有心為善,其善不貸;無心為惡,其惡不懲。”孩子是一個“矛盾體”,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品行純正的人,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就像四份愛心,讓小男孩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什麼才是真正的勇氣。

  辦法二:面對一個犯了錯誤的人,批評是必要的,但有時寬容的效果更佳。書中這樣一則故事,在古代,有一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裡散步,看見院牆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刻明白了有位弟子違反寺規,翻牆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的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個時辰,果然聽到牆外一陣響動,隨後,一位小和尚翻牆而入,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院落。這時,小和尚才發現,剛才他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這事不小,頓時令小和尚驚慌失措,瞠目結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候師傅的發落。老禪師以很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尺幅並沒有嚴厲的斥責小和尚。一句平靜話語,讓小和尚頓悟,內心成長了許多。從這以後,小和尚再也沒有偷偷出去過,從此專心致志學習佛家經典著作,領悟人生道理。家教也是如此,家長要善於運用寬容的力量,讓孩子內心深處受到觸動,獲得前進的力量。

  辦法三:要讓做錯事的孩子自己承擔後果,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總之,我們要真正用愛心去教育孩子,但是這個愛不是溺愛的愛,我們的愛要能給孩子力量,給孩子信心,給孩子責任,讓孩子在我們的愛中成長,遠離自私,遠離狂妄,遠離自卑,遠離恨!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7

  一位著名哲人說過:“一個人的命運就在他的性格中,一個人一生是否有所作為,是否幸福,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就是性格,而不是智力,但是一個人的習慣卻塑造了命運。”

  呵護孩子的成長,關愛孩子的健康,培養孩子的習慣,開發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所有這一切都是從家庭開始的。

  教育感言之一:習慣決定人的健康與未來“人之初,性本善”,世界上天生沒有壞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純潔的。同時又是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裡,大環境中,他們那單純的心靈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我們如果不注意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那麼,孩子的不良習慣有可能就就一個接一個地養成。

  學習習慣養成是小學階段最重要且最艱鉅的任務,也是教師和家長實施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我們需引導孩子養成多種習慣,比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有事向老師請假等習慣。好習慣開始於一生的最初,在以後的十幾年中乃至更長的時間都如此去做,健康的習慣需要多年的培養和呵護,因此如果一個人沒有建立好的習慣,那麼不健康的習慣就會形成而取代好習慣。總之,習慣是孩子成長的基石,是孩子發展的保證,習慣決定孩子的未來,習慣決定孩子的健康。

  教育感言之二: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孩子健全人格。孩子的發展是多方面,培養良好的習慣,只是為孩子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教育的關鍵還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集體榮譽感。對於還是小學生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要從小處入手,及時瞭解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有哪些朋友,在學校聽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和新聞,班級裡有哪些新鮮事,是否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得到老師表揚沒有等等。透過孩子的回答瞭解孩子的精神狀態,以及他的思想動態。觀察孩子的判斷能力,以及孩子的是非標準。等到孩子說完,視情況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人格,為將來的教育鋪平道路。交流是開啟心靈之門的最好的鑰匙。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要讓孩子的心靈之門永遠向我們敞開,讓我們父母和孩子永遠成為最好的朋友。

  當然,培養健全的人格是一個長期的教育目標,從點滴做起,從小做起,從榜樣做起。我們還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培養孩子獨立做事能力,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教育孩子尊重別人,同時也贏得別人的尊重。

  教育感言之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有原則的,無原則的愛是溺愛,畸形的愛,是錯誤的愛。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要有原則,不要一切以孩子為中心,一切孩子說了算,不要讓孩子的願望都很輕而易舉地實現,愛孩子是沒有條件的,也是有原則的。在家庭教育中,我對孩子的愛,首先是表現對孩子的尊重,沒有尊重的教育是註定要失敗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的一切習慣都是從童年開始的。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誠如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所說:“三歲決定一生。”習慣是一種多麼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從小就應該建立一種好習慣,透過教育,透過陶冶,直至讓習慣成為自然,終生不忘。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8

  我是一個不是很喜歡讀書的人。自從學校開展了“讀書論壇”活動,聆聽了好幾位同事的讀書感悟,使我深受感染,讓我也有了讀書的衝動。仔細想想,其實自己也讀了一些書,如:張愛玲的一些愛情小說;《小學數學教育》等一些教育書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等一些早教書籍,只是沒有做好筆記,沒有留下一些痕跡。

  最近很喜歡讀一些有關早教方面的書籍,可能是有了孩子的緣故吧。利用幾天晚上的時間(白天一直看孩子的)讀了一本《長大不容易》本書是首席教育專家、“知心姐姐”盧勤30年來兩代人的家庭教育思想精髓。書中以數百個生動、鮮活的家教例項,幫助我們這些做家長的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以孩子為本,培養出有責任心、有愛心,自主自立的孩子。讓人深刻體會到“成長有規律,長大不容易”。

  這本書總結了不同年齡段、不同成長期要特別關注的點滴。孕育生命期中,想讓寶寶健康漂亮,就不要生“蜜月寶寶”,並記住“心情影響長相”。這一階段對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但是這些理論的確可以幫助準備要寶寶的父母們。我重點研讀了嬰兒成長期和幼兒成長期。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9

  孩子的教育,自古以來就是困擾家長的難題。從“孟母三遷”到“曾子殺豬”的歷史典故,從《弟子規》到《千字文》書籍教育,歷史留給我們的仍舊是無解的問題。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六個家長圍著一個孩子轉,營養條件和物質生活上去了,可是孩子教育的質量卻不容樂觀。種種慘痛的教訓和事例經常見諸報端,“官二代”、“富二代”、“坑爹門”“炫富門”層出不窮,讓很多家長傷心之餘,不禁捫心自問,我們的教育錯在哪兒?

  盧勤,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少年兒童最貼心的“知心姐姐”,用一個個發人深思的教育案例詮釋了家庭教育的核心和重點。用《長大不容易》一書進一步說明在孩子的成長的兒童期和少年期作為家長要關注的方面。古人說“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兒養志,成人養德”。足見兒童成長期和少年成長期是事關孩子一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階段。

  在書中,“習慣影響一生”。生活好習慣、學習好習慣、衛生好習慣,好的習慣使孩子終身受益,壞的習慣讓孩子終身受苦。想想我們自己,好多不良的習慣是從小養成,到現在想改也很難改掉。因此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要象盧勤一樣有恆心,這樣孩子才有好習慣。“怎樣懲罰孩子才有用”讀後讓我對懲罰教育感觸更深。一直以為,我的意見都是對的,孩子錯了就要適當的懲罰,幫助她“長記性”,陶行知的四顆糖果,讓我意識到有時犯錯也是一種教育的良好時機,可是卻在我習慣的懲罰中悄然而逝。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情況要因人而異,“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知錯改錯才是目的”。

  “別對自己說不可能”一文使我對孩子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一直以為孩子還小,鍛鍊的機會還很多,用這樣的思想“勸慰”自己,始終不敢給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把她當作襁褓中的嬰兒來呵護,導致孩子以家長為中心,缺乏自我面對問題的勇氣。今天帶孩子到泰客榮商場,因為存不上包,想讓孩子自己去超市買她喜歡的食品,可是孩子卻做不到,我才發現,她的“可能”長期以來一直被我佔用,她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可能”。

  “一句話成就人生”,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對孩子說過很多話,可是有幾句能讓孩子終身難忘並引以為戒呢?盧勤的三句話“太好了——改變心情就改變了世界;我能行——改變態度就改變了命運;我幫你——改變情感就改變了生活”濃縮了孩子成長的智慧,能真正影響孩子的人生。讓我們從美國戴爾.卡耐基的繼母的身上學習欣賞,從法國女安哥拉.默克爾的爸爸身上學習鼓勵,……

  “善解人意的孩子不抱怨”。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開闊的胸襟,寬廣的胸懷,能夠包容一切,可是往往事與願違。盧勤的這篇文章,既有自己對孩子教育的點點滴滴和切身體會,又有振聾發聵的“長大不容易”。得確,理解能產生友善,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將來會對這個世界多一份關懷。父母的不容易,孩子的不容易,使這個社會人與人交往產生了共鳴和理解。同樣,世界上,有什麼樣的愛,比兒女給予你的愛更讓你心動?又有什麼樣的關懷,比來自兒女的關懷更讓人欣慰?“因為我知道,一個人學會理解別人,就會減少很多抱怨;一個孩子心中有了別人,一生就會幸福”。“不抱怨的人,一定是善解人意的人,也一定是最快樂的人。無怨的人生最快樂。”字字珠璣,句句動人,幸福來自哪兒?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答案。孩子“善解”父母的前提,是明白父母的用意;不要抱怨孩子不懂事,而要讓孩子瞭解長大的艱辛。“善解人意”,那裡有許多無聲的語言,最能溫暖人心。

  這樣的案例,象從一位智者口中流淌出的金玉良言。我們回過頭來審視自己教育孩子的做法,不經意間我們的“好心”“好意”卻給孩子的成長留下了“缺憾”和“瑕疵”,沒有完美的家庭教育,但是我們卻可以在知心姐姐——盧勤的帶領下,讓我們的孩子的發展日臻完美。感謝好書《長大不容易》,更感謝把這本優秀的教育孩子經驗的書推薦給我們的金茵小學的領導和老師,孩子長大不容易,家長養育孩子不容易,老師培養孩子不容易,希望這諸多的不容易能為孩子搭建一座成長的大橋,從懵懂少年走向蓬勃發展人生之路。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10

  當拿到學校翻印的《長大不容易》這本書時,感覺沉甸甸的。不僅因為書拿在手裡又大又厚,更主要的是看到題目讓人一下子想起孩子一生的成長過程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再一看作者是盧勤,便更有了讀的慾望。

  本書是以故事的形式記敘的,裡面有很多中外的感人故事,故事之後都有盧勤的點評,這樣的書讀起來很輕鬆。

  長大雖不容易,但我們依然盼著孩子長大。陪著孩子成長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吧。我們想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就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引導他,塑造他。一邊讀,一邊回想著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自己在教育孩子上付出的點點滴滴,感觸是很深的。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失誤,一切的一切只有經歷過了才會懂得,只有回過頭來重新思考才更加明白。現在想來,頗有些感慨萬千的感覺了。

  思來想去,就談兩個最簡單的問題吧。

  首先想說的是尊重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哪。因為我們做家長做長輩習慣了,往往會用自己的喜好來代替孩子的喜好,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孩子、要求孩子,用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掌控孩子、左右孩子。尤其是當面臨某種選擇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用家長的意願取代孩子的意願。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稍長大一點就學會了叛逆,到了青春期就逆反的水火不相溶了。所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首要條件就是尊重孩子。

  就拿我們的小丁丁來說吧。這是一個具有獨立思想的孩子,因為讀書多,很有自己的個性。當面臨選擇哪一種樂器作為興趣愛好時,我們家長首選鋼琴,因為家裡有鋼琴,不用再買樂器,這當然會省一部分家庭開支。MS常讓他學薩克斯或是單簧管之類的,因為吹那些樂器很有男子漢的風度。而小丁丁獨喜歡長笛,非長笛不學。曉梅老師也告訴他班裡學長笛的全是女孩子,可小丁丁的回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長笛手都是男人。於是,我們所有成人都尊重了孩子的選擇。事過之後,我們也都明白了尊重孩子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他對長笛的熱愛,沒有哪個孩子能比得上。他是第一個讓我看到的學樂器一點兒也不痛苦的孩子。在這之前,我所見過的很多學生都曾因為學樂器跟家長哭啊鬧啊,家長和孩子都在痛苦中掙扎。

  所以說,尊重孩子,就是尊重人的自然天性。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感到快樂,孩子才會擁有陽光的心態。書中也用大量的作者自己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做家長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有了尊重就有了理解,就有了良好的溝通,就有了和諧的親子關係。

  再談一下要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習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方面,孩子的身體健康、人格品質、勞動能力、陽光心態等都更值得我們關注。先拿身體健康來說吧,沒有強健的體魄,怎麼就更好的服務於社會呢。前幾天,從網路新聞上看到一個大學生在跑完了一千米之後倒地而死。現在孩子的體質真是讓人擔憂啊。小丁丁上二年級時,我就讓他進了學校的足球隊,每天下午堅持訓練一個小時,週日訓練半天,這種堅持不斷地訓練,讓他的體質越來越好。在三、四年級的學校運動會上,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他也因此更加喜歡體育運動。

  我們不僅鍛鍊他的身體,也注重培養他熱愛勞動的習慣。在家裡,該讓他承擔的事情一定讓他承擔。除了早飯不下廚房之外,午飯和晚飯時間,小丁丁都會下廚。有時候會幫著做一些刷鍋洗碗的事,當然他更熱衷於掌勺,讓我們做他的下手。一家人進廚房,七手八腳地忙活,其樂融融也。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心理上沒有任何負擔,他只會感覺到生活中有太多的樂趣。

  孩子長大的確不容易,但只要我們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不苛刻,不走極端,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起來。

  長大不容易讀後感 篇11

  今天語文課,莫老師組織我們看央視節目《實話實說》,主題是“長大不容易”。這不僅僅就是一個節目,更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的一堂人生課,也是我入學以來聽到的最深刻的一課。在重慶的一所大學裡,一位老師給學生出了一項作業,就是給自己算一算帳,看一看自己讀書一共花了父母多少錢,然後寫一封信給家裡人。演播室裡請來了幾位大學生,他們都與家長的關係不好,在家裡常常與家人揮動拳頭,這是多大的不孝!一位母親深情地說:“這就是你們該做的嗎?你們就知道天天在外面吃火鍋,有沒有想過吃喝的錢又來自哪裡?你們父母養你、育你,你就是攢足這18年的力氣來打你們父母的嗎?”聽了這句,我的心一下子被打動了。

  回首自己成長的歷程,我感到“長大不容易”,每一串腳印都貯滿父母的期待,每一次進步都傾注著父母的心血。

  什麼才叫“長大”?看完節目,我一直在沉思。我想心裡能裝下別人,除了他自己,首先要裝下自己的父母,然後再裝下其他人。也就是不僅是身體的成長,更是心靈的成長。

  心靈的成長需要真正觸及內心深處,珍惜我們的感動,生活會變得容易而且寶貴。節目講述幾個大學生成長的故事,和他們對親情生活的認識,引發廣泛的共鳴,深化對生活的理解和珍惜。

  大學生何仕浪講述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他說:“我媽在自來水公司上班,她的待遇可以說是挺好的,後來高二高三的時候,她為了我的學習就提前退休了,在外面租了一個房子,專門給我做飯吃。租的房子離學校比較近,每天中午放學歸來。媽媽基本上早早就在樓上看著我回來了,我爬上樓以後,每次門都是開啟的,我身上也有鑰匙,但是我的鑰匙根本形同虛設。進屋以後飯菜都是熱好的,她喊我趕快吃,吃完以後睡個午覺,下午精神好一些。冬天的時候腳有點涼,在我吃飯的時候,她就悄悄地走開,把熱水袋放到我的床裡邊去了……”

  多麼樸實的母愛!回想自己的父母,其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但我為什麼感覺不到?父親節來臨之際,老師叫我寫寫父親,我說:爸爸很忙,很少在家,我不瞭解他,不知道怎樣寫?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愧疚。爸爸對我關愛有加,雖然有時很嚴厲,但我能讀懂他內心的情懷。有一次,我數學進步了,當爸爸看到成績時,他欣慰地笑了,我感覺他天真得像一個小孩。

  其實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很容易滿足的。

  長大真的不容易,相信今天的艱苦奮鬥,是為明天的幸福快樂鋪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