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吶喊讀後感

生命的吶喊讀後感

  她出生在只有1戶人家的山溝裡,只讀過5年書,15歲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跑到體工隊當了一名專業速滑運動員。在她35歲最痛苦、最彷徨的時候,丈夫的一句玩笑,她玩命創作起文學來。小編為你整理了生命的吶喊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這是我第一次讀一個女人的自傳,沒有鶯鶯燕燕的喧鬧,沒有生離死別的糾葛。單看書的名字,便知道里邊肯定充滿了苦難、掙扎和抗爭。像很多人一樣,我不害怕自己受苦,卻不願知道那些天可憐見的人們的痛。即使這已經成為了事實,並且寫進了書裡。

  我想,我看不見,心裡也就不難受。可偏偏那一行字讓我看見了,“其實苦難並不總是導致偉大,相反,很多時候它毀壞了人的尊嚴,傷害了人的心靈,扼殺了天才的創造力。一切沒有選擇的行為,在道德上都是沒有價值的”。這句話裡有慢慢的負能量,卻也是赤裸裸地揭露沉甸甸的事實。是的,它激起了我的共鳴,我認定這本自傳是真誠的,幸好我沒有錯過這本好書。

  這部自傳體小說出自一個擅長報告文學的作家之手,卻絲毫感覺不出生硬和嚴肅,就像張雅文在寫作中追求的一樣,看這本書就像是在聽一位鄰家阿姨不動聲色地將她半生辛酸娓娓道來。這樣的人一定是寬厚和溫柔的,是經歷過困難又超脫於苦難的人。她的故事註定不是悲哀的訴說,娟秀筆跡下散發的,是閃光的倔強。小說一開頭就不落俗套,我讀到的不是她的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而是一次與死神的較量。正是搭了六根橋的心臟,成為這部小說誕生的源動力。張雅文又在以後的篇章中結合自己的報告文學作品,穿插生活經歷、寫作經歷,讓我直觀地瞭解了這個渾身散發著光芒的小女人。她說話的時候,我好像坐在她對面;她寫作的時候,我好像站在她旁邊;她遠赴俄羅斯戰亂地區的時候,我好像跟在她後面。一切都真實而不造作。

  她出生在一個貧寒人家。童年時候的每一次搬家,只是從一個窮山溝搬到另一個窮山溝。為了去上學,她頂著漫天大雪,在冰凍的土地上每天跋涉三十里地,幾次險些喪命在大草甸裡;到了體校,成為一名速滑運動員,她又被厄運擊倒,頻繁的傷病讓爭強好勝的她也無可奈何地選擇了放棄;三十五六歲,生活開始一帆風順的她又開始嘗試寫作,並且一定要發表出作品,一定要成為一名作家。她就是這麼一個愛跟命運較勁的人。

  她的生活沒有離開過東北,從小在黑龍江的暴風雪中長大。大學時期曾經窮遊過哈爾濱,見識了關外凜冽的寒風和堅毅的人們,他們生活得安然又充滿激情,張雅文的個性是東北的冰天雪地造就的。小說裡,她遇到的生死考驗就有五六次,活脫脫就是現實版的死神來了。好在大難不死,也讓她能夠用一顆破碎的心臟繼續前行。

  苦難讓她學會了感恩。他那始終懷才不遇、心高命薄的父親,出身富貴又身有殘疾的母親,給了她所有的愛;打官司時給她提供內幕資訊的神秘電話,她竟然也一直念念不忘;她的愛人,一直相互扶持,攜手走過當年嚴酷的`政治環境,她也會因為沒時間做家務而自責。最讓我感動的是那條大黃狗,正是它與狼群搏鬥才救了她,她卻因為自己的呼喊而自責。

  苦難讓她學會了抗爭。我也能看到她,這個東北女人的直爽。因為自己的單純和那個影視圈裡的各種黑暗的潛規則、不公平和嫉妒心,她被折騰得心力交瘁,身體幾近崩潰。但她沒有向濁流妥協,而是抗爭,書中她敢於指名道姓地揭露,不就是一種勇氣嗎?而且,我也特意百度搜索了以下,確有其人,讓我也看得痛快。

  苦難讓她學會了博愛。她的報告文學作品,都是在寫平凡的,處於苦難中的人們,她要透過她的作品讓社會去重視這些人群。有關於傻子村的,有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有些作品與官方的宣傳口徑不一致,她也從不曾退縮,堅持了自己的原則,自己卻屢遭刁難。她把她的書送給死刑犯,送他最後一程;她去過打死東北虎的兩兄弟家中,給他們的父母所有可能的幫助。

  古往今來,寫自傳的人太多了,大多是為了沽名釣譽吧。張雅文雖不是大人物,但她的這部自傳體小說帶給我的是真誠和震撼。她自己的“小人生”,反映的是“大時代”。摒棄冠冕堂皇的宏大敘事,她的娓娓道來讓人覺得親近,更重要的是,讀了這本書,我以後可能會記不住張雅文這個人,卻能記住她教給我的感恩、抗爭和博愛的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