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拿來主義的讀後感

魯迅先生拿來主義的讀後感

  《拿來主義》 發表於1934年6月4日,作者魯迅。內容中批判了當時的賣國主義政策和一些人對待文化遺產的錯誤態度,闡明瞭應該批判繼承和借鑑文化遺產及外來文化的論點。文章深入淺出、淺顯易懂、耐人尋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魯迅先生拿來主義的讀後感,歡迎閱讀!

  魯迅先生拿來主義的讀後感1

  現在的中國經濟發展,科技騰飛,但有誰想過在這繁榮的背後,是沒有沒落,腐朽的封建前身。

  悠悠中華五千年文明,創造的藝術價值,文明數不勝數。火藥、造紙、指南針、印刷術,中國人總在嘴邊津津樂道的四大發明,在千年之後真的被髮揚光大嗎?歷史告訴了我們:“沒有”。西洋人用裝有火藥的槍,席捲世界時,以無朝自居的人們卻對之不顧,而對冷兵器情有獨鍾。洋人利用自己“拿來”的東西為己所用,使其不斷創新發展,相比之下,“天朝”仍在自欺欺人的“吃著老本”,原地踏步。恥辱黑暗隨之而來。

  外國人總善於從別人那“拿來”變成自己的東西,為什麼中國人就學不會這樣呢?洋人拿著中國人的火藥、指南針,使其變成堅船利炮,一度成為海上霸王,而中國不“拿來”只接受“送來”,而且有的是“硬塞給”的。其後就是一次次的失敗,沒有足夠的實力如何與敵人抗衡,難道受人宰割?沒有了武器。別人拿槍口頂著你,你不得不做啊!可憐的中國。不然怎麼現在還是個發展中國家?

  可敬的魯訊先利用他的文章想喚醒麻木沉睡的國民,闡明對待本國文化和外來文化遺產的態度。批判送來送去,主張拿來,批評了種種錯誤態度,指出要批判繼承文化遺產,即拿來主義,可又有幾個人能醒來,不在昏睡了。

  佔有、挑選、創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是發展的王道。

  魯迅先生拿來主義的讀後感2

  再次拜讀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我的心深深地被吸引,為先生在當時的社會局面之下能提出如此深刻的思想而感到驚訝,更加深了我對先生的敬仰崇拜之情。

  轉眼間,改革開放已三十週年,面對中國取得的輝煌成績,從“一窮二白“變成了現在的國強民富這脫離不了魯迅先生的“拿來”思想。先生的文章強調“拿來“與“送去”這兩大問題,讓我們國人機智敏銳,目光放亮,反覆強調“拿來主義”和”送去主義“對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影響,抨擊閉關鎖國,夜郎自大,自給自足的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強調“拿來主義“,要吸取外國的精華文化來充實自己,取長補短,這正是先生寫此文章的要旨所在。

  魯迅先生是在告訴我們,要用機智放眼世界,要我們自己主動去拿,對於國外的一切我們還要學會辨別,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分清利弊,而不是一味地隨心所欲去拿,定要經過度量,根據我們自身需求和利益去拿,絕不能閉關自守,抱殘守缺。拿來以後我們還必須自主創新,使之變得更完善,更適合自己。眾所周知,佛教傳入中國並在中國紮下了很深的根,而在發源地印度卻早已滅亡了,我們偉大的古師大德發揮智慧,吸取了外國有用的東西,彌補了中國文化的不足,豐富充實了中國文化,從而使得佛教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與本土的儒道相輔相成。這正是切切實實的“拿來主義”。

  我們偉大的'佛教隨著社會的發展叉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而如何使佛教更好地與日新月異的社會形勢相適應,如何滿足現代人的精神求,我們唯有走由太虛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這條改革之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說明了佛教的緣起和立根。這種緣起和立根正是我們推行人間佛教的基石。用佛法來進化人心,進化社會,建設人間淨土。處理好佛教與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關係,使佛教文化的傳播與中國傳統文化不斷地相互融合,從而形成自己獨立的文化體系,在佛教弘化上起到促進人類文明建設,提高人們精神境界與道德水平,促進社會進步,世界和平的積極作用。

  學習了魯迅先生的“拿來王義“,讓我更堅定了這一信念——提倡人間佛教,構建和平美滿、清淨無染的人間淨土。

  魯迅先生拿來主義的讀後感3

  魯迅先生寫過一篇雜文,稱為《拿來主義》,今天,對待過洋節的問題,我也要倡導拿來主義。

  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是有選擇的拿來。我主張,我們對待外國文化,也要大膽的拿來!

  最近國家公佈了節假日新的放假規定,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都要給國民放假,這一訊息無疑是個好訊息,它體現了我們重視本國文化傳統、重視傳統習俗的精華。

  對於這一訊息的釋出,有人說:重視傳統就該取消外國節日,像聖誕節、情人節等在中國影響了年輕一代。

  誠然,這些假日確實影響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也直接影響了消費和心理等許多問題,但是不是說這些外國節日就是不好的呢?非也。

  情人節,使我們更加重視與友人的感情、重視與愛人的感情,使我們的感情關係更浪漫、更和諧;

  聖誕節,給孩子們增添了樂趣和幻想,給大人們增添了節日的歡樂和內心善良的歸屬,……這些都是外國假日的優勢。

  所以我們說:取消外國節日是不可取的。

  真正的好做法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我們不能向外國一樣,各種風俗都跟著學;我們也不能把外國節日一棍子打死。我們辯證吸收,將中國節日和外國文化的精髓融合,在世界一體化的前提下,走出自己的節日特色,形成濃濃的民族激情!

  對待外國節日,我們要大膽的說道:拿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