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短篇散文讀後感

餘秋雨短篇散文讀後感

  品讀餘秋雨的散文,蔚然成了近年來中國小資的時髦風氣,並帶出了文壇一陣風潮。接下來小編蒐集了餘秋雨短篇散文讀後感,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廢墟》讀後感

  這是一篇蘊含精緻,富有哲理的散文。作者透過“廢墟”表達了對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未來的關注。

  作者所說的“廢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廢墟,更不會是現代人建造的,由於資金等問題而荒廢的廢墟。作者指的廢墟往往存在的年代比較久遠,且有一定歷史意義和存在價值的“廢墟”。

  在餘秋雨先生眼裡,“廢墟是古代派往現代的使節,經過歷史君王的挑剔和篩眩”“廢墟是一個磁場,一極古代,一極現代,心靈的羅盤在這裡感應強烈。”廢承載著古人對現代人的希望,希望現代人去發掘他們的歷史,為中華民族完成未盡的使命。

  廢墟是歷史的見證,是前人對後人的寄託,是舊的文明的終點,是新的文明的起點。同時,廢墟也是曾經沒落的證據。我們應該保護這些廢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發現曾經的不足,開創明天的輝煌。但是,如果我們改造了廢墟,使之成為高樓大廈,那麼,雖然我們瞭解了過去,可是我們的後人就再也無從得知了。活生生的“教科書”沒了。

  如果沒有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及其遺址,沒有“七三一”遺留的生化威脅,沒有一幅幅觸目驚心的隨軍記者拍攝的記錄日軍暴行的照片,我們何以為中華民族的勝利驕傲,又何以痛惡日本法西斯呢?同樣,如果沒有這些證據,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美化侵略史的行為,我們又去拿什麼反對和制止呢?

  廢墟的價值不是可以用什麼東西來衡量的,更不是金錢可以估計的。因為廢墟,才有了堅強的炎黃子孫;因為廢墟,才造就了偉大的華夏民族。廢墟是無價的,因為他的背後是悲劇過後留在人們心中的心靈的負載。正視這一負載,才能攜帶廢墟走向光明。

  因為悲劇的發生,所以留下了廢墟;因為人們的執著,所以儲存了廢墟。我們不需要為廢墟而羞愧,不需要為廢墟而遮掩,因為陽光總在風雨後,因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如今的社會,缺少的正是廢墟。少了使我們堅強的廢墟,少了使我們居安思危的廢墟。如今的我們,更要懂得廢墟的珍貴,保護眼前的廢墟。因為它太過重要了。

  篇二:《文化苦旅》讀後感

  在這個劇烈變化的時代,餘秋雨做出的努力是令人讚賞的。在我的記憶裡,余文首先在上海的《收穫》雜誌連載,而後被不斷地出版、轉載、報導,成為中國各大城市的重要暢銷圖書,甚至出現在幾乎所有的中文網站和雜誌上,與魯迅和林語堂的作品一道成為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一時間,大有不讀余文,羞談文學之風。果真是這樣嗎?讓我們以他的《文化苦旅》為例,看看歷史和文學在這裡是怎樣結構在一起的。

  在《文化苦旅》中,我們可以透徹的看到作者採用的話語策略,那就是透著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的傳統“愛國主義”(也即“民族主義”,這正是該書發行時面臨的一種流行思潮),而後在這引導下進入深度操作的層面。

  第一篇“道士塔”是一個奠定民族主義基調的重要篇章,它確立了整部書的話語(價值)姿態:王道士以他無知和貪婪出賣了中華文化的瑰寶“敦煌石窟藝術”珍品。這種道德化的母題和“故事”完全符合大眾的“民族主義”走向。不僅如此,作者還使用了一些煽情主義話語記號來強化這種戲劇性的效果,如“傷口”、“滴血”、“下跪”、“懇求”乃至“哭泣”,所有這些意象或獨白都展示了一種露骨的煽情技巧。儘管它從文學技巧上看相當笨拙,但在中國的讀者市場卻是雙重有效的,即點燃了讀者的歷史怒氣,又使之產生了對作品乃至作者的無限鍾愛,這樣的例子在余文中俯拾皆是。

  余文成功的運用歷史隨筆與情感化的敘述方式,引發了大眾的閱讀迴響。儘管人們並未從這些歷史詮釋中獲得新的概念,但封存在歷史中的傳統價值和現代生活的斷裂,獲得了某種修復,舊式文人的理想、趣味和麵容遭到了大眾之手的親切撫摸。那麼,在當時所謂“建構大中華文化圈”的大漢民族主義思潮中,余文受到大陸、臺灣乃至世界各地華人知識分子讀者的響應和鼓掌,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篇三:《垂釣》讀後感

  曾經讀過餘秋雨的.許多散文,而讓我時時不能忘懷的一篇就是《垂釣》了。《垂釣》是餘秋雨夫婦在海參威的見聞,情節十分簡單。一胖一瘦的兩個垂釣老人,因為自己的喜惡,胖老人在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鉤”,每次下鉤不到半分鐘他就起竿,次次都會掛著六條小魚,他忙忙碌碌地不斷下鉤、起鉤,從來沒有落空,落日餘暉的時候,總是快樂地滿載而歸;瘦老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的釣鉤只有一個,而且“碩大無比”,即使沒有大魚上鉤,他都倔強地端坐著,等著“暮色蒼茫”了,“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

  兩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胖老人歸去的時候已是盆滿缽滿,快樂的“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雖然“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北,但他畢竟魚桶空空,一個人在暮色漸濃的大海邊寂寞地等待,孤獨地守候!

  餘秋雨在散文中說道“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類”。的確,人類在演繹故事的時候,皆因為不同的人生觀而豐富了結局,讓旁觀者更覺況味無窮。

  也許有人認為胖老人是追求物質而胸無大志,隨遇而安,渾渾噩噩地過著小魚生活的現實主義者;瘦老人則是一個追求完美、志在高遠、鍥而不捨的理想主義者。然而,從生活的角度而言,我對胖老人的做法是報以讚許目光的。生活追求需要積極向上,卻要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智慧,不容許有盲目和好高騖遠的僥倖心理,胖老人十分明白自己所面臨的客觀條件,鉤小灘淺,他不妒忌瘦老人釣鉤的“碩大無比”,也不去打擊他的執著,即使在“提起滿滿的魚桶走了,快樂地朝我們扮了個鬼臉,卻連笑聲也沒有”,怕的是驚擾了瘦老人的釣魚夢,他的這份平常心,使得他非常快樂。也許,他一輩子都釣不上大魚,但是在他面對的領域裡,他,的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優勝者。

  瘦老人無疑是許多人認為的完美形象,他的身上有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壯士之美。他的釣魚鉤“碩大無比”,可謂大矣,“在他眼裡,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釣起那一大堆魚,根本是在糟踐釣魚者的取捨標準和堂皇形象”,“夕陽照著他倔強的身軀,他用背影鄙視同伴的淺北,瘦老人是唯大魚不釣的,他在淺淺的水域裡等待大魚上鉤,儼然一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情形,他在苦作者:錢毅偉苦地單相思久久不願上鉤的大魚之餘,卻沒有實際地分析自己所處的客觀條件,倘若他向大海深處更進十米、二十米,或許就有機會擁有胖老人意想不到的收穫,“碩大無比”的釣鉤上掛著他夢寐以求的大魚兒。只是,他自視清高,鄙視胖老人的滿載而歸,卻不曾想付出哪怕一點點智慧和艱辛!他的盲目執著在淺淺的沙灘邊顯得格外蒼白,讓觀者體味到他的孤獨和單保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不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客觀條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那種孤單寂寞的對峙並不能顯示崇高,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發現自己,腳踏實地的面對和解決,才會象胖老人一樣,面對人生自如地下鉤、起鉤,而且次次都是滿滿的六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撞開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樂之門!

  篇四:《都江堰》讀後感

  著名學者孫紹振先生曾說:“餘秋雨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崛起,就是因為他在自然景觀面前,將激情的抒發和智性的文化沉思結合了起來。”讀《文化苦旅》,讀《山居筆記》,我們都會鮮明地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藝術個性,即以自然景觀為核心意象,使激情與智性相互滲透,把對自然景觀的讚歎和文化景觀的闡釋統一起來。《都江堰》就是這樣的一篇佳作。

  這篇散文抒情激切、高亢。文章開篇就奠定了一種厚此薄彼、褒貶分明的情感基調:“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我以為”“最激動人心”“不是……而是……”這些字眼,將作者的理性判斷鍍上強烈的主觀情緒色彩,它統領下文對都江堰自然地理景觀(水)和文化景觀(李冰之於水利建設的傑出貢獻)等的描述與議論。

  激情的抒發需要具體形象的鋪墊,否則感情勢必空洞浮泛。《都江堰》一文形象刻畫角度多變,生動空靈。有正面描寫,有側面烘托。正面描寫,或從聽覺角度切入——“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未見其形,先聞其聲,以極度誇張的比喻摹擬江水驚心動魄的聲響;或從視覺角度攝取,抓拍堰中江水股股疊疊或合聚飛奔或分流直竄的動態映象,突出其規整中的強悍的精神,展示它“壯麗的馴順”的個性。側面烘托,有欲揚先抑,如寫去都江堰之前的先入為主的偏見、懶懶的心緒、散散的腳步,來反襯之後親睹真容的震驚與歎服;有對比映襯,如以海水的“雍容大度”與江水的“精神煥發”相比照,突出江水“踴躍喧囂”的氣韻。這些自然景觀形象的描繪,飽含欽敬欣羨之情,為下文文化景觀的智性反思張本。這些感性的麗句裡潛藏著作者對都江堰內蘊的精神風度之歷史價值的深邃反思。

  智性的沉思需要具體形象的承載,否則思考勢必單調枯燥。文章在從聲、形、神韻等多側面寫足了都江堰自然景觀的壯美之後,接著將視線聚焦於“李冰”這一形象及其歷史文化的內涵上。作者對李冰形象的刻畫是粗線條的,主要用夾敘夾議的手法,縱橫今古,浪漫飄逸,充滿詩情。作者先是遺貌取神,“取其一點,不及其餘”,以類似速寫的筆法,寥寥數字勾出他想像中的蜀守李冰的形象:“手握一把長鍤,站在滔滔的江邊,完成了一個“守”字的原始造型。”然後疊加上“畫外音”:“站在江心的崗亭前,‘你走這邊,他走那邊’的吆喝聲、勸誡聲、慰撫聲聲聲入耳。”再點綴以妙語連珠的議論,展開與人文景觀的對話。如“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又如“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他築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等等,這些瀟灑出塵的智性判斷把李冰形象深厚的精神內涵縱深挖掘出來,坦呈在讀者面前。這些智性的睿語中奔湧著作者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精神資源的敬重與熱愛之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