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首先,透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似乎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計劃好了,我們需要好好學習,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學,於是,老師、學校、家長、社會……身邊的所有的環境都充斥著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周圍,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但是,相比於安德烈,我們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將“性、藥、搖滾樂”看做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生在中國,飽嘗著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歷。但是我卻想說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脫奔放而不留遺憾,才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瞭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後讓我深思,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為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閱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複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臺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麼對我們來說,認識一群性格各異的12歲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才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著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為人人都不喜歡被說服。而且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他們的訴說,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去改變,我們和父母、父子、師生之間也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對方世界的橋樑。雨後的彩虹,就會在橋樑的上空,綻放!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當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時,我總有種想再讀一遍的想法。《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是一人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兒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訊的時間,總讓我感慨。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這是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安德烈寫信的初衷。而一開始,安德烈,這個完全不想與母親交談的.人,完全是為了賺稿費,才寫信的。因此,他們倆就抱著不同的心態通訊著。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寫信,但龍應臺卻想走進兒子的內心,想讓安德烈與自己的關係得到緩解,想認真研究自己的兒子。然而,母親細膩的言語,也讓安德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安德烈到最後,通訊的目地僅僅是為了與母親交談。當然,他們彼此認識了對方。

  龍應臺有的地方,讓我感觸很深,面對著自己兒子的不耐煩、不想說,她並沒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幾行文字只能換來兒子的三言兩語,但她仍舊字字引導,希望安德烈能多說一點。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兒子。這是何等偉大的母愛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為了我們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浹背,操心不已,但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們舒心,我們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說一句話,等等。但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又有誰能時刻想到這些,並經常去做。而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我們卻會把它當做嘮叨,當做耳旁風,不去理會,有時還嫌煩,與父母頂嘴。我們長大了,只顧著與朋友玩,只顧著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卻總是遺忘了撫養我們長大,為我們擔心的父母,他們正在漸漸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們能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像兒時一樣,常陪陪他們,多在他們身邊,與他們聊聊天。

  想到這兒,我不禁為自己有時因心情不舒暢,而惹父母生氣,讓他們傷心的事感到羞愧。從此以往,我將時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體諒父母的難處,理解父母的用心,並多多地去幫他們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爭取不讓父母擔心。

  《親愛的安德烈》中,讓我看到了母愛的呈現。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個不論你身在何處,卻長伴與你的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