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放手》讀後感

《有一種愛叫放手》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一種愛叫放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有一種愛叫放手》讀後感 篇1

  金鑰匙學校發給每個學生一本《最家長》,我看了裡面的一篇文章《有一種愛叫放手》感受頗深,裡面講了有個孩子喬伊因為親生父親酗酒、暴力進了監獄,母親放棄對他撫養權,喬伊被家世很好的人家收養,後來法院又把喬伊判給親生父母,此後,親生父母和養父母陷入爭子大戰,幾經波折為了孩子的今後親生父母選擇放手,放手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愛,有一種愛叫放手讀後感。

  在這裡我又想到了放手的另一種含義:放手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離開鷹巢的雛鷹永遠都學不會飛翔,不離開母親庇護下的小樹永遠都不能成長茁壯,所以為了孩子早日成長,我們要學會放手。現在大多的家庭就一個孩子,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6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幫孩子做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對孩子的愛。因而忘記了自己的教育責任——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自已的事情自己來做,不依賴他人,讀後感《有一種愛叫放手讀後感》。現在有些孩子上小學了,自己不會穿衣、不會收拾書包,還有的孩子上大學後還不會自己洗衣服,極不適應大學生活。

  忘了是哪個教育專家說的:“懶媽媽培養勤快孩子,勤快媽媽培養懶孩子。”我對這句話十分贊同。為了培養兒子的自理能力,我選擇了做懶媽媽。孩子5歲半上學前班後,我就要求他晚上自己洗漱,我不幫他,就是這樣孩子學會了自己洗臉、涮牙、洗腳,自己洗澡。

  後來上小學了,每天回家後先寫作業,寫完作業自己整理書包準備第二天用的書、準備好學習用具,自己上床睡覺,不用家長操心。孩子6歲半學習小提琴,我對他說我只是陪著他監督他練,可以糾正他的姿勢,別的就靠他自己了,很快孩子學會自己識譜,現在進步很快,常常得到老師的表揚。

  放手不是放任,放手的愛,是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成長,讓他們的天性不被世故磨滅。我們都需要愛,無論是愛別人,還是接受愛,但愛需要有限度。有一種鳥,用帶有堅硬刺的木枝作巢,用羽毛、柳絮作鋪,讓巢柔軟。當雛鳥長成後便將那些東西全部撤去,留下堅硬的樹枝,還逼雛鳥離開樹枝。當雛鳥下墜之時,它們經歷痛苦害怕便拼命揮舞翅膀,從此學會飛翔,愛不是把花兒捧在手心,而是讓它經歷風雨,接受陽光,愛不是一味的把孩子養在身邊,而是讓他們去歷練,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如風箏般飛翔。

  《有一種愛叫放手》讀後感 篇2

  曾記得孩提時代追著風箏在原野上奔跑;猶想起青年時期搞些無謂的惡作劇。也許那時青澀幼稚,也許那時叛逆不拘,但都是純真寶貴的回憶。在享受風的輕撫或許會不禁想起那些難忘的畫面。可是,當我們步入學校開始自己的學習生涯時,這些無謂單純的舉止已經加入一絲複雜的元素,很難再有當時那麼盡興與開懷。當時間沖淡記憶,那些不是刻骨的碎片只是變得更加零碎,當碎到不能再看見時便是忘卻的一刻了。可我們自己卻渾然不知,只有回憶的漣漪盪漾開去,才發現過去的美好已經越來越遠。

  和上這本書,我思緒中是無盡的悲哀,繁華的生命是如此易逝。無論上面的故事是否真實,但卻顯示出了人世間最珍貴的情字。故事可以編造,但是感情不能作假。親情,愛情,友情,情情入心。一個“情”字將人與人聯絡在一起,是存在於這個社會的基礎,與它相應的則應是惜,珍惜在這一份份真情。不要因為幾次小爭吵二忽略它,不要因為幾段誤會而放棄它,更不要因為一己之私而利用它。也許你看來這沒有什麼,但是實際上只要你這樣做了,你就是降低自己,降低感情的價值。不需要太過明顯,不需要太過激烈,只要淡淡的.如流水在心間流淌,就已足夠。天堂其實並不遠,因為它就在我們心上,那不是平常時候所定義善良背後的歸宿,而是心靈美好寄託的場所。只要有心,有情就有屬於自己的天堂。而這一個個的故事就是一封封啟示我們引導我們的信。上面那些痛徹心扉的悲劇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多見,所以我們不曾感受與體會,而當接觸到時便會深深感動,淚流不止,其實不必如此,只要安然享受生命,真誠把握感情,一切順其自然,生活便會同樣精彩。用心的疊顆星星,將美好的祝願寫在裡面,放入許願瓶中,漂流在河面上,也許某天那個朋友便能拾起它,開啟自己的快樂與幸福。

  追憶那些難以挽回的情,珍惜眼前貴重的誼。這不僅是看完這本書的收穫,亦應作為人生的宗旨。人生如一張雪白的紙,因為彩色的情絲將其渲染成美麗的畫卷。

最近訪問