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範文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範文一

  在書中講了專靠趁火打劫 ,絲毫不講客氣的乞討者-螞蟻;和心靈手巧,樂於與受害者分享利益的工匠-蟬。蟬,一種走火入魔的歌唱家,不管天氣多麼炎熱,它都會叫個不停。它渴了,就在痛飲樹枝上的甜汁,全身心的陶醉在糖汁與音樂間。而螞蟻卻在趁火打劫,卻在蟬身下偷取甜汁,把偉大的鑿井者趕走,雖然甜汁很少,但螞蟻認為喝一口足矣,因為下次還有機會。一等到蟬死了,從樹上掉下來,搬屍者就會把它搬進洞裡。是啊,螞蟻是在準備食物,可那儘量幫助它渡過夏日的.蟬!面無表情的碎屍者就是“勤勞”的螞蟻。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蟬是隻愛唱歌,但它也不是懶惰;螞蟻並不是趁火打劫,只是它生活的一種方法。所以說,思考一個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不然怎麼會有“三思而後行”這個成語呢?

  昆蟲記蟬和蟻讀後感範文二

  自從我讀了《昆蟲記》中“蟬和螞蟻”這個故事後,我才知道了真正的勤勞者。

  拉封丹的這個寓言家喻戶曉:整整一夏天,蟬不做一點事,只終日站在樹梢上歌唱,而螞蟻則忙於儲藏食物。冬天來了,當螞蟻把儲備的受潮食物放在太陽下曬時,一隻飢餓的蟬前來乞討,結果他遭遇了難堪的待遇。

  螞蟻驕傲地問:“你夏天為何不收集一點兒食物呢?”蟬回答:“夏天我要歌唱,太忙了。”

  “哈哈,你夏天唱歌嗎?”螞蟻毫不客氣地回答,“好啊,那你冬天可以跳舞了!”

  最終,這隻可憐的蟬餓死了。

  可是,在這本書的作者——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看來,這一切都是造謠。其實,蟬才是真正的生產者。本來我也不信,可看了以後,便對螞蟻有了一種看法。因為這是法布林親身觀察的經歷。

  蟬的嘴如同微型鑽孔器,一面歌唱,一面貪婪吮吸著樹裡的汗液。就這樣,它蚊絲不動,聚精會神,沉浸在歌唱和瓊漿之中。

  可是,不一會兒,螞蟻就會和其它昆蟲前來搶奪漿汗,蟬被不罷休的螞蟻趕走,昆蟲們趁機痛飲。可是失去了水泵,便很快乾了,它們又去折磨第二隻,第三隻蟬……螞蟻真是一個強盜!

  蟬卻是個聾子。只要避開它的六隻眼睛,哪怕在它旁邊放幾十枝爆竹,它也無動於衷。有句俗語用它身上較合適:“像聾子那樣大喊大叫。”

  書是可以治癒笨的。你看,不看書,哪知螞蟻是強盜,哪知蟬是生產者,是聾子?這故事使我知道:螞蟻是強盜,表現勤勞的人不一定是一個真正的勤勞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